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多給1500元,客戶拒絕歸還,法院怎麼判?

2020-12-14 網際網路研習院

推薦語:當大家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總會在櫃檯上看到這樣幾個字"離櫃概不負責"。意思是如果用戶到窗口辦理業務,一定要仔細核對錢的數額,如果你在離櫃後才發現問題,那麼銀行方面是不用負責的。那麼如果出現銀行誤給用戶1500元,而且後者還拒絕歸還,那麼最終法院將怎麼判決呢?

銀行多給用戶錢

人們對於銀行有著一種天然的信任感,認為銀行的職員都是訓練有素,所以不管是存錢還是取錢,都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各種問題往往會在這個時候發生,一旦你發現自己取出的錢數目不對,再回過頭來想找銀行時,他們卻可以用一句"離櫃概不負責"給擋回去。所以,一定要仔細檢查錢數是否正確。

不過,前段時間發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不僅沒有少給用戶錢,反而多給了不少。根據媒體報導,某位用戶在銀行櫃檯取出3.7萬元現金,也沒有仔細核對,就離開銀行回到了家中。但是到了晚上銀行方面檢查帳面時卻發現,一下子少了1500元錢。最後在監控錄像的幫助之下,確定是工作人員的失誤多給了1500元錢。

法院判決用戶必須歸還

於是銀行有關人員就聯繫那位用戶,希望他能將錢退還給銀行。面對銀行的要求,那位用戶表現的十分淡定並表示,銀行不是說離櫃概不負責嗎?所以這部分錢不應該退還。而且這是銀行職工自身的失誤,作為用戶她是沒有責任的。最後,他也拒絕歸還這1500元錢。

最終無奈之下,銀行只能將這位用戶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夠討要這些錢。法院在審理之後,做出了對銀行有利的判決。這也就是說,那位用戶需要將多餘的1500元錢,歸還給銀行。至於為什麼這麼判決,法院也給出了回應。因為所謂的離櫃概不負責,並不是銀行的規章制度,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只是用來警示消費者的。

警示牌並沒有約束力

最終,那位用戶還是將錢歸還給了銀行。但是從這個判例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有用的信息,那就是銀行的警示牌並沒有約束力,不管是對銀行還是用戶。假設,一位用戶在;銀行取錢之後,離開櫃檯發現少了1500元錢。這個時候如果去找銀行,後者在核對了相關的帳目之後,也是要歸還用戶這些錢的。

正如法院判決中所說,警示牌是針對用戶的,而且只起到警示的作用。如果用戶要到櫃檯辦理取錢的業務,一定要數目核對清楚,千萬不用過於相信銀行的職工,也不要覺得麻煩。不然一旦出現問題,後面會非常的麻煩,從本文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總結:事實上,在銀行櫃檯辦理取錢業務後,極少會發生錢數不對的情況。只是因為銀行職工在將錢給到用戶時,往往會先用點鈔機點一遍,保證萬無一失。但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所以用戶還是謹慎一些為好。說了這麼多,你還碰到哪些意外的情況呢?

相關焦點

  •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推薦語:在中國,很多人都有存錢的習慣,不過隨著投資理財相關知識的普及,很多人往往都會用閒錢購買一些理財產品,這樣收益會高很多,但與此同時自然也會伴隨著一些風險。
  • 銀行取款多給了一萬,離櫃概不負責?法院判了:不當得利必須返還
    常有人拿「離櫃概不負責」說事,其實,只要能夠查清楚事實真相,不管是銀行還是儲戶,都不可能把不該屬於自己的錢佔為己有。近日,江西省吉水縣人民法院就審結了這樣一起訴訟案。楊某在吉水縣農商行存了一萬元定期存款,2019年的最後一天,存款到期,他去取款的時候,因為銀行櫃員出現失誤,多給了他一萬元。當天對帳時,銀行發現少了一萬元,經查這筆錢是誤付給了楊某,於是找到他,請求返還。楊某不承認自己多拿了一萬元,銀行多次上門,他都堅持這個態度。銀行隨後將楊某告到法院,並拿出視頻,證明楊某取錢時,銀行櫃員確實給了他兩捆尚未拆封的百元現金,每捆各一萬元。
  • 南昌資深律師:「離櫃概不負責」?那銀行轉錯帳,客戶要歸還嗎?
    然而在銀行工作又是需要非常細心的,畢竟是與每個人的利益相關,所以在操作的時候需要反覆的核對,這可能也是銀行效率比較低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如此細緻的核對下難道就不會出現差錯嗎?為什麼銀行又會有「離櫃概不負責」的規定?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櫃檯多付300元7旬退休老師歸還:人品太重要了
    銀行對於百姓的生活來說佔據著重要的作用,跟銀行接觸過的人們相信都對「離櫃概不負責」並不陌生。那時候還沒有攝像頭、點鈔機等機器,因此不管是儲戶少取錢還是銀行少收錢都不太說得清。那時候即便鬧上法院的話,也不太好判斷誰對誰錯。
  • 女子銀行取錢多給1600元,遵守「離櫃概不負責」拒還,法院判決如下
    我們很多人對於銀行的櫃檯都十分的熟悉,不僅有著厚厚的鋼化玻璃,在旁邊還擺放著一個牌子,上面會有「離櫃概不負責」的標籤。 我們很多人都對於這句話十分的熟悉,當取了錢之後,也會當面清點,怕少給一些。 因為當你離開之後,發生了不對的事情,銀行是不會在負責任的。
  • 銀行櫃員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肯歸還,稱「離櫃概不負責」,法院判了
    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辛苦,但說起最較真最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職業,銀行櫃員必須榜上有名。他們每天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客戶,手裡經過的是大大小小的帳款。每天銀行關門後不能下班,必須把當天的錢清算清楚,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 銀行錯給儲戶1500塊錢,結果儲戶說了:離櫃概不負責
    相信大家對於銀行的規矩都很了解吧,每次去銀行最先看到的是一塊小告示牌,每個銀行都有,上邊寫著:離櫃概不負責。大體意思就是你在取錢的時候要好好清點錢數對不對,數好了確定沒毛病了再走,要是你離開了這個小小的櫃檯,然後發現自己數錯了,再回來銀行是不會管你的。
  • 銀行把5000打成50000,儲戶要歸還嗎?不是「離櫃概不負責」嗎?
    對此,有人問,既然是這樣,如果當時銀行工作人員給多了,5000元給了5萬,我該不該退呢?不是說離櫃概不負責嗎?對於這樣的情況,只能說你還是太天真了。在這種情況下,錢必須退還。這不是嚇唬你,實際上是有法律法規的,《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無正當理由取得不正當利益,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將不正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
  • 如果銀行多給了錢,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退,結果會怎樣?
    但也有些人因為繁忙等原因而不去清點,進而會引發各種糾紛。那麼,銀行櫃檯的「離櫃概不負責」此時還能不能生效呢 浙江曾有一位秦女士在前往銀行取錢時,取款金額為22400元,但銀行櫃檯職員失誤給了秦女士24000元,多給了1600元,而秦女士因為當時有急事沒清點就離開了。 銀行很快發現了問題,便向秦女士追討這1600元,但秦女士卻以銀行標出的「離櫃概不負責」為由拒不還款,雙方爭執不下,銀行便將秦女士告到了法庭。
  • 銀行將300元存成49000元,儲戶:沒錢還!法院會怎麼判?
    我們都知道,曾經很多銀行櫃檯都擺著一個寫著「錢款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的牌子,對於一些取完款離開了銀行,卻發現少了幾張,又無法證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情況下,銀行也正是這麼處理的。銀行急忙聯繫到郝先生,要求他歸還多餘的款項,但郝先生已經用這些錢還了信用卡,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來還給銀行,櫃員只好自己先墊付了這48700元。之後銀行櫃員將郝先生告上法庭,指控其「不當得利」,即在沒有法律根據的情況下取得不當的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要求他返還。
  • 銀行將300元誤存為4.9萬 法院: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銀行將300元誤存為4.9萬,法院: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儲戶300元存款誤存為49000元,要求儲戶歸還時遭拒,銀行方面將該儲戶告上法庭。12月5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法院清水法庭開庭審理該案,認定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此案件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銀行規定「離櫃概不負責」,但在實際中只約定儲戶卻不進行自我約束,屬於霸王條款。對此,律師表示,不當得利是法律問題,而「離櫃概不負責」只是銀行單方聲明,沒有法律效力。
  • 銀行取錢結果取出假幣後銀行不承認,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
    近幾年在ATM機上取出假幣已經不是稀奇之事,但是在工作人員的手中能夠取出假幣實在是少見,畢竟銀行的錢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才會到取款人的手中,對於銀行來說我們這裡面不會有假幣,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最近鄭州李先生在跟客戶做生意時付款的時候客戶要求現金付款,於是李先生就在家的附近找了一家銀行去取錢,因為當時在ATM機上取錢的人比較多,於是李先生就去了櫃檯排號取錢,在等了半個小時後取出了3萬4的現金。當李先生取出現金後就著急回到自己的門市上,當面跟客戶說這是從銀行取回來還需要用驗鈔機嗎?
  • 從銀行「不當得利」 儲戶被判返還
    本報訊(記者 張月朦)銀行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將儲戶300元存款誤存為49000元,要求儲戶歸還時遭拒,銀行方面將該儲戶告上法庭。12月5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法院清水法庭開庭審理該案,認定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
  • 銀行錯將4千取成4萬,離櫃概不負責?不可能的,不當得利了解一下
    前言:前幾天我們的節目中講了銀行「離櫃概不負責」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許多人都在說如果銀行多給了是不不用還了?這不最近有個客戶到銀行取4千元,結果銀行失誤給了4萬元,最後結果怎麼樣呢?咱們繼續看以下的內容:正文:話說山東的一位客戶到銀行取錢,填單子的時候填了取4000元,但是因為銀行工作人員失誤,給客戶支付了4萬元,一下多支付了3.6萬元,要知道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按照銀行的規定,如果晚上結帳的時候帳實不符的話需要櫃員自己貼的,所以這時候櫃員很著急,畢竟那可是好幾個月工資呢。
  • 銀行多給她1600塊,她拒不歸還被告上法庭,8年前的案子這樣判
    用人民幣支付就免不了不時地去銀行取錢,這時我們就會看到那句「離櫃概不負責」的經典語。但現實情況果真如此嗎?2012年,有一位秦女士來自浙江,在銀行辦理取錢手續後,由於工作人員過於忙碌,導致多給秦女士1600元,當時秦女士也沒有發現多出的錢
  • 銀行數錯錢儲戶被判不當得利 被指霸王條款
    發現失誤後,銀行為向秦小姐討要多給的1600元錢,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近日,法院以「不當得利」判處秦小姐3日內返還。  這一判決,再次引發了公眾對「銀行的失誤,該不該由客戶承擔」的爭議。  據媒體報導,秦小姐認為在這件事上,她沒有過錯。當時銀行出具了一張「取款金額22400元」的憑證,她出於信任,沒數錢就離開了。
  • 銀行「離開櫃檯,概不負責」是什麼意思?對銀行與客戶有何約束?
    以前大家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經常會在櫃檯上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現金當面清點,離櫃概不負責」。這個標語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告訴大家去銀行取錢一定要當著銀行工作人員的面點清楚,一旦離開了銀行櫃檯,如果錢少給了銀行是不負責的。
  • 銀行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還錢法院判,網友:離開櫃檯概不負責
    但誰知,因該銀行職工趙某粗心大意,誤將4000元取成40000元給了黨先生。按照銀行內部規定,趙某應將多取的36000元先行歸還銀行,然後該銀行分理處承諾由趙某代為向黨先生追要。 在趙某與黨先生多次協商下,黨先生退還了10000元,但對剩餘的26000元以各種理由推託,遲遲不予返還。之後,趙某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
  • 銀行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還錢法院判,網友:說好的離開櫃檯概不負責呢?
    但誰知,因該銀行職工趙某粗心大意,誤將4000元取成40000元給了黨先生。按照銀行內部規定,趙某應將多取的36000元先行歸還銀行,然後該銀行分理處承諾由趙某代為向黨先生追要。在趙某與黨先生多次協商下,黨先生退還了10000元,但對剩餘的26000元以各種理由推託,遲遲不予返還。之後,趙某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