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2日表示,證監會依法對5宗私募基金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包括北京豐利挪用私募基金財產案,復航投資利益輸送案,盛世股權違規案,恆兆源投資違規案,四川昊宸違規案。
此前的6月19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還公布了第二十八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的公告,共計73家私募,其中包括正值財富(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海盈通(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普財富(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普財富」)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私募基金規模不斷擴大,一方面湧現了不少投資者追捧的明星私募,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不少違規私募。對此投資者一定要睜大雙眼辨識清楚,尋找合規的私募基金進行投資,否則隨時都會出現問題。
如何判斷私募基金是否合規?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登記?
正規合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登記。在該網站也可查詢到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規模,是否有過不良記錄,法人代表是否有過前科等重要參考信息。
二、是否違規承諾收益
按照證監會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如果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產品,名為投資實為借貸,自然不是合法的私募形式。
三、是否具有真實的項目
在選擇私募產品時,尤其是私募股權類產品,投資者必須要了解清楚所投項目的真實性。如果虛構投資項目,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獲取的投資款惡意轉移、攜款潛逃等,則構成非法集資。這也是私募基金中佔比最高,也是懲戒最嚴的違法行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