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識平:專業選擇鑑照初心

2020-08-0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專業選擇鑑照初心

辛識平

最近,湖南農家女孩鍾芳蓉以高分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儘管有「考古沒錢途」「不好找工作」等議論,但人們更多的還是對這一選擇給予理解和支持。

在一些人看來,一個家境普通的農村學子,高考考了高分,卻填報了相對冷門的考古專業,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然而,這個選擇發乎本心,基於對考古由來已久的喜歡與嚮往,聽從了來自內心的召喚。這份可貴的初心,值得點讚。

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與過去相比,今天的年輕人擁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去實現自身價值,人生道路充滿了各種可能性。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叩問內心、審視自我,弄清楚什麼適合自己、什麼值得追求。「錢途」不等於前途,「錢景」不等於前景,過於看重物質標準,囿於一時的利益考量,往往使人心浮氣躁,看不清社會發展大勢,錯失更加美好的人生風景。

專業不分冷熱,選擇彰顯價值。把實現個人夢想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結合起來,做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事,就是最好的人生選擇。在抗擊疫情第一線,「90後」醫務人員勇敢逆行,奮力搶救生命,用青春熱血詮釋白衣戰士的責任擔當;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大學生村官各展所長,帶領鄉親們奔向小康生活;在偏遠的航天發射場,年輕的科研團隊用自己的「硬核」表現不斷刷新創新高度。各行各業的奮鬥者用行動告訴我們,每一個崗位都有其價值,每一份拼搏都有其精彩,讓美好年華融入時代洪流,生命終會綻放芳華。

人生之路是漫長的,社會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選擇」是一個需要不斷作答的人生課題。有道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守住初心、堅持理想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守護文化遺產50餘載,用深情堅守證明「我心歸處是敦煌」;南仁東「一生專注一件事」,積數十年奮鬥讓「中國天眼」仰望蒼穹;「人民教育家」於漪堅信「奉獻是教師的天」,紮根三尺講臺默默耕耘……擺脫名利羈絆,以熱愛為帆,把奮鬥當槳,人生之舟就不會迷航,永遠向著夢想的遠方揚帆。

相關新聞:

選「興趣」還是選「收入」?——透視高考專業選擇取向之變

留守女生高考選擇引熱議,考古學真的很「冷」嗎?

相關焦點

  • 辛識平:「趕考」永遠在路上——「感悟70年,追夢新時代」之一
    趕考,就是用共產黨人的初心贏得群眾的真心,用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時代在發展,問題也是「一山放過一山攔」,前行之路註定不會平坦。改革開放之初,面對山多地少等難題,西柏坡的群眾從賣茶水、賣雞蛋、賣花生起步,逐漸發展起了旅遊服務業。今天,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加快轉型升級、守護綠水青山等,常常是基層幹部掛在心頭的大問題。
  • 選擇大學專業勿忘了初心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分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一事引發大眾對大學專業選擇的討論。南都民調中心通過熱點站站隊平臺發起網絡調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超六成受訪者支持鍾同學的選擇;在大學專業選擇上,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興趣更重要,有四成受訪者則認為收入更重要。
  •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參與互動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 辛識平: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
    辛識平: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新華網
  • 辛識平:西方的「雙重標準」只會害人害己
    辛識平:西方的「雙重標準」只會害人害己-新華網
  • 選專業,「高薪」不如初心
    而爭執,往往聚焦於高考專業究竟是選「興趣」還是選「高薪」上。要我說,「高薪專業」本就是個偽命題。首先,何謂「高薪專業」?每一個行業的收入並非都處於同一水平,我們無法將某一具體行業跟「高收入」直接掛鈎。更何況,開設同一專業的學校檔次、老師授課水平參差不齊,同一個專業的畢業學生學術水平、專業能力也存在高下之分,其收入豈能一概而論?其次,「熱門專業」能「熱」多久?
  • 辛識平: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與您一起思考「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和品質。  進入「兩會時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作為「中國式民主」的重要實踐平臺,兩會不僅向世界打開了開放的窗口,也以精彩的故事展現著中國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個新事物,也是個好事物。」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評價「中國式民主」。新在哪裡?好在哪裡?
  • 對啊網糖糖老師:在教育行業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糖糖老師,對啊網會計初級職稱講師,從事財務工作多年,然後轉戰至自己熱愛的教育行業,站上三尺講臺一直是兒時的夢想,為了夢想毅然決然的選擇北漂。糖糖老師入職對啊網執教五年,帶了十幾個班級,服務了幾萬的學員,被學員成為:「熱情洋溢、風趣幽默的東北漢子」。
  • 照亮每一個專業選擇的夢想
    ■張東鋒由湖南女孩以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的熱議,讓很多人留意到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考生專業選擇之變。從當年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世紀之初的計算機、法律、金融大熱,再到近年心理學、歷史學、法醫學大受「00後」青睞……如果說熱門專業迭代體現了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發展催生的人才需求,那麼如今的冷門專業受青睞則反映出考生拒絕盲從的自我實現價值取向。
  • 辛識平: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光明的未來——民生實事映照為民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守護童心。從呵護一雙明亮的眼睛開始,從關乎兒童成長的件件「小事」抓起,讓關愛的陽光灑滿童年時光,「小樹苗」必將成長為擔當民族重任的「參天大樹」。
  • 專業建設|課程思政:一流專業建設的常態、本分和初心
    課程思政不是一陣風,而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常態、本分和初心,也應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常態、本分和初心。堅持不懈,一以貫之,貫穿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師教育教學的全生涯、各環節。富有責任心,堅持立德樹人、以生為本,潛心育人,是教師做好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最為重要的師德風範。
  • 選擇考古,是不忘初心的體現!好好讀書,是方得始終的祝福
    說到這裡,我很佩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高材生鍾同學的專業選擇,我們都知道她選擇了考古專業,這個事件引來了全體網友的熱烈討論,那麼我也來參與其中吧,我們看到這位同學說她是因為有了榜樣的力量才做出此番選擇,而她的偶像樊老師也馬上給她祝福,要她不忘初心好好讀書,看到這個故事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麼在這裡我先表達我個人的觀點:孩子,堅持本心選擇所愛本來就是對自己不忘初心的負責,而老師那番祝福
  • 錢學森圖書館「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專題展覽獲頒國家級...
    2020年8月,錢館於2019年12月11日推出的特別展覽「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100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重點推介項目(共20個)。
  • 馬豔萍:初心點亮初心
    馬豔萍:初心點亮初心 2020-11-18 11:07:09   來源:安青網
  • 四大名校的「甜蜜選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如果將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西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同時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一所?
  • 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進北大考古專業,為夢想和初心,義無反顧
    留守女孩高分進入北大考古專業:為夢想和初心,義無反顧。今年,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成績676分的高分成績報考北大的考古專業一事,在網上引起一波熱議,網友紛紛勸女孩不要報考這個冷門專業。從這一方面來看,堅定自己的選擇,比隨大流和追隨所謂的熱門專業,實則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強很多。而對於鍾芳蓉來說,能夠追隨偶像的腳步,投身考古研究事業,像放棄了城市繁華的樊錦詩一樣紮根敦煌,才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 辛識平:讓病有所醫的答卷更暖心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讓病有所醫的答卷更暖心——民生實事映照為民初心辛識平「原來大約每片10元,現在降到0.5元,降幅達到95%。」北京市民李春曉患有肝炎,需要長期服用恩替卡韋分散片。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才能讓「病有所醫」的民生答卷更加暖心。
  • 開學季 | 優秀學子青睞北大 專業選擇不忘初心
    2020級新生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志願填報階段不跟風、不盲從,專業選擇更加理性,勇敢地選擇內心所愛。9月1日是北大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日,融媒體中心記者特採訪幾位報到新生,聽聽他們專業選擇的心聲。來自耒陽市正源學校的鐘芳蓉同學以676分、湖南文科第四名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
  • 三湘快評丨讓我們為選擇考古專業的小鍾同學鼓鼓掌
    網友的思維不難理解:一個留守女孩,好不容易考上了國內頂尖學府,卻選了一個冷門專業,這以後的「錢」途令人擔憂。雖說網友們是從現實的角度替小鍾同學捏了把汗,但何嘗不能看出這正是「橫行」社會多年的一種思考和選擇模式?這種模式就是「以功利為出發點進行考量」。 在這種考量之下,我們看到,專業被其市場價值區分為「熱門」與「冷門」,而它們的市場價值又指導著人們是否決定報考。
  • 保持初心~
    選地質這個專業是我大三決定的,那個時候覺得好玩有意思,所以又學了5年,直到研究生畢業轉了行。而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沒有非常喜歡的東西,但我卻自認為是個理想主義者,不想隨便找個工作只滿足生活,所以,畢業的時候選擇了一份自帶屬性為責任與愛的工作。我的師弟也馬上面臨畢業了,問他畢業要做什麼,要不要繼續讀博,他也一頭霧水。他這個狀態一下子讓我想起了自己迷茫的研三生活,想起了為什麼自己糾結了一年最後毅然地選擇了保險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