證監會嚴打5宗違規私募,投資者要認準「合規」二字!

2020-12-14 大洋網

大洋網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2日表示,證監會依法對5宗私募基金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包括北京豐利挪用私募基金財產案,復航投資利益輸送案,盛世股權違規案,恆兆源投資違規案,四川昊宸違規案。

此前的6月19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還公布了第二十八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的公告,共計73家私募,其中包括正值財富(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海盈通(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普財富(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普財富」)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私募基金規模不斷擴大,一方面湧現了不少投資者追捧的明星私募,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不少違規私募。對此投資者一定要睜大雙眼辨識清楚,尋找合規的私募基金進行投資,否則隨時都會出現問題。

如何判斷私募基金是否合規?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登記?

正規合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登記。在該網站也可查詢到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規模,是否有過不良記錄,法人代表是否有過前科等重要參考信息。

二、是否違規承諾收益

按照證監會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如果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產品,名為投資實為借貸,自然不是合法的私募形式。

三、是否具有真實的項目

在選擇私募產品時,尤其是私募股權類產品,投資者必須要了解清楚所投項目的真實性。如果虛構投資項目,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獲取的投資款惡意轉移、攜款潛逃等,則構成非法集資。這也是私募基金中佔比最高,也是懲戒最嚴的違法行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楊欣

相關焦點

  • 證監會處罰3宗案件
    【深圳商報訊】(記者 鍾國斌)5月2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近日證監會對3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包括2宗操縱市場案,1宗私募基金公司違法違規案。 二是江泉利用融券交易T+0日內迴轉機制,集中持股優勢,在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期間,連續交易「國元證券」和「吉林敖東」股票,並以明顯高於市場同時刻買一檔數量的賣單頻繁委託,部分單筆委託賣出數量較同期市場行情顯示的買一檔數量呈多倍放大,且快速大量撤銷委託,影響「國元證券」股票和「吉林敖東」股票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反向交易獲利約11萬元。
  • 元年指南|私募合規指導參考,最全萬字合規寶典
    本文所指基金合規包含管理人合規及管理人所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合規兩個方面。 文:阿爾法與貝塔財 預計閱讀時間:38分鐘
  • 北部灣投資集團旗下私募兩宗違規 未評估投資者風險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日訊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廣西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19〕10號)顯示,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的規定,廣西證監局於2019年3月對廣西北部灣創新發展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證監會提升監管層級,明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
    證監會表示,《規定》發布的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私募基金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控私募基金增量風險,穩妥化解存量風險,提升行業規範發展水平,保護投資者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自2013年私募基金納入證監會監管以來,私募基金行業取得快速發展,在促進社會資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動科技創新、優化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證監會通報16宗案件:利用多帳戶惡意拉抬次新股
    4月14日消息,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發布四項內容,一是持股行權試點將擴展至全國範圍,二是證監會組織開展律師事務所從事IPO證券法律業務專項檢查,三是通報專項行動第二批案件,堅決打擊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縱,四是證監會對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 呼應高層連續發聲 證監會公布20起稽查典型案例
    金融委會議近期多次針對資本市場發聲,點名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等違法行為。明確表示「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  5月4日召開的金融委會議再次重申「必須堅決維護投資者利益、嚴肅市場紀律,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
  • 證監會聯合最高檢發布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最高判處有期...
    本次發布的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六宗證券刑事犯罪典型案例和六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六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包括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案件類型,主要針對危害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的三大「頑疾」,均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典型案件,例如「雅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等。
  • 高校背景的中大創投被罰7萬元 7月已有多家私募被處罰
    摘要 今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內容中,對2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1宗內幕交易案,1宗私募基金違法違規案。   私募行業的監管在趨嚴!
  • ...5宗違規遭責令改正 賣高風險產品越紅線_證券要聞_財經_中金在線
    約牛證券投資5宗違規遭責令改正 賣高風險產品越紅線
  • 科融環境連續造假再次被罰 兩次違規受損投資者皆可索賠
    (原標題:科融環境連續造假再次被罰 兩次違規受損投資者皆可索賠)科融環境(300152)12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1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而在一年半前,公司才因虛假陳述被證監會處罰,目前投資者索賠還在進行中。
  • 機警理財日報 丨又有17家私募基金被註銷!投資者的錢還安全嗎...
    17家機構中,中金環球投資涉嫌「非吸」;北京國投明安偽造交易法律文件,惡意挪用2.3億基金資產;盛京鼎輝或存在到期不兌付等情形;更有甚者,一些私募早已人去樓空,投資者無處尋覓。公告還提到,已註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相關規定以及基金合同約定,妥善處置在管基金財產,依法保障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 舉牌三隻股票卻不披露,這家昔日百億級私募栽了!
    2013年5月,劉世強出任私募基金原點資產法人代表及總經理,此後原點資產迅速成為比肩徐翔澤熙投資的明星私募。 不過最近,原點資產因多個違規操作被證監會處罰。公開資料顯示,原點資產在交易用友網絡、益佰製藥、東軟集團中存在持股比例達到5%時,沒有按照規定報送有關報告、進行信息披露,且在限制轉讓期內持續買賣相關股票的情形。
  • 證監會稽查執法敢於亮劍 投資者保護上臺階
    2018年,證監會稽查執法繼續堅決打擊嚴重影響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擾亂市場平穩運行、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與此同時,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完善,在小額速調、單邊承諾調解、在線調解、先行賠付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 正確認識私募 遠離非法投資 (宣傳折頁)
    5.;(五)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案例:近期,中國證監會在監管中發現一家交易平臺違規開展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具體模式是,先設立關聯公司以合格投資者身份購買私募產品,然後通過交易平臺將私募產品收益權拆分轉讓給平臺註冊用戶。
  • 證監會解析資管細則:合夥型私募股權基金也須參照適用
    PE研究院:   注意,這裡明確合夥制的私募股權基金也要參照適用《管理辦法》,這是新的內容和要求。理論上來講,(狹義的)私募基金不是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子公司,不適用該規定。
  • 私募厚興股權投資信披違規 實控人謝忠順收警示函
    私募基金從業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信息披露規則由基金業協會另行制定。
  • 致尋求獲發牌的私募股本公司的通函
    尤其是,普通合伙人在沒有領取牌照的情況下,不應向任何準投資者聲稱其在香港管理私募股本基金。B. 投資酌情權證監會認為,獲發牌的資產管理公司須就所管理的基金獲授予全面的投資酌情權2,以便區分第9類受規管活動與就證券或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受規管活動。
  • 最高檢、證監會聯合出手!十二大案例曝光→
    2020年11月6日下午,中國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十二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六宗證券刑事犯罪典型案例和六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六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包括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案件類型。證監會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證監會全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810件,市場禁入決定82件,罰沒款金額193.04億元。
  • 證監會對林廣茂短線操縱等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 周五,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近日,證監會依法對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1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1宗內幕交易案,2宗短線交易案,1宗證券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案。
  • 違規私募亂象觸目驚心!盯上70歲老人 僱百餘人打電話推介
    繼今年6月,深圳證監局一口氣官宣了131家違規私募名單之後,7月23日,深圳證監局再次披露了部分私募的違規細節。此次披露的細節觸目驚心,有私募竟向70歲以上高齡投資者的賣房款、養老資金「下手」;也有私募通過向物業索取、購買電話本等方式獲取數千條公眾手機號,僱傭百餘人撥打電話實現推介目的。違規私募到底如何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