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到的「砼」:如何讀什麼意思,這個字是誰如何發明的?

2020-12-13 瑞視覺

周末,第十一次來到雄安新區,京雄城際高鐵雄安站房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新區的鐵路建設如火如荼。可以想像,新區的容東片區即將到來的大建設,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其中就包括水泥——砼。(王子瑞 攝)

和安兄一直談論著水泥、砼、人工石、混泥土的話題,不想次日早晨在天津市南部的一個小鎮上,早餐雲吞麵後,竟然偶遇了「中國水泥發展中心」,門口還掛著「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牌子。沒想到,津南這個小鎮上,居然藏著一個國字頭的機構,關係著「砼」的發展。

現在,我們基礎設施建設需與離不開的水泥,與「砼」是血濃於水的關係。砼,音tong,也就是混凝土,或者說預拌混凝土。

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業內人士經常把「混凝土」三個字簡寫為「砼」。據說源於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1953年時教學科技落後,教授發現學生上課聽講記筆記時「混凝土」一詞經常用到,但是這三個字寫起來需要30筆,十分不便。

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比劃僅僅10筆。再後來乾脆寫成一個字「砼」,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很快得到推廣。1985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未來,會不會有新的建築材料代替「砼」,讓我們拭目以待!【《瑞視覺》發布的照片,全部是新華社籤約攝影師、人民圖片和光明圖片籤約攝影師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盜用必究!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

相關焦點

  • 砼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砼其實是個自造字,讀作tong,許多人都不認識,有的人念shuan,有的人念quan,更有甚者直接念混(混凝土的意思),這是平常土木工程專業領域裡面是耳熟能詳的字;但對於普通人來看,馬路上經常沙罐車上都寫的這個字,這個字形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 0388.混凝土為什麼叫「砼」?這個字是誰發明的?
    0388.混凝土為什麼叫「砼」?這個字是誰發明的?
  • 砼,中國科學院院士發明的「人工石頭」,建築業沿用了35年
      砼,中國科學院院士發明的「人工石頭」,建築業沿用了35年。商砼(tóng),這兩個字對建築工程人員再熟悉不過了,經常出現在建築工地或者混凝土攪拌車罐子上面。砼,左邊是「石」,右邊是「仝」,對於非建築工程行業的人群來說,或許多數人不知道這個字念啥。
  • 【小知識】混凝土為什麼叫「砼」?
    「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國古代並未發明、生產過「水泥」(儘管火山爆發,有可能產生天然水泥),也就談不上「混凝土」的應用了。因此它的發明只可能屬於「近、現代發明」。
  • 混凝土為什麼叫「砼」?80%的人不知道
    學工科,特別是學土木工程有關專業的,以及從事土建項目設計、施工、監理、預決算的人士,免不了經常要跟「砼」(tong)字打交道。說起這個「砼」字,還真有點說頭。「砼」與「混凝土」同義;它的讀音為「tóng」(與「銅」字的讀音一樣)。「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後硬化而成的建築材料。
  • 混凝土為什麼叫「砼」?很多工程人不知道來歷
    何為「砼」?學工科,特別是學土木工程有關專業的,以及從事土建項目設計、施工、監理、預決算的人士,免不了經常要跟「砼」(tóng)字打交道。說起這個「砼」字,還真有點說頭。「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國古代並未發明、生產過「水泥」(儘管火山爆發,有可能產生天然水泥),也就談不上「混凝土」的應用了。因此它的發明只可能屬於「近、現代發明」。
  • 當年他發明了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今所有女性都在用這個字
    從字面意義上說,我們可以理解成白話文更加通俗,並且還有利於人們之間的交流。就拿「砼」這個字來說,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在1953年創造的,那時候因為教學水平落後,學生上課全靠記筆記,而「混凝土」這三個字是建築工程中常用到的詞,但是因為筆畫繁多費時費力。蔡方蔭就用「人工石」來代替混凝土。要知道這兩個字相差有20筆,大大節省了學生的筆記時間。
  • 古風中經常看到的「未央」是什麼意思?
    閱讀時經常看到"未央"一詞,如雪落花未央。請問:未央是何意?「未央」這個詞可是古風的寵詞,在很多新古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因為這是實打實的漢代文化。漢代興建了未央宮,在後世文人的詩詞歌賦中,特別是把漢朝當做偶像的唐朝,言必「漢皇」、「漢宮」、「長樂」、「未央」。
  • 67年前,中科院院士發明了一個字代替「混凝土」,多數人不認識
    67年前,中科院院士發明了一個字代替「混凝土」,多數人不認識。(王建安 攝影)位於天津市北辰區北倉鎮引河裡北道1號的中國水泥發展中心、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水泥發展中心是由中國政府和聯合國工發組織共同創建的,成立於1983年,是亞太地區唯一的國際水泥機構。
  • 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漢字,從古代發展到現代,經1994年修訂的《中華字海》共有八千七百七十九個漢字,而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武則天的名字,由於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一般也不會記載,而「武則天」這一稱謂,其實是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所賜。
  • 「卍」字在佛教中怎麼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正所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不好好了解說不定你都是一個假中國人,我們中國的文字也是存在著很多不同意義的文化的,有一些文字甚至很多人都不會讀,例如饕餮兩個字很多人就會讀成「pan chan",這個時候就要被取笑了,還有」卍「這個字對於佛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字,但是很多人都不會讀。
  • 仝卓的「仝」字,怎麼讀?誰能告訴我
    也有網友說:又是一個坑爹族,後面,肯定還有故事; 還有網友更直接,直言道:你們就別扯其它的,我書讀得少,誰能告訴我,仝卓的「仝」字,怎麼讀?
  • 誰能告訴我:仝卓的「仝」字,怎麼讀?
    也有網友說:又是一個坑爹族,後面,肯定還有故事;還有網友更直接,直言道:你們就別扯其它的,我書讀得少,誰能告訴我,仝卓的「仝」字,怎麼讀?作為一個文史愛好者,我想說,這位網友真的挺實在,也很真實!為什麼這麼說呢?
  • 標點符號誰發明的呢?那古代有標點符號嗎?
    西方也是,在基督徒寫的福音書裡面可以看到一些......等等的符號,只不過這些符號在以前沒有一個標準或是系統規範,也可以說,你想要怎樣的符號都可以,反正當時識字的也不多,依個人習慣就好。那古代的人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是如何閱讀文章的呢?
  • 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與字的關係
    今天就介紹《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寫字的關係》。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與字的關係近期,筆者看到一部電影《鍾繇》,講的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家鍾繇的故事,在本片中,主要人物鍾繇(yóu、yáo)的名字讀作鍾繇(yóu遊),而在現實中有很多人讀作「鍾(yáo瑤)」,「繇」(yóu、
  • 讀什麼?如何讀?
    若要問你,這本帖子的特點是什麼?具體表現在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樣的?能舉出幾個寫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寫下來嗎?細節上又注意到了多少? 很少有人能夠脫口而出。只臨帖不讀帖,實在是很大一批書法愛好者一個嚴重的問題。今天帶大家從四個步驟去讀帖。
  • 文學作品中經常看到「未央」一詞,如夜未央,「未央」是什麼意思?
    《錦繡未央》中有一對親姐妹,即李長樂和李未央,她們的名字取得就是「長樂未央」的意思,意即平安喜樂、長壽順遂,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實際上,「未央」這個詞在文獻和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那麼,它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
  • 漢字又雙叒叕怎麼讀?一般人只會讀2個,最後1字有4種意思!
    其中有很多網絡語言,雖然被大家經常使用或經常見到,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他們具體應該讀什麼。往往是在輸入法的幫助下打出或者見到就隨便讀讀,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句網絡用語「又雙叒叕」。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中華語言博大精深了,從文字形狀來看,第一個字是一個「又」,第二個字為雙,由兩個「又」字組成,第三個字為三個「又」字堆疊而成以此類推。這個詞語表達強調某頻繁發生的事件再一次發生的意思。一般人往往只認識「又」和「雙」這前兩個字,於是就按照意思來將這個詞語讀成「又又又又又又」。
  • 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東籬」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義?
    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東籬」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義?「東籬」這個詞最早是出現在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們說詩詞的意境,其實就是說詩人通過各種意象表達出感情的境界。而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被詩人使用之後,對事物的描寫就賦予了一種腦海中特定感情的反饋。「東籬」就不再只是東面的籬笆,它指代了五柳先生整個隱居自得的生活和「心遠地自偏」的境界。
  • 剛來到中國的老外被中文逼瘋:中國人是如何知道每個字怎麼讀的?
    老外想知道為什麼我們看到字就能認出來和中國學生必須學習英語不同,漢語是大部分國家的選修語言。有一位老外就想問國人:你們看到漢字時是怎麼知道這個字如何讀的。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是無法回答了,看到一個字下意識就知道這個字如何讀了,可能這就是母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