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所高校發布通知:2020年春季學期正式啟動課程開放互選。兩校將根據現有教學資源,互相開放部分優質特色課程,本次合作重在通識教育,因此僅開放少量名額,並納入現有教學管理,避免了對教學秩序產生的影響。這是兩校首次開展課程資源共享合作,希望以此為起點,共同推動人才培養,為其他高校帶來積極的示範效應。
北京大學根據以往選課數據,開放了2020年春季學期27門核心課,每門課開放3—5個選課名額,總共129個,學科涉及人文、社科、經濟管理、自然科學等領域,是中國頂尖人才建議掌握的通識教育;而清華大學也同步開放了12門課程共15個班次,總共170個選課名額,學科涉及工程、自然科學等領域,都是中國頂尖的人才都建議了解的國家戰略型行業在做什麼的課程;消息一出,立馬登上了熱搜!
由此一來那些學霸們終於再也不用糾結上清華還是北大了!那些想去清華卻去了北大,想去北大卻去了清華的也可以彌補一下遺憾啦!最有趣當屬清華大學的微博評論:來個抽獎抽錄取通知書吧!小編也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就差張錄取通知書了……
高校學生成為此舉最大受益者
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對在校學生究竟都有哪些好處呢?
l 課程涉及的領域多種多樣,同學可隨意選擇,因此可了解掌握更多領域的知識內容;
l 能夠接觸到其他領域優秀的教授學者,獲得跟不同老師溝通交流的機會;
l 個人的成長和改變還可以推動同學之間的友好競爭,在競爭中互相會得到更多提升,使得同學關係更加融洽,學業上更有機會有所成績;
高校間合作增多,創建互助互贏管理模式
除了清華北大有新的動作之外,近年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五校以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三所高校也陸續實行了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越來越多的高校相互合作,將使得高校的合作環境逐漸明朗!
l 高校各方面優勢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和利用,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開放共享,互相合作的過程中還能取長補短;
l 有助於高校建立新型教學管理制度,以此探索高校聯合、協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制度及其運行機制,達到形成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的新型教學管理制度的目的。
l 學生因高校合作而有所進步,有利於增強高校的綜合實力,高校在合作的過程中能最大程度的摸索、磨合和優化自身,使其能夠長久全面的發展!
高校實力一直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和組成部分
高校進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合作交流對於國家同樣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l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了國家對人才培養需求與學生多樣化、持續化、終身化學習和發展需求!
l 高校堅持拓寬人才培養途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對於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形成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長遠的意義!
l 課程互選使高校資源得以開放,利於展開良好合作,是實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動作,是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加快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讓國家離開放共享的教育發展目標又近了一步!
當今社會高校眾多,人才更是數不勝數,各高校為了出類拔萃不斷推陳出新,既希望在不同的學術科研領域有所斬獲,同時希望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但是閉塞的環境和不良的競爭反而容易陷入閉環而無所收穫。因此中國的其他高校可以效仿或是創新其他手段形式達成合作,找到優勢和互補的領域共同進步,最終彼此收穫,彼此成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