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如果只在機構幹預,時間和強度是遠遠不夠的,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家庭幹預。常常聽到家長說,「在機構幹預就好好的,怎麼到家裡了做了兩遍就不做了?」出現這種情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家長沒有建立好指令控制,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幹預時沒有掌握正確的輔助方法。在教學中,如果給予過多輔助,孩子容易產生依賴;如果給予過少輔助,孩子可能會產生挫敗感,逃避學習。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家庭幹預的實施。
自閉症康復中有一種常用且有效方法叫做回合式教學(DTT),也是家長相對容易上手的一種教學方式,構成一個回合的元素包括五個部分。
其中,輔助是一種額外的刺激,目的是為了使孩子能夠獨立掌握某種技能本領,而人為增加的一種刺激,從而快速達到目的。也就是說提供輔助是為了幫助孩子正確完成當下的行為。輔助不僅能幫助孩子增加正確反應,還能減少錯誤反應可能性。
當一個回合中缺少輔助這一元素,就是四個元素,所以也有「回合式操作中包含四個元素」的說法。
輔助出現在兩種情況下:
1、教學者發出指令後,孩子開始做出行為前,提供輔助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
比如說,媽媽在桌上放了香蕉和蘋果,對孩子說「把香蕉給我。」並同時指了指香蕉,孩子拿起香蕉給媽媽。
這個例子中,「媽媽指了指香蕉」便是一種姿勢輔助,出現在孩子的行為之前,幫助孩子做出正確反應。
2、孩子已經開始做出行為,但即將要做出錯誤反應,提供輔助幫助孩子進行正確表現。
比如說,媽媽在桌上放了香蕉和蘋果,對孩子說「把香蕉給我。」孩子準備去拿蘋果,媽媽趕緊把孩子的手放到香蕉上,孩子拿起香蕉給媽媽。
這個例子中,「媽媽把孩子的手放到香蕉上」是一種肢體輔助,出現在孩子已經開始做出行為,但即將做出錯誤反應前,減少了孩子做出錯誤反應的可能性。
輔助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01、言語輔助
言語輔助包括全言語輔助和部分言語輔助。如孩子想要餅乾,家長對孩子說「餅乾」,孩子說出餅乾後得到了餅乾,這是全言語輔助。如果媽媽只說「餅—」或者「b」,孩子說出餅乾並得到了食物,則為部分言語輔助。
02、示範輔助
教學者示範正確的行為。如下課後媽媽讓孩子和老師再見,媽媽向孩子示範向老師揮揮手,然後說「拜拜」,孩子跟著做了。媽媽在這個行為中使用的是示範輔助。
03、肢體輔助
肢體輔助分為全肢體輔助和部分肢體輔助。如孩子去洗手,全肢體輔助為手把手帶著孩子一起打開水龍頭,洗手,關水龍頭;部分肢體輔助則是把孩子的手放在水龍頭上,讓孩子自己完成洗手的動作。
04、姿勢輔助
用手勢或者動作提示孩子,從而做出正確反應。包括用手指指向刺激物、觸碰刺激物、輕拍刺激物、眼睛看向刺激物等等(刺激物是指教學者給出的指令)。如媽媽讓孩子拿水杯,水杯則是刺激物,媽媽指一指杯子,敲一敲杯子或看向杯子的方向,都屬於姿勢輔助,能幫助孩子做出正確反應。
05、位置輔助
將目標物放在離孩子近的位置。如桌上有餅乾和薯片,餅乾的位置較靠近孩子,媽媽對孩子說「把餅乾拿給我」,孩子拿了餅乾給媽媽。這裡使用的為位置輔助。
06、內部刺激輔助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覓健 Phyllis製作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覓健 Phyllis製作
改變目標物品的一個物理特徵(顏色、大小或形狀等),使目標物品變得更加明顯。
輔助的侵入性由少到多依次為:
在使用輔助時,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輔助類型。無論選擇哪一種輔助,都要考慮如何撤除輔助,因為孩子不可能永遠在幹預,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能獨立掌握技能;但同時,應該避免過快撤除輔助,而導致孩子出錯。
撤除輔助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01、輔助從最多到最少
可以是從侵入性最多的肢體輔助到言語輔助,也可以是在同一級輔助裡輔助從多到少,比如內部刺激輔助把目標物的照片放大3倍到放大2倍,再到一樣大小。這種撤除方式通常用在教新技能的時候,指令後立即給予輔助,可有效減少孩子失敗的次數,從而減少挫敗感。
02、輔助從最少到最多
可以是同種輔助裡的從少到多,也可以是輔助的侵入性由少到多。這種撤除方式是用在維持孩子熟練掌握的技能時,先給予最少的輔助,如果孩子不能做出正確反應,在下一個回合中再給予侵入性高一級的輔助。
03、漸進式引導
在整個任務中,只在孩子需要時提供輔助。教學者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觀察孩子的反應,適時提供輔助。這種方式通常用在多步驟的任務中,如去上廁所時,孩子要完成脫褲子-上廁所-穿褲子-衝廁所-洗手
等步驟,此時可以用漸進式引導的輔助方式,在孩子有困難的步驟中提供輔助。
04、輔助延遲
對於不容易出現錯誤反應的孩子來說,可以在指令和輔助間停頓一段時間。剛開始可以是2-3秒,逐漸延長停頓時間,期待孩子自己做出正確行為。
如何在家更好對孩子進行幹預離不開正確的提供輔助,及時準確的給予輔助能幫助孩子更快的習得新技能。除此以外,撤除輔助也同樣重要,過早撤除輔助孩子容易出現錯誤反應,產生挫敗感;過晚撤除輔助也可能讓孩子產生依賴。因此,家長掌握好如何使用輔助對於孩子的家庭幹預尤為關鍵。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參考資料:恩啟IDEA特教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