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育兒|寶寶學走路,是否該用學步車?

2021-02-16 寶寶食譜

說到寶寶學走路,大部分人自然會想到學步車,很多人認為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都得靠學步車啟蒙。雖然學步車已經非常普遍的存在於我們生活中,但部分家長對於究竟有沒有必要用學步車,還是很有爭議的。

學步車這個說法是非常有誤導性的,它不但不會幫助學步,相反美國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通常會比不使用的寶寶晚走路至少1個半月。走路是所有大運動發展中最有挑戰的,之前的抬頭、翻身、坐、爬都是在為這個做準備。它要求孩子整個身體肌肉都非常強壯(尤其是核心肌肉和大腿肌肉),要求整個身體系統可以流暢溝通,也就是大腦可以發出指令告訴身體怎麼做,而身體需要準確地調動各方面的肌肉群來運作。

而使用學步車其實是幹預和打斷了大腦和身體之間的對話,給予了身體額外的本不需要的幫助。這就好比讀書時我們寫作業,本來自己完成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但同桌卻借你抄。表面看來孩子好像可以走了,但其實身體和大腦都沒有主動運作,而只是被拖著走而已。這種依賴的時間越長,孩子主動鍛鍊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意識就會大大被削弱,反而延誤了走路的發展。

同時,由於這類學步工具都是讓孩子坐在裡面,很多寶寶核心不強或者身高不夠就會出現踮腳走路的現象,長期以往就會強化了這個不良姿勢的習慣

美國兒科學會(APP)強烈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學步車:「實際上,學步車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能幫助孩子練習走路,反而會打消孩子走路的欲望。

我國衛生部5年前發布的《兒童跌倒幹預技術指南》中,也明確規定不要使用嬰兒學步車:「車子會讓兒童在他們沒準備好時,有更大的活動力和高度,這將會使兒童處於危險之中,如:從樓梯上摔下來傷及頭部。」

甚至在加拿大等國家,用學步車還犯法。早於2004年起,加拿大就不允許銷售、宣傳和進口學步車,二手也不行,就連家有學步車、放著不用也犯法,加拿大法律還規定,擁有或銷售學步車,最高可能被罰10萬加幣,入獄6個月。

可能不少人內心好奇,小小學步車究竟暗含著多少危險成分呢?又為什麼被多個國家所禁止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加拿大2003年的一項調查:在學步車被禁止前,每天至少有3名嬰兒,在使用學步車的過程中受傷。

美國也曾公布過這麼一組數據:1990-1994年, 每年因學步車造成傷害,送往急診室的案例高達2萬多起。從1990-2001年,美國共有約197200名15個月以下孩子因使用學步車受傷,被送往急診室就診。

這些被送往急診室的嬰幼兒,輕者皮膚擦傷、頭頸部外傷,重者骨折甚至顱內出血導致死亡。

遺憾的是,類似的情況並沒能引起中國家長們的重視。

隨手在某電商平臺搜一下,不少和學步車有關的銷售頁面看得人眼花繚亂。圖方便,或是根本不知道學步車的危害,不少家長依然將學步車看作小孩「嬰兒防摔神器」,自認為會給孩子帶來24小時的用心呵護。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很可能對孩子帶來終身的損傷。

焦點訪談就曾報導過這麼幾則例子:2012年3月,青海西寧市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坐著學步車玩耍時滑下了樓梯,不幸當場死亡;2013年10月,山東青島一名10個半月的男嬰在學步車玩耍時,由於家長疏於看護,速度過快撞翻暖水瓶,男嬰被開水大面積燙傷。 

再到這幾年,根據武漢晚報報導,湖北武漢有名叫菲菲的女嬰,菲菲出生後媽媽發現,自家孩子的動作總比同齡孩子慢半拍,4個月還不會翻身,7個月還不能坐。

擔心孩子一直這樣下去,性急的媽媽乾脆買來學步車,讓才7個月大的孩子提前學習走路。

看著孩子在學步車裡玩得開心,又很快學會了走路,菲菲媽媽別提有多開心了。沒想到,半年後的一天,媽媽突然發現,菲菲的步態有點問題:走路總喜歡踮著腳尖。

送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菲菲左側跟骨發育不良,雙足內翻,診斷為馬蹄內翻畸形。

菲菲的雙腳

不僅要做矯型手術,還要佩戴至少半年的支具,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遇到類似情況的,還有剛滿1周歲的慧慧,在8個月大的時候,她就被家長放進學步車玩耍,過了幾個月,家長發現孩子走路姿勢奇怪,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慧慧雙腳併攏站立後,兩膝蓋間距有三指寬,屬於「O」 形腿,醫生分析可能是學步車導致腿部發育畸形。

學步車可導致O型腿和X型腿

然而,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危害外,長時間將孩子放在學步車裡,很有可能使孩子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具體表現為:好動、任性、脾氣暴躁、不易與人溝通等。

看到這裡,不少家長感到難以置信,按理說,好端端學走路的神器,怎麼會對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危害呢?

這就不得不從兒童生長發育的過程說起了,一般來說,孩子的運動系統是從大量的試錯練習中獲得發展的,雖然走路磕磕碰碰,還時不時摔跤。但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試錯練習中,孩子的大腦獲得了鍛鍊的機會。

可學步車的出現,剝奪了孩子大腦的鍛鍊機會,將孩子囿於四方小天地中,在孩子平衡能力還不好時,大腦得到了錯誤的信號,認為孩子可以自己走路了。因此不少兒科專家認為,學步車會阻礙孩子運動能力發展。

再加上處於學步車中的嬰幼兒,不需要保持直立就能獲取平衡,因此,孩子的雙腳經常是彎曲的。久而久之,失去了平衡能力和腿部肌肉鍛鍊的機會,錯誤的姿勢保持久了,容易讓嬰幼兒養成墊腳走路的習慣,嚴重的話,還很容易患上馬蹄內翻畸形、「X」型腿和「O」形腿。

而且學步車一般都很輕,能被孩子迅速拖動,嬰幼兒在快速移動過程中,摔傷、磕傷者也屢見不鮮。再加上有學步車的保護,小孩子被其他東西吸引時,往往不注意腳下,只要朝著那個方向走就可以,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分散,注意力不能持久。

同時,也有不少家長太心急了,孩子才幾個月大,就著急的將孩子放進學步車裡。卻不知道,這樣心急的結果,往往有百害而無一利。

有數據表明,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膽小、內向、手腳笨拙、愛哭等症狀,醫學上稱之為「感覺統和失調」,造成這種問題的孩子中,有90%以上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和失調的最佳手段。

怪不得有專家總結道:「學步車所增加的可移動性,遠遠超出小嬰兒此時擁有的自然能力。」我國《兒童跌倒幹預技術指南》明確指出,不建議嬰兒使用學步車。

過早地習得了走路,卻忽視了兒童成長的自然規律,不得不說,家長們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更有可能產生終身性的危害。

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們儘量遵循嬰幼兒自然生長規律,讓孩子一步一步學走路。一般來說,9-15個月開始學走都算正常,學走6個月後,大部分小孩子就能穩穩噹噹地走路了,切不可因小失大,為圖省事將孩子放進學步車裡,貽誤孩子終生。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走路,到底該不該使用學步車
    寶寶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學會走路的,這有利於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性,讓寶寶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寶寶產生一種自豪感,對增強其自信心很有好處,大多數寶寶在8-9個月時,已開始學習爬行甚至開始蹣跚學步了,這時很多父母會給寶寶買學步車來幫寶寶學走路,今天我們探討一下學步車該如何正確使用的問題。
  • 寶寶學走路,該不該使用學步車?
    現在的嬰兒用品是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學步車就是通過其中之一。許多家長會買給寶寶用學步車讓寶寶學走路,坐在裡面也可以走,家長可以騰出時間,你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因為這樣做既方便又省事。可是家長們有沒有自己想過,過早地給寶寶坐學步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寶寶學走路,該不該用學步車,會影響他的骨頭髮育嗎?
    當媽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該不該用學步車,會影響他的骨頭髮育嗎?…… 一提到寶寶學走路,大多數媽媽首先想到學步車。她們認為寶寶要想學會走路,就必須通藉助學步車啟蒙。 寶寶使用學步車,一來,可以解放爸爸媽媽的雙手,拯救老母親的老腰;二來,寶寶能更快學會走路,而且不會磕磕碰碰,累了也能直接坐在裡面休息。 乍一聽好處多多,媽媽們也就早早的給寶寶用上了學步車。
  • 寶寶使用學步車走路是否比手把手教寶寶學走路更好?專家是怎麼說
    卻不知道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危害可是很大的!學步車,英文名叫Walker,早幾年是大家必備的育兒神器之一。讓孩子自己坐在車裡玩,既能學走路又能解放媽媽的雙手,何樂而不為?寶寶使用學步車走路是否比手把手教寶寶學走路更好?不要用學步車!7~8個月孩子應練習爬行,扶著站立和邁步。
  • 寶寶學走路,該不該使用「學步車」?應該注意什麼?新手爸媽須知
    然而,那些走路早的孩子,在未來人生的發展過程中,根本沒有比走路晚的孩子有太大的優勢確切的說,根本沒有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先下地。蘇黎世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為了證明這一事,同時追蹤調查了222個寶寶,對比這些寶寶的身體、手腳的協調能力以及智商的水平,結果讓人驚訝,智商根本就沒有什麼差異,也就是說並沒有受到的影響。
  • 學步車,可千萬別用了!寶寶學走路,保護孩子,遠離這些隱患
    為了幫助寶寶學走路,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購買學步車作為輔助,我也不例外。早在女兒5個月的時候我們就早早的買好了學步車(買奶粉選擇的贈品)放在儲藏室裡就期待著快點派上用場。我家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站很好了,在9個月的時候已經可以扶著東西站立很久了。
  • 硬核奶爸傾力打造「頂配」學步車,4車輪值千金,只為寶寶學走路
    文|宇哥的育兒經有人說,寶寶從出生到一路成長,就像是遊戲中的人物,不斷地升級、不斷地解鎖新技能。是啊,從寶寶會翻身、會爬、一直到會走路、會說話,無不時刻牽動著父母的心。硬核奶爸傾力打造「頂配」學步車,4車輪值千金,只為寶寶學走路前一陣子,一位奶爸上傳了自己為寶寶傾力打造「頂配」學步車引起了眾網友的熱議。
  • 家長利用學步車解放雙手,收起學步車吧,他並不能教會寶寶學走路
    1)影響寶寶骨骼發育大家都看過學步車,是用一個架子和一些布條支撐寶寶的身體,寶寶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只能踮著腳尖,長期墊腳走路,腿部會變形。>一蹬一蹬的就能向前滑行,這樣會讓寶寶不能感受正確走路的著力和使力點。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用學步車?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孩子走路是一個探索過程,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經過摔跤才能學會掌握平衡。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應多練習爬行,十個月時才可以練習站立;一歲左右才能蹣跚學步。孩子學走路過程中,肯定會有磕碰,但在磕碰中,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鍛鍊,走路的體驗得到加深,摔倒後再爬起來也是一個克服挫折的過程。爬、走、摔倒、站起來,這也是一個發育過程,寶寶正是在這種自主運動中學會掌握平衡、增強條件反射、學會思考。那麼到底該不該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呢?
  • 寶寶學走路用學步車真的好嗎,我曾用過,後來卻後悔了
    根據我的血淚經驗,這個小女孩之所以用腳尖走路,估計是之前用了學步車。好痛心,因為我兒子也曾經歷過這麼一段日子。當時兒子十個月。因為我要學車,兒子就由孩子奶奶白天帶。孩子大了不好管,婆婆有時做飯要進廚房又不放心他,於是建議給他買個學步車,順便也能學學走路。我沒怎麼想就同意了。畢竟學步車這東西我沒生孩子之前也聽過。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可能跟日常訓練方式有關,孩子一怕被「揠苗助長」教走路,二怕後腦勺著地撞壞頭部。可可出生第10個多月了,從小大動作發育比較好的她,超級愛動,真的是屬於那種一分鐘閒不下來的那種寶寶,不是在爬就是在爬著走的路上,一分鐘不看著就會闖禍。
  • 寶寶學走路,要不要使用學步車?學步車有什麼危害嗎?
    真的是應有盡有,琳琅滿目,所以呀學步車就是其中之一。許多的家長都會買學步車給寶寶用,讓寶寶坐在裡面可以學走路也可以在裡面玩,家長也可以騰出時間來,也就可以做別的事情了,一樣一舉兩得多好啊。那麼,過早地給寶寶坐學步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有沒有什麼壞處呢?今天給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 學步車能幫寶寶學走路嗎?訓練寶寶走路,這4個方法才有用
    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家長們會發現寶寶慢慢地有了新變化,寶寶會翻身了,會坐了,會嘗試站起來了。當家長發現寶寶學會站立、即將學習走路時,很多家長就會給寶寶買一樣東西——學步車。要說學步車有多火呢?從上個世紀到現在,從農村到城市,幾乎所有孩子在學步時期都有一輛學步車。但使用頻率這麼高的學步車,真的有用嗎?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專家稱學步車很容易對兒童造成傷害,所以不建議兒童使用學步車。
  • 闢謠:寶寶學走路不要用學步車,不僅沒好處,還有你不知道的危害
    嬰兒學步車相信對中國人或者中國家長來說是在熟悉不過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人小時候都用過。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幼兒在學走路的時候,都得靠學步車才能學會走路,其實是不對的,大多數寶寶在10月~11月大的時候學習走路,不用學步車,父母每天花時間陪寶寶練習走路,經過耐心的訓練後,寶寶一般會在1歲多順利學會走路,所以嬰兒學步車不是寶寶學步的必需品。
  • 寶寶學走路最佳時機是幾個月?學步期的兩個誤區,很多家長都犯了
    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的?寶寶多大學走路最好?其實,每個個體不同,孩子學走路的時間也有區別,《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中提到:一般寶寶9~15個月開始學走路,都是正常的。學會走路6個月後,大部分寶寶就能走的很好了。
  • 寶寶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我來告訴你
    前幾天閨蜜問我寶寶是不是學爬之後才能學會走路,其實並不一定哦。寶寶的動作發育有序可循,但也因人而異,而且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寶寶學爬確實很重要,大部分的寶寶都要從爬行慢慢過渡到走路的,並且爬行對寶寶學走路很有好處,寶寶爬的時間越長,就能形成更好的平衡感和協調性,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就更輕鬆。 然而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存在區別,經研究表示,有10%的寶寶不會按照順序來發育,他們會將爬行這一步省略掉,就直接學走路了,並且針對寶寶走路這一行為,不同地區的人採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 寶寶學走路那些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寶寶學走路的安全措施,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殊不知,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反而會學得更慢哦!   寶寶使用學步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頭部支撐力已足夠、能夠獨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著物品走路。但如果寶寶發育還沒成熟就急於使用學步車,那麼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對寶寶危害更大!   一、使用學步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弊端  1.增加危險性  一些家長常常就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 寶寶學走路,用錯方法等於幫倒忙,父母如何科學訓練寶寶
    寶寶不宜用學步車學走路學步車的方向和速度都難以控制,容易陷寶寶於危險的境地。且受到學步車的束縛,寶寶難以自由行動,不方便練習爬行、彎腰、站立等動作。3.較早學走路的寶寶比較聰明寶寶學走路時小腦發育成熟,且身體平衡力比較好,跟智商毫無關係,不要以為早走路的孩子比較聰明,就有有意識的提前訓練寶寶走路,這對寶寶的發展不利。寶寶學走路,父母要做好安全防護以及注意各方面細節,為寶寶的安全保駕護航。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學步車一定要慎用!做好這5點,腿型筆直走得快
    看我懷裡還抱著孩子,她說:「你怎麼不給孩子買個學步車呢?這樣你帶起來也省心了,還能鍛鍊孩子學走路!」我說,我有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孩子小不建議給用學步車練習走路,否則學步車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寶寶的腿部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