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價5000萬!國家一級文物被盜,盜竊人員出售中落網

2020-11-13 中國青年網

上圖為被盜的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盯上了古墓,他們買來文物地圖集,按圖索驥,尋找盜掘遼金時期及元代古遺址。他們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的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

他們還在吉林、遼寧等地多次作案,盜得大量古錢幣,獲利豐厚。

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目前,7名被告人表示認罪認罰、不上訴。

盜掘800餘斤古錢幣賣24萬元

2019年4月23日,瓦房店的李某、毛某,加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姚某,攜帶金屬探測器一起乘坐火車抵達長春。吉林榆樹市的馬某開著轎車拉著鐵鍬、絲袋子等作案工具也來到了火車站,拉上李某等3人徑直向公主嶺市開去。

四人知道公主嶺市周邊有一些遼金時期古遺址,他們在附近尋找多個作案目標,探測、挖掘,但均未探得有價值的文物。

但十天後,他們終於有所斬獲,5月3日夜間,他們在梨樹縣梁壕外發現大量古錢幣。

經過連續兩晚的盜掘,盜掘出古錢幣800餘斤。

馬某聯繫到長春人於某商討收購古錢幣事宜。於某開車來到作案地點,通過現金和銀行卡轉帳等方式共計支付給馬某24萬餘元。馬某等四人各分得6萬餘元。

此外馬某等人還盜掘出馬刀一把、硯臺一個,賣給了不知名買家,獲利3000多元。

短短的十多天就能獲利6萬餘元,這讓李某和毛某興奮不已,兩人於6月下旬,在大連市普蘭店尋找盜掘古文化遺址的作案目標,22日晚上,終於在一處農田中發現了一個土罐子,裡面有裝有80多斤古錢幣,兩人以2.66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於某。

按圖索驥挖到元青花

就在李某和毛某在普蘭店盜得古錢幣後的第二天,瀋陽新民的沈某拉著姚某從阜新就趕到普蘭店了,壯大隊伍,四人在當地尋找到多處作案目標,但都不太理想,沒有什麼收穫。

沈某開車拉著姚某等三人向張家口市方向開去,到達沽源縣後就立即開始踩點觀察。他們在某村一處農地上看到有很多古代瓷片,判定這裡一定是一處古文化遺址,而且這裡只種著菜花,特別便於盜掘。踩點完成後,7月1日晚,四人開始行動。

沈某負責開車在路邊接應,姚某、李某、毛某在探測確定後開始挖掘,其間金屬探測器不斷有鐵器回聲,在挖到1米多時,真發現了大傢伙!青花瓷罐!

這個青花蓋罐足有40釐米高,圓圓的,打開蓋子,裡面還有6個小瓷件,加上一件碰壞了的青花束蓮紋碗,共計挖掘出土8件瓷器。

四人「大獲全勝」,連夜趕往阜新。姚某早早就把喜訊告訴兒子姚某超了,兒子提前在高速路口接應。姚某超把大家帶回自己家中,並將盜得的文物存放於此。

姚某等人仍心有不甘,心想此處墓葬一定還能有其他文物,立即又再次駕車前往沽源縣原作案地點處探測、盜掘,但這一次一點收穫也沒有,隨便將盜坑填埋後又折回了阜新。

盜得元青花標價5000萬

姚某超只有25歲,對網絡信息了解較多,他通過文物地下交易暗網發出消息,為元青花喊出了「天價」。元青花也引來了多名買家前來看貨,但因為價格過高都未能成交。由於擔心元青花被盜,文物還多次被轉移,放置於不同地點。

9月10日,8件文物標價5000萬元,引來了三名買家。姚某父子、李某在準備將8件文物出手時被阜新公安機關抓獲。

隨後,經公安機關不懈努力,犯罪嫌疑人馬某、於某等人也先後落網。

姚某等人挖掘出土的8件文物皆被公安機關查扣,並經遼寧省博物館專家進行監定了,包括,青花纏枝牡丹紋蓋罐一件,元代,一級文物;青花纏枝花卉紋高足杯一件、青花雙鳳紋高足杯一件,均為元代,二級文物;樞府釉印花雙龍紋高足杯一件、青白瓷印花花卉紋盤一件、青白瓷印花折枝芙蓉花紋盤一件、樞府釉印花折枝菊花紋盤一件,均為元代,三級文物;青花束蓮紋碗壹件,元代,殘為七片、可復原,殘片斷痕較新,應為出土時或出土後造成殘損,如為完整出土物,可定為三級以上文物。

其中,最為珍貴的青花纏枝牡丹紋蓋罐為一級文物,其文物本身和歷史科研價值不可估量。

7人認罪認罰不上訴

姚某等人年齡都在45至50歲之間,文化程度只有小學和初中,身份為農民和無業者。

相比較,收購古錢幣的於某相比較年輕,他出生於1993年,高中文化。他是中國錢幣收藏家協會一家地方分會的會員,平時收藏一些錢幣,「我是論斤收,論個賣,就是掙個差價錢。」於某承認,從馬某處收購的古錢幣為遼金時代的,收購價格是每斤300多元,買來後就直接賣了,賣到了哈爾濱哈藥古玩城和瀋陽魯園古玩城。

到案後,姚某承認於2016年在一家經銷部以用來探測餵牛羊的草料裡是否有鐵絲為藉口購得的金屬探測器。約兩年後,他又買了第二個。

姚某父子等人均表示認罪認罰,只有沈某不認為自己是共同犯罪。沈某辯稱,自己只是開車的,不知道自己是被帶去盜墓了。公訴機關列舉其連續開車接人並輾轉多地、深更半夜開車到農田並負責看守、拉回文物共同藏匿並堅守幾天幾夜不忍回家等不合常識常理的事實,終使沈某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姚某、李某、毛某、沈某、馬某5人的行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被告人姚某超、於某兩人的行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姚某、李某各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6萬元;判處毛某有期徒刑8年4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判處沈某有期徒刑6年3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對馬某、姚某超、於某均判處有期徒刑、適用緩刑、並處罰金。

7名被告人表示認罪認罰、不上訴。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喊價5000萬!「摸金校尉」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法院這樣判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
  • 盜墓賊盜竊國家一級文物喊價5000萬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
  • 580萬買進「代縣阿育王塔被盜案」中 文物2300萬賣出,公安部A級通緝犯劉繼園在鎮江落網
    2020年9月1日,公安部再次發布4名重大文物犯罪案件在逃人員名單,旨在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等文物犯罪,切實保護國家文物安全。而句容男子劉繼園赫然在列。劉繼園,男,漢族,1983年11月15日出生,戶籍地: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東頂自然村51號,身份證號碼:321183198311154815。
  • 2017年以來公安部A級通緝文物犯罪人員全落網 涉多起盜墓案
    據公安部官方網站介紹,3年前,公安部為深入推進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走私等文物犯罪,保護國家文物安全,於2017年7月31日、2017年11月10日、2018年6月11日先後發出3批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3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
  • 青海「九層妖樓」古墓被盜,盜賊曾喊價1.8億出售文物,警方收網15人獲刑
    被盜涉案文物646件,其中一級文物16件像上一次那樣,孫興林又拿了1萬元託夏某給看墓人送去。夏某和張德只給了看墓人4000元,又分了剩餘的錢。到都蘭縣後的第二天,眾人便開始挖墓,但這次換了一個地方。第一天,11個人出動挖了一晚,還是沒挖到東西。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公安機關破獲明十三陵被盜案等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 追繳文物逾4萬件
    中國網8月21日訊 據公安部消息,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戰果顯著。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0餘名,打掉犯罪團夥750餘個,追繳文物逾4萬件,有力遏制了文物犯罪多發勢頭。
  • 公安部A級通緝犯在江蘇落網 涉倒賣國家珍貴文物
    公安部A級通緝犯在江蘇落網。為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文物等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國家文物安全,2020年9月1日,公安部再次發布4名重大文物犯罪案件在逃人員名單,其中戶籍所在地為鎮江句容天王鎮的劉繼園赫然在列。
  • 「盜墓黑幫」的4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山西聞喜縣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盜竊的國家文物可改寫歷史,斂財數億元,團夥成員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背後的「保護傘」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等人被判無期徒刑……公安部刑偵局昨天發布消息介紹,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
  • 公安部:已破獲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 追繳文物逾4萬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1日訊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從國家公安部官網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0餘名,打掉犯罪團夥750餘個,追繳文物逾4萬件。在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的專項行動中,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採取掛牌督辦、聯合督導等方式,組織指揮各地對重大文物犯罪案件開展破案攻堅。
  • 蚌埠一8年前被盜明代石虎追回,盜竊文物嫌疑人被抓獲
    >2012年5 月10日夜,蚌埠五河縣小溪鎮化明村嚴小姐墓地上的一尊國家二級珍貴文物明代石虎被盜案發後,五河警方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相繼抓獲李某偉、曾某富等八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打掉一個專業盜竊文物犯罪團夥,追回涉案明代石虎及其它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共20多件,嫌疑人趙某坤畏罪潛逃。
  • 中國大案紀實——「四門塔」佛頭被盜案偵破紀實
    1997年3月7日凌晨,國家一級文物——存世1500多年的濟南市四門塔內的一尊佛頭被犯罪分子「砍下」後盜走。這一特大盜竊案件,驚動了社會各界,濟南市公安局迅速反應,組成專案組,全力展開偵破。2007年6月12日,濟南民警歷經十年,終將「四門塔」佛頭被盜案最後一名主犯柳明歧從河北省寧晉縣抓捕歸案。
  • 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戰果 全國公安機關破獲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 追繳文物逾4萬件
    專項行動中,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採取掛牌督辦、聯合督導等方式,組織指揮各地對重大文物犯罪案件開展破案攻堅,督辦各地先後破獲了明十三陵被盜案、山西聞喜侯氏兄弟涉黑及盜掘古墓葬案、河南安陽「8.25」系列盜掘殷墟遺址案、湖南株洲「9.26」盜掘古墓葬案、山東棗莊滕州盜掘大韓村古文化遺址案
  • 古墓深夜被盜!5名「摸金校尉」落網
    但國家明確禁止盜掘古墓葬,盜墓行為的本身也會對古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近日,浙江杭州桐廬警方成功偵破盜掘古墓葬案,追回國家三級文物1件、一般文物3件。在調查中,橫村鎮柳巖村的一伙人引起了民警的注意,這夥人平時沒有固定工作,但對村莊附近地理環境十分熟悉,而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玩古玩,平日裡經常聯繫聚在一起交流古文物的信息和買賣情況,還經常發布一些古文物的照片。此時,民警初步判定該夥人存在盜竊和販賣古文物的嫌疑。
  • 鹹陽唐建陵石獅被盜10年,懸賞金從10萬增至100萬
    ,對提供重要線索,幫助破獲案件者,最高獎勵人民幣100萬元;對協助,參與過作案的人員,只要具實交代,將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對知情不報,隱置罪行,不思悔改的人員,一經查獲,將嚴懲不息。記者了解到,建陵石獅被盜後,這已經不是當地第一次發出懸賞通告。2010年5月17日,為了早日破案,鹹陽市公安局向全國發布《關於禮泉石獅被盜案的協查通報》,凡提供線索破案者,公安機關將予以現金10萬元獎勵。2010年11月23日至24日,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安部來陝督辦建陵石獅被盜等系列文物盜掘大案。鹹陽警方提高賞金,懸賞20萬元尋破案線索。
  • 「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山西聞喜縣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盜竊的國家文物可改寫歷史,斂財數億元,團夥成員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背後的「保護傘」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等人被判無期徒刑……公安部刑偵局昨天發布消息介紹,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
  • 博物館值班人員離崗看球賽,巧了當晚有賊來,被盜走43件珍貴文物
    遼寧省博物館被盜案本文作者 倪方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盜墓活動頻繁發生的同時,館藏文物被盜事件也屢屢出現。據資料,僅1990年至1999年這十年間,國內博物館就發生了426件盜案,被盜文物多達3453件。驚人吧!其實這還是有案可案的,如果算上瞞報的,案件數量和被盜文物應該遠多於此數。
  • 山西「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山西聞喜縣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盜竊的國家文物可改寫歷史,斂財數億元,團夥成員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背後的「保護傘」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等人被判無期徒刑……公安部刑偵局昨天發布消息介紹,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三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
  • 德化一男子夥同他人偽裝成快遞員,盜竊古城文物!被抓了……
    接報後,鯉城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調查,經過一個月的縝密調查,掌握了嫌疑人的軌跡,兵分兩路前往江西、福建德化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並在泉州永春追回了被盜的文物。(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黃嘉澤 文/圖)14日,鯉城公安分局舉行被盜文物返還儀式,古厝主人賴夏生、賴映紅兄妹特意從深圳趕來泉州,向鯉城公安分局、開元派出所一再表示感謝,並送上錦旗。
  • 舍利、銅虎、鎏金棺……開店倒賣國家珍貴文物,公安部A級通緝犯在鎮江落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坤 周明月 記者 曹德偉)一家長期收購工藝品、陶瓷、字畫銷售的「古工藝品店」,表面上合法從事古玩行業,暗地裡卻進行著國家珍貴文物倒賣,580萬元收購的文物轉手便能賣到2300萬元,以此牟取暴利……劉繼園便是這個「古工藝品店」的老闆。為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等文物犯罪,切實保護國家文物安全。
  • 10名重大文物犯罪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悉數落網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實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部署會議要求,全力推動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進一步加大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力度,9月4日,公安部專項辦通過各大媒體,發布此次專項行動的首批A級通緝令,對張仲明等10名涉嫌盜竊、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公開緝捕,並敦促其儘快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