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說,去博物館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是起碼在我的眼裡,這還只能說是一個比較美好的願望。大家都那麼忙,並不是每個展覽都能讓人有去參觀的欲望,那麼我們換一個角度,邊吃邊逛。你可以是逛完博物館去覓食,也可以吃完飯順便溜達溜達博物館,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現在北京在冊的博物館大概有1600多家(大概?),說來慚愧,大部分我都沒有去過。所以今天就把範圍縮小一點,長安街沿線,東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
在這個範圍裡,大概有這麼幾家博物館,從東向西的是:中國海關博物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法院博物館、北京警察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
另外有三個地方也是常年有展覽可以看,國家大劇院、民族文化宮和中華世紀壇,但是它們離博物館的概念還有點遠,就不說它們了。
好吧,我們現在開始。
先從中國海關博物館和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始說吧,這兩個博物館離的很近,直線距離不到700米,走路只需要10分鐘,所以真心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可以一勺燴。
海關博物館在長安街南側,靠近建國門地鐵站,從C口出來往西邊一走就到了。郵票博物館在長安街北側,從建國門地鐵站A口出來,往西走第二個路口往北,路過曾經的豪宅貢院六號和九號,就是郵票博物館了。
目前兩館都只有基本陳列可以參觀,海關博物館展示了從從戰國時期至當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海關重要文物,郵票博物館展示的是中國郵票以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發行的有特色、觀賞性強的郵品。應該說都是非常有行業特點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兩個博物館的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嗎?還真有。在郵票博物館北邊不遠,就是貢院蜀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辦——四川省駐京辦事處。據說,這裡曾經是京城川菜第一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口味確實很不錯。推薦的菜有口水雞、毛血旺、麻婆豆腐、酸菜魚、麻辣兔丁等等。哎呀,說的我自己都有點餓了。圖就不上了,留一點想像的空間給大家。
川辦的味道確實不錯。不過,如果各位要是願意再往北走一點點路,就能看到另一個吃飯的地方,當年被火燒趙家樓的趙家樓。當年曹汝霖的舊宅早就被拆了,現在的這幢樓是後蓋的,裡面有住宿和餐飲。趙家樓飯店,坦誠講,味道不怎樣,但也算歷史悠久吧,所以推薦給那些喜歡在城市中尋找古風的朋友。菜品隨便點,沒有特別好吃的也沒有特別不好吃的,都差不多。
接下來說我們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介紹就不說了,現在館裡有一個展示清末民初童帽的展覽《帽美如花·童年記憶》,5月中旬還會有一個關於旗袍的展覽,來自蘇州絲綢博物館的《風雅錦繡》,歡迎各位光臨。
吃的方面,因為我們館離王府井不遠,可以推薦的實在太多了,但是走路起碼也要15分鐘。如果我把距離限制在步行5分鐘以內,有這麼幾家店還是不錯滴。
束河人家,一家胡同裡的餐廳,主打是自助雲南火鍋,也可以單點米線和泡飯,我們中午總吃。環境雅致,味道上乘,價格適中。逛完我們博物館,走走胡同,吃一碗米線,嗯,接著還可以去王府井溜達溜達,我覺得這個安排很OK。
如果你要是想吃烤鴨的話,我們館旁邊的東方烤鴨店也是值得嘗試的。這家餐廳服務態度不好,上菜又慢,烤鴨賣相也差,好在味道還不錯,個人覺得屬於中等水平。其它的家常菜,我推薦酸辣土豆絲和焦溜丸子,便宜好吃還下飯。
從我們館往西走,下一站就是中國法院博物館和北京警察博物館了,倆館都在長安街的南側,東交民巷內。兩家博物館都是由舊址改造的專題類博物館,建築非常有特點,但同時展覽也受到空間的局限,內容比較散,整體表現力沒有那麼強。與其說這裡是博物館,不如說它們是東交民巷地區的建築遺存,還是要從舊址的角度欣賞它們比較好。
這附近的餐廳,我覺得法國使館舊址東邊的松鶴樓可以一試。松鶴樓初創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在這裡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蘇州本幫菜。松鼠桂魚、響油鱔糊,必吃!
東交民巷裡的另一家特色餐廳,是北京為數不多的吃正宗天津菜的地方。離松鶴樓不遠,奧華餐廳。在這裡一定要吃「罾(音同曾)蹦鯉魚」這道菜。這是一道傳統名菜,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特點是鱗骨酥脆,肉質鮮嫩。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回到長安街上,是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除了基本陳列外,有三個臨時展覽可以參觀:戴澤藝術展,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以及學院與沙龍——法國國家造型藝術中心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三個展覽我最推薦「學院與沙龍——法國國家造型藝術中心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觀眾可以通過展覽感受藝術在法國社會改革進程中迸發出的創造力和生機。
故宮博物院有四個臨時展覽供觀眾參觀:卡達阿勒薩尼收藏展,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單士元誕辰110周年紀念展以及哥窯瓷器展。其中,「卡達阿勒薩尼收藏展」展出的是一堆堆buling~buling~的珠寶,推薦給女性朋友;「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的展期只到5月6日,推薦給近期有空的朋友;「單士元誕辰110周年紀念展」是講單老對故宮的貢獻,推薦給想致敬單老的朋友;「哥窯瓷器展」,呵呵,我沒看,就不推薦了。
國博和故宮都是國內頂級的博物館,都值得在裡面逛上一天,同時,兩座博物館都處於絕對市中心的位置,所以周邊可以推薦的美食不多。好在兩家博物館裡都有提供簡餐的地方,國家博物館是咖啡廳和茶藝館,故宮博物院是大名鼎鼎的冰窖。咖啡廳沒什麼好說的,只是填飽肚子而已,冰窖倒是值得一提,環境挺有特點,獵奇絕對推薦,至於味道嘛,唉,一言難盡。
再往西,過西單,到復興門,再往西一點點,出二環,就到了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現在有兩個臨時展覽,其一是「天路文華——西藏歷史文化展」,展示的是西藏與周邊地區及內地的文化交往;其二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比較立體的呈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文化生活。這兩個展覽,我覺得都值得看看,特別是文藝復興的展覽,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很用心設計的。
首都博物館是有餐廳的,中規中矩的自助餐,每位48元,說實話就是圖個方便,吃完還能接著逛。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自帶中餐廳的博物館也就那麼幾家,兩隻手都數的過來,所以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你不想吃自助餐,我推薦首都博物館對面的八先生涮肉,推薦理由我還暫時想不出,但是基本上每次去首博參觀完都會到這兒吃一口。。大概是因為他家的酸菜味道還不錯吧。。
吃完逛還是逛完吃,這是個難以決斷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逛完博物館會正好趕在飯口上,那些紅透半邊天的餐廳讓人看不到一點等位的曙光。而我們要是先去吃飯,又存在那種吃的太飽喝的太多逛的疲憊的情況,尤其吃飽之後大腦空白,雙眼無神的參觀展覽,恐怕也是對策展團隊的不尊重吧。
所以,我把這些博物館附近的餐廳寫在這裡,只是為了給大家提供方便,至於各位什麼時候去吃,吃什麼,吃完有沒有結帳等等,都不歸我管啊!還有,我沒收這些餐廳的廣告費,我只是感覺,美好的東西就要分享,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