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徵信記錄關愛日,因此有很多小夥伴私信我說:「徵信花」的人還能在銀行貸到款嗎?
下面我就結合6年多的銀行工作經驗與大家談談「徵信花」為什麼貸不到款,以及怎樣才能貸到款。
從2019年P2P網貸平臺接入人行徵信,到2020年全面取締非法網貸機構,前後不到一年時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山東、重慶、雲南、四川、河北、甘肅、山西、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北等至少16個省區宣布全部取締對轄內網貸業務,其餘各地網貸機構也在陸續退出中。其中,本月初期,寧夏金融局發布三則通告,宣布取締三批共28家機構P2P網絡借貸業務。
一年之內,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的人因為從沒借過網貸,拍手稱讚;有的人名下還有四五筆網貸,因此度日如年,擔心真的等到取締結束那一天,自己的貸款將無法周轉,因為徵信太花了,從哪家銀行都下不了款。
一、「徵信花」為什麼貸不到款
一是線上原因:大數據分析。現在大多數網貸平臺和所有銀行線上類產品多多少少都會參照大數據分析給出的評估,即通過移動網際網路、雲平臺等先進IT技術,建立快速響應前端業務需求與中後臺管理需求的現代化運營系統,通過決策中心打通業務中臺,實現了利用數據驅動營銷獲客、風險控制和營運管理領域的創新。說白了就是:「徵信好、資質好的人秒貸,徵信花、資質差的人秒拒。」小編一直認為金融科技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種行業「創新」,因為「機器化」的運算是不會講人情的,不會有所謂的雪中送炭,僅僅是錦上添花。
二是線下原因:絕大部分客戶經理不願冒險擔責任。其實做過銀行信貸的人就知道,一筆線下的信貸業務從受理到調查,一直都是客戶經理該做的事情,他願不願意幫你包裝,願不願意幫你上報,願不願意幫你盯流程,關係到這筆業務能否快速批下來。當然,由於銀行對客戶經理的考核也是十分苛刻的,比如貸款新增100萬元,獎勵1000元,但是一筆不良就扣500元,也就是說罰得比獎的還多。因此,在客戶經理有更為優質的客戶資源或者沒有完成指標的要求時,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冒險去上報高風險的業務的。
三是綜合原因:風險把控和綜合盈利的需要。銀行不是慈善機構,這一點非常明確,尤其是除了四大國有銀行外的其他銀行更是如此,每年上級行都會下發指標到下面機構,不完成就拿不到多少績效工資。高風險的客戶,或者資質較差的客戶,在銀行系統內的評級(評分)是相對偏低的,這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將會帶來經濟資本的更多佔用,就是說「銀行用於承擔業務風險或者減緩風險衝擊的資本將會更多」,所以會影響到整體盈利水平,這也就是為什麼銀行一味喜歡優質客戶的原因了。
二、「徵信花」的人怎樣才能貸到款?
首先,別再去點申請貸款按鈕了。一般銀行線上類產品都是看查詢次數的,尤其是最近半年、近三個月查詢機構數,如中信的信秒貸是近三個月無貸款申請查詢,且信用貸款筆數不能超過3筆;又如農商行是不能有小額貸款、信用卡張數不能超過5張等等,各行有各行的規矩,所以大家不要再點了,點N次也不會有奇蹟發生的。
其次,找朋友周轉或者找朋友貸款幫忙,至少能轉移一部分債務,降低自身負債率,大家都知道最新的央行徵信是T+1更新了,如果你結清貸款,隔一天就會在徵信報告上反映,如果能找朋友或者家人周轉,那也可以等半年後再去嘗試申請借款。
最後,網貸再多也要保護好徵信。有人說「老子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思想,據了解,「51人品貸」 已經將長期逾期及拒不還款客戶進入法律流程。此外,在2020疫情發生的四個月裡,中郵消費金融的裁判文書已達2000餘份,而2018年全年僅為13份。所以逾期後逃不了法律的訴訟,也逃不了徵信變成黑名單,到那時候真的是沒得救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