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2020-12-25 中國網

(兩會特稿)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中新社記者 龍敏

「參評榮譽稱號,臺胞的推薦單位是誰?推薦主體是誰?材料誰來做?誰來蓋這個章?」

日前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規定臺灣同胞能夠參加評選「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對此,全國人大代表、臺盟中央常委陳軍盼早日落實具體細節。她說,31條惠臺措施句句真、字字實,暖心政策更要用心落實,才會有稱心效果。

陳軍建議,全國臺聯,各地臺辦、臺聯、臺盟可以承擔起這個責任,在認定臺灣同胞是否可以參評榮譽稱號上作為認定單位之一。

2月28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商中央組織部等部門,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

31條惠臺措施,受到臺資企業和臺胞廣泛好評,也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臺灣團最熱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指出,31條惠臺措施是近年來涉及面最廣、開放力度最大的惠臺措施,體現了大陸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決心和誠意,有利於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有利於不斷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切實擴大臺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副會長、海南省臺聯會長符之冠也說,作為「臺胞之家」,臺聯將做好惠臺政策的「宣傳員」、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的「參謀人」和臺灣同胞生活的「貼心人」,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理事、富麗國際集團董事長蔡培輝眼中,對於臺灣青年,31條惠臺措施就是「及時雨」。他說,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願意去認識了解大陸,進而尋夢大陸。31條惠臺措施將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推動兩岸青年相互了解和理解,增進兩岸民眾情感,對兩岸關係發展將有深遠正面的影響。

但含金量如此高的政策紅利如何進一步落實到位?多位臺籍人大代表均認為,在政策出臺後更應加快落實,走好「最後一公裡」才能更好地把溫暖送到臺灣同胞的心坎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就認為,好政策更要早日落地具體執行,應該要讓相關部門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夠了解政策精神、解答相關問題,相關部門要在網上公布惠臺政策落實措施和辦理流程,儘量做到「網上辦」,不能「網上辦」的,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今年兩會,陳雲英就提出了「抓落實」的建議,內容包括如何落實同城同等待遇、同單位同等待遇、同職業同等待遇等。

黃志賢表示,全國臺聯將以泡功夫茶、煲佛跳牆的耐心去落實31條惠臺措施,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把服務工作做到臺胞鄉親的心坎上。

「我作為臺胞,又從事服務臺胞的工作,非常期待臺灣鄉親能夠抓住機遇,在祖國大陸更好地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人生抱負。」黃志賢說,大陸持續發展,會給臺胞帶來更多機遇。希望臺胞鄉親們多來大陸走走看看,了解一個真實的大陸,尋找放飛夢想的機會。(完)

相關焦點

  • [31條落地] 寧波「惠臺80條」
    施金國進一步介紹,寧波惠臺80條在融合「31條惠臺措施」的基礎上,提出了有亮點、有突破的惠臺舉措。其中62條有新突破,27條為寧波市獨有措施。 [詳細]    臺  青——    臺青張永傑在臺灣讀完大學後,2014年來寧波實習並留在寧波工作。他告訴記者,今年2月28日,國臺辦宣布了「31條惠臺措施」,他就期盼這一政策能早日在寧波落地實施。
  • 上海臺商點讚31條惠臺措施:比過年還開心
    近日,在上海臺商們的手機中流傳著一條信息,它不是新春的祝福卻更加實惠——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筆者的手機也被許多臺商朋友的這條信息頻頻刷新。
  • 鹽城市臺辦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
    今年2月28日,國家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後,鹽城市臺辦不等不靠、積極主動、狠下功夫、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在鹽城真正落地見效。  一是加強對在鹽臺胞臺企的宣傳引導。
  • 「31條惠臺措施」移動應用產品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趙博)在《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向兩岸同胞提供優質資訊服務,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海峽兩岸網際網路交流委員會27日在京正式發布「31條」移動應用產品。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臺胞受益
    中新網3月27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表示,「31條惠臺措施」已取得積極成效,廣大臺灣同胞都是受益者,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索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資料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 [福州新聞]市臺協會宣傳「31條惠臺措施」
    [福州新聞]市臺協會宣傳「31條惠臺措施」 市臺協會宣傳「31條惠臺措施」。
  • ...唱響「契合」主旋律——代表委員聚焦落細落實惠臺利民措施
    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多位臺籍代表委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表示,從「31條」「26條」到最新出臺的「11條」,一系列惠臺措施無不體現大陸為臺企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分享發展機遇的真誠善意。期待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斷落細落實,做好兩岸融合發展大文章,唱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主旋律。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
    原標題: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並取得積極進展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趙博 劉歡)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介紹說,「31條惠及臺胞措施」已經發布實施一個月,落實工作正全面鋪開,一些措施的落實取得積極進展。安峰山表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自2月28日發布實施以來,受到兩岸各界高度關注和臺胞臺企的廣泛好評。
  • 臺媒兩會特別關注31條惠臺措施
    中天電視臺記者戴菉接受採訪  海峽之聲網北京消息(記者楊娜)「我們今年兩會期間,圍繞『31條』惠臺措施來展開。」  她表示,最為關注的是剛剛國臺辦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涉臺內容。他說:「因為這31條的優惠政策,臺灣的民眾都非常關心,裡面有19條是關於臺商,其他的是關於臺灣民眾。」  國臺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條》中12條涉及到加快給予臺資企業同等待遇,另外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 31條惠臺措施出臺後 臺青首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
    獲此榮譽,範姜鋒感到十分榮幸。「看到名單上有我的名字,我十分激動。」範姜鋒說,他來到福建打拼多年,這個獎章既是對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對他未來發展的前進動力。  範姜鋒來到大陸已經9年,他笑稱自己在大陸從「打工族」一路奮鬥變成了「創業族」。9年間,範姜鋒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如今「怎樣幫助臺青到大陸創業」成為了他和基地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 「放浪清德」與「說謊小英」們為何如此懼怕「31條惠臺措施」?
    當地每年都來謁陵的退伍軍人團體被擋在距陵寢2、3公裡外的陵區側門外,老兵們唯有在路邊獻花、哀思……臺當局及軍方藉機關閉蔣陵的由頭,無外乎是此前的「2·28」「獨派」潑漆事件。大陸推出促進兩岸交往、惠及臺灣民眾的「一攬子」措施,卻刺激到綠營執政者的敏感神經,使其出現亢進、紊亂式應激反應,他們開始條件反射般地猛黑「31條」,稱其「名為惠臺,實為利中」,甚至叫囂這是「害臺」。
  • 廣州出臺應對疫情惠臺暖企新10條措施有哪些?
    廣州市於2020年9月2日出臺《廣州市支持臺資企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惠臺暖企」的若干措施》,提出保障穩崗用工、參與基礎建設、統籌項目推進、降低社保負擔、鼓勵研發創新、支持拓展市場等10項措施,明確各項措施的責任單位。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平潭對臺灣高校學生有不少優惠紅利,在國家最近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中,平潭先行先試走在前列,有學生表示,這裡發展機會多,優惠政策也多,有機會會考慮來這裡發展。    兩會聚焦:走前頭 讓惠臺政策在平潭落地見效    臺灣百名師生來嵐參訪 點讚平潭惠臺政策多    平潭臺胞熱議「惠臺31條」:更加堅定在陸發展信心
  • 臺資高地江蘇崑山深入推進「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南京4月14日電(記者何磊靜)記者從江蘇省崑山市13日召開的貫徹落實「31條惠臺措施」工作推進會上獲悉,崑山將加快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進一步推動惠臺措施落地,促進昆臺融合發展。  據介紹,目前已有17條措施在崑山實施。
  • 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開放力度前所未有 條條措施感動人心——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臺北3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
  • 國臺辦:各地陸續出臺「31條惠臺措施」細則
    「31條惠臺措施」今年3月出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27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落地細則,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產生實效。馬曉光介紹,6月19日,僅寧波市就發布包括支持臺胞投資、促進與臺貿易及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便利臺胞在當地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以及居住生活等方面,共80條具體措施。
  • 國臺辦就「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等答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強調,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研究推出惠臺利民的措施。請問如何貫徹落實?再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措施」近期有哪些新進展。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31條惠臺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安峰山表示,推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初衷是為了回應臺灣同胞的實際需求,解決他們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創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為他們提供同等待遇,為臺灣同胞尤其是臺灣青年在大陸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便利。
  • 十堰市臺辦學習貫徹惠臺「26條措施」
    1月20日,十堰市臺辦組織學習《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市委常委沈學強主持會議。  沈學強強調,「26條措施」是中央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充分體現。
  •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2018年10月26日 09:59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