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濟 | 一文讀懂噪聲擾民的救濟方法

2021-02-25 阿琛說法

第七十六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依法行使環境噪聲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應當受理而不受理,或者受理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的;

(二)未按照規定處理環境噪聲舉報和投訴的;

(三)組織編制城市建設、交通等專項規劃,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

(四)違法審批、違法處罰或者違法採取強制措施的;

(五)未按照規定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

(六)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向周圍環境排放工業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或者技術規範限值的,處三萬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向周圍環境排放建築施工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或者技術規範限制的,處三萬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在中午或者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的建築施工作業的,處三萬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未取得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或者未按照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要求進行施工的,處三萬元罰款;

(五)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商業經營活動和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使用設備、設施產生的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處三萬元罰款;

(六)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商業經營活動和營業性文化娛樂活動中使用喇叭、音響器材等設施設備或者採用其他發出噪聲的行為方式,嚴重幹擾周圍環境、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二萬元罰款。

一年內有前款第三、四、六項同一違法行為三次以上的,自第三次起每次處五萬元罰款。

第七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環境噪聲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一)向周圍環境排放工業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或者技術規範限值的;

(二)向周圍環境排放建築施工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或者技術規範限值的;

(三)商業經營活動和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使用設備、設施產生的噪聲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

按日連續處罰的每日罰款額度為原處罰數額,具體程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規定,產生噪聲、嚴重幹擾周圍環境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二萬元罰款,對個人處一千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在室內使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娛樂、體育鍛鍊等活動產生噪聲、嚴重幹擾周圍環境的,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百元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未按照規定時間進行產生噪聲的裝飾裝修和家具加工活動的,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三千元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規定,已安裝使用的設施設備在運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嚴重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所有者、管理者或者使用者應當採取措施,減輕或者避免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治理費用由所有者承擔;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三萬元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罰款;

(五)違反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從事寵物經營或者家庭飼養寵物產生噪聲嚴重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萬元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罰款。

前款所稱嚴重幹擾周圍環境、他人正常生活的行為,是指經鄰近兩戶以上居民證實或者有其他有效證據證明,向周圍環境排放噪聲,幹擾周圍環境和他人正常生活的行為。

第八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房地產開發經營者銷售新建居民住宅時未在其銷售場所公示所銷售住宅的建築隔聲情況、可能受到的噪聲汙染情況以及採取的防治措施的,由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罰款;逾期拒不改正的,暫停銷售。

相關焦點

  • 探視權怎樣依法救濟,探視權的救濟方法是什麼?
    那麼探視權怎樣依法救濟,探視權的救濟方法是什麼?網友諮詢:探視權怎樣依法救濟,探視權的救濟方法是什麼?探望權是一種權利,那麼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拒絕、阻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顯然是一種侵權行為,並且具有可訴性,應當予以探望權人救濟,而且負有協助義務的一方拒絕、阻撓探望權人行使探望權,探望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強制措施。
  • 實用法律英語:Remedy救濟
    今天我們來學習關於救濟的句子吧。如果合同無效,救濟方法是撤銷合同,使雙方當事人回復到協議籤署之前的地位。 2.I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as run, the plaintiff is without redress.如果過了法定訴訟時效,原告將無法得到救濟。
  • 法律英語基礎句子:Remedy 救濟
    如果合同無效,救濟方法是撤銷合同,使雙方當事人回復到協議籤署之前的地位。   2.I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as run, the plaintiff is without redress.   如果過了法定訴訟時效,原告將無法得到救濟。
  • 螞蟻莊園救濟卡什麼時候開放 救濟卡怎麼用
    螞蟻莊園救濟卡目前開通解鎖了,想要獲得救濟卡的小夥伴們有救啦!下面,我們來看看螞蟻莊園救濟卡怎麼用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支付寶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支付寶電腦版軟體版本:10.1.15.463手遊電腦版立即查看支付寶8.1軟體版本:8.1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支付寶軟體版本:10.1.20iOS軟體立即查看螞蟻莊園救濟卡什麼時候開放?
  • 完善中國配偶權救濟制度的法律構想
    編者按 9月26日,《新女學周刊》刊發《社會性別視角下的配偶權制度構建》一文,初步探討了配偶權制度的內涵。本文繼續探討完善我國配偶權法律救濟制度的具體問題,作者認為配偶權救濟存在權利界定不明確導致救濟困難,忽視案件個體差異導致救濟不力,國家法律介入婚姻領域有限的問題,據此,應從明確界定配偶權、重視案件審理中的當事人個體差異、適當幹預婚姻領域三個方向上完善配偶權救濟制度。
  • 無救濟即無權利:物權請求權構築救濟防護網
    動態上看,法律上的權利則又分為三個層次:一為權利之享有;二為權利之實現;三為權利之救濟。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變遷,權利一詞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各種各樣的權利主張被提出,權利意識似乎成為了法治文明的標識。的確,在理論研究上,權利也被認為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核心與基礎。
  • 教育法律救濟
    教師需要和各種群體打交道,難免會出現教師權益受損的情況,當教師權益受損,也有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救濟措施,教育行政複議也是教育法律救濟的一種。在我國的教育行 政救濟制度中,教育行政複議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救濟途徑。
  • 警察盤查救濟制度研究
    原標題:宣凱 高文英:警察盤查救濟制度研究 一、盤查救濟的概念和程序界定 盤查是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為維護社會治安,在執行勤務中,遇有違法犯罪嫌疑或者形跡可疑之人,對其進行盤問、檢查以確定或者排除違法犯罪嫌疑的行為。所謂盤查救濟是指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受到違法盤查行為的侵害後,對當事人權益狀態的恢復和修補工作,即救濟被盤查行為侵害的權利。
  •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違約救濟制度
    2、違約救濟(Remedies),是指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義務的情況下,另一方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以保障合同的法律約束力,維護其合法權益為目的而採取的各種措施的總稱。違約救濟一詞來源於英美法律。「依《布萊爾法律辭典》的解釋,救濟一詞指實現權利、或補償權利侵害的手段以及運用這些手段的權利。」
  • 曝光| 天津一酒店施工噪聲擾民,被通報!
    現將部分信訪舉報件辦理情況公布如下:01和平區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和平區曲阜道和解放北路交口原峰光大酒樓每天9:00--18:00改造施工,噪聲擾民。希望中午停工。項目前期進行內部破拆,產生較大噪聲,現該工序已經結束,目前正處於室內裝修階段。居民反映情況基本屬實。處理和整改情況:施工單位將採取以下措施,減少施工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1、中午12點至14點之間,減少噪聲較大施工,避免噪聲擾民。2、做好工地外圍防塵降噪網維護。
  • 川普猛烈抨擊最新救濟法案,稱救濟支票金額應增至2000美元
    該計劃其中包括9000億美元的冠狀病毒救濟和1.4萬億美元的政府資金。  川普在推特上表示,「幾個月前,國會開始就一項新的一攬子計劃進行談判,以讓美國人民獲得急需的幫助。然而,他們現在放到我辦公桌的計劃與預期的大不相同。這真是一種恥辱。」
  • 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與立法救濟
    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網絡智慧財產權這一概念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傳統的智慧財產權包括了產業產權和著作權,傳統的著作權保護受出版的限制較好控制;但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在資源共享更加快捷的同時,也為網絡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問題帶來了難題,這主要是新科技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以及關於網絡著作權保護的法律制度還未完善。網絡技術發展迅猛,法律制度與現實矛盾的差距使得網際網路上出現的問題越發嚴重。
  • 虛假陳述的私權救濟
    問題提出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對虛假陳述,侵犯投資者合法權益而發生的民事侵權索賠案件應予受理",這一規定,使得因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害的投資者,尋求法院司法救濟有了法律依據。
  • 以「生態恢復論」重構環境侵權救濟體系
    從性質上看,環境汙染可分為物質型汙染與能量型汙染兩大類,前者為向環境排放汙染物質導致的損害,如水汙染;後者為向環境排放能量所產生的損害,如噪聲汙染。實際上,環境立法在區分物質型汙染與能量型汙染的前提下,規定了無過錯和過錯推定兩種不同的歸責原則,但這種分類並未受到司法機關的重視。
  • 鄭州一酒吧低音炮擾民 環保部門認定其噪聲超標
    2月4日,河南商報報導了鄭州市金水區曼哈頓小區內,市民投訴酒吧噪聲擾民一事。昨天上午,鄭州市金水區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稱,鄭州市環保局出示的環保監測報告顯示,該酒吧噪聲超標。同時,該酒吧一直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屬於無證經營。
  • 當事人對非訴行政執行裁定的救濟途徑
    實踐中,具有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自己實施行政強制執行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較為普遍,而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情況相對較少,本文將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就人民法院作出的準予或不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不服時,應當如何進行救濟做如下簡要分析。
  • 行政事實行為的侵害性及救濟途徑思考
    本文從兩起案件入手,展示行政事實行為的現實侵害性,從行政權與司法權分工、配合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更好地去進行救濟。一、兩起案件  1.甲某駕駛計程車行駛至一路口導向車道的右轉彎車道時,駛入已標明「公交車道」的公交線路專用車道,在場值勤的某市交警四大隊警察對其當場作出罰款5元的處罰決定。甲某不服,向該區公安分局申請複議,該局維持了處罰決定。
  • 工業革命前英國窮人如何申領社會救濟
    不僅如此,韋伯夫婦還認為濟貧法運行非常低效,救濟體系沒有一個中央機構分配資源,各地標準差別甚大,救濟不公,而具體實施救濟的是一批沒有薪水的地方濟貧官,而非專業人士,導致了不少人因此流浪各地騙取救濟。       大師們眾口鑠金,濟貧法如同宗教法庭一樣一無是處,惡名昭彰。不過細細品味這些大師名家觀點,他們之間說法還是差異不小,有的甚至互相對立。
  • 試論行政不作為及其救濟
    在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面,主要圍繞著救濟的途徑、救濟的範圍、認定方式和救濟的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實行行政職責法定化、行政程序法典化、訴訟範圍擴大化應是減少行政不作為而需進一步開展的工作。  關鍵詞:行政不作為 救濟  行政不作為是一個重要的行政法學理論和實踐問題。行政法學界對行政不作為的內涵並無完全統一的認識。對行政不作為的救濟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財產保全案外人救濟的現實展開
    一、財產保全案外人救濟的基本路徑 關於保全執行中錯誤保全案外人的財產,案外人的救濟途徑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對上述條文的解讀:「第一種觀點認為,案外人因保全或先予執行錯誤受到侵害,賦予案外人享有複議的救濟程序就足夠了,不應適用執行階段的案外人異議制度……經研究,並徵求全國人大法工委等單位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我們採納了第一種意見」,[②]因此有觀點認為,在《保全規定》出臺之前,案外人只可針對保全裁定申請複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