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很多二本院校升格為一本院校,而一本院校很難出現倒退的局面,這就使得一本院校越來越多了。一本院校變多後,會對高考產生不小的影響。
多數省市本科批次未合併前,都存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說法,而本科一批是最難考的,含金量也很高。
然而,一本院校越來越多,那麼一本院校的含金量可能會有所降低。
不少二本院校熱衷於改名,基本上能把校名中的「學院」二字變為「大學」,這會離一本院校的距離就更近了。
舉個例子,如西南醫科大學、北部灣大學,很多這樣的大學搖身一變為一本院校。
雖然這些高校都不屬於營利性的大學,只是,大部分二本院校都變成一本院校,那麼一本錄取率就會變高,這些變化就會影響高考,或許高考就沒有那麼難了。
一本院校的門檻逐漸降低,甚至有些省份,只要是校名帶有「大學」二字,均可以納入一本批次,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局面,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還不好說。
但在短時間內,一本院校批次,可能會失去一些光環效果,或許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能夠憑藉並不是很高的分數,取得一本院校的入場卷,但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本大學可能沒有研究生推免資格呢?
就目前而言,能夠真正判斷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一本院校的實力,還是要靠學科實力說話。
根據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體系,將70%的學科分為9檔,被評為B-層次以上的學科排名要在30%-40%左右。
如果一所高校擁有此類學科,以一本線招生並無不妥,但僅僅是C或者是C+過於勉強了些,連個B級學科都沒有,說服力並不大。
在合理範圍內猜想,一本院校的增加,會有更多的人選擇雙一流高校就讀,慢慢發展,可能一本跟二本差不多,雙一流為主流選擇,或許雙一流會變成「本一」界限也不一定。
一些省份已經將一本、二本批次合併,這就有點尷尬了,投檔機會變少,錄取的可能性降低不少,至此,對於填報志願的高考生來說,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如怎麼選擇真正的一本院校?
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哪些才是老一本院校,哪些是剛上升為一本院校的大學。
填報志願難度加大,本來能上老一本院校的分數,有可能會填到新一本院校裡面,高分低就。
最好是將近幾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發揮高考分數的最大限度,來報考一本院校。
從整體來看,一本院校變多,有利也有弊,客觀來看,應當是弊大於利,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上中段的考生,較為吃虧,填報難度有點大。
很多考生都能圓一本院校夢,只不過在就業時,也會因為一本院校的畢業生太多,同樣會遇到就業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