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臺辦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今年2月28日,國家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後,鹽城市臺辦不等不靠、積極主動、狠下功夫、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在鹽城真正落地見效。

  一是加強對在鹽臺胞臺企的宣傳引導。措施出臺後,為了讓每個在鹽臺胞臺企都知道了解國家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市臺辦第一時間利用各種契機在臺胞臺企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翻印了惠臺措施手冊,利用上門走訪臺企、召開臺商座談會的契機,給每位臺胞發放一本;邀請相關專家到臺資密集的地區進行宣講解讀措施的內容;每天通過在鹽臺商微信公眾號推送一段惠臺措施簡訊,方便大家隨時隨地看看,切實讓臺商臺企人人知曉、個個熟悉惠臺措施的內容。

  二是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繫協調。國家出臺的惠臺措施涉及到31個部門,為了對應出臺鹽場面貫徹落實的實施辦法,市臺辦分管領導專程上門與市31個部門逐一進行了聯繫對接,廣泛徵求他們的意見建議,給予大力支持,力爭出臺的實施辦法能夠給在鹽臺胞臺企帶來最大化的便利和優惠。

  三是加強對在鹽臺胞臺企的摸底調研。為有針對性、精準性制定出臺鹽城實施辦法,市臺辦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和個別交談的形式,廣泛徵求臺商臺企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認真開展了梳理調研,傾聽臺商的心聲、了解臺商的訴求、摸實臺商的所盼,為制定鹽城實施辦法提供依據。

  四是加強制定貫徹落實我市實施辦法。根據國家出臺的「31條惠臺措施」,通過調研摸底,結合具體情況,逐一徵求意見,一條一條進行研究,制定的鹽城實施辦法包括擴大鹽臺經貿合作、深化鹽臺人文交流、支持臺胞就業創業、服務臺胞安居樂業等方面,既涵蓋了臺企在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也涉及臺胞在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交通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同時為臺灣同胞在鹽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                            

  (王寬存)

相關焦點

  • 鹽城市注重「三個加強」狠抓31條惠臺措施落實
    今年2月28日,國臺辦發布了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在大陸的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另外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31條措施發布後,鹽城市注重「三個加強」狠抓措施落實到位、落地生根。
  • 國臺辦:各地各部門繼續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
    今年2月,大陸發布「31條惠及臺胞措施」,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26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近一年來惠臺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國臺辦發言人 馬曉光:「31條惠及臺胞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政策落實,在擴大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為廣大臺胞在大陸實現更大更好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迄今為止,大陸已經有22個省區市60個地方分別制定了落實「31條措施」的具體辦法,涵蓋東部地區全部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省級行政區以及全部計劃單列市。
  • 「2020落實惠臺政策助力同步小康推進年」活動
    二、活動主題  落實惠臺政策、推動農業合作、助力同步小康  三、組織領導  「2020推進年」活動惠臺政策貫徹落實由省臺辦、省發展改革委共同牽頭,惠臺措施涉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推進黔臺農業產業深入合作由省臺辦、省農業農村廳共同推動。各市(州)臺辦會同發改、農業及各地相關部門負責具體落實工作。
  • 十堰市臺辦學習貫徹惠臺「26條措施」
    1月20日,十堰市臺辦組織學習《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市委常委沈學強主持會議。  沈學強強調,「26條措施」是中央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充分體現。
  • 「31條惠臺措施」移動應用產品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趙博)在《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向兩岸同胞提供優質資訊服務,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海峽兩岸網際網路交流委員會27日在京正式發布「31條」移動應用產品。
  • 國臺辦就「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等答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強調,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研究推出惠臺利民的措施。請問如何貫徹落實?再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措施」近期有哪些新進展。
  • 營口市臺辦認真貫徹落實惠臺「26條措施」
    張愛民  自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營口市臺辦迅速行動,深入學習、廣泛宣傳,全面貫徹「26條措施」。  「26條措施」與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一脈相承,涉及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條和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條,將進一步幫助臺資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實現更好發展,並繼續為臺灣同胞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環境。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臺胞受益
    中新網3月27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表示,「31條惠臺措施」已取得積極成效,廣大臺灣同胞都是受益者,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索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資料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 六盤水市臺辦協同有關單位部署推動「2020落實惠臺政策助力同步...
    為貫徹落實全省、全市對臺工作會議精神,根據省臺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2020落實惠臺政策助力同步小康推進年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推動中央「31條措施」、「26條措施」以及貴州「64條措施」落實落細,六盤水召開了「2020落實惠臺政策助力同步小康推進年活動」工作協調會。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已經產生實效
    發言人馬曉光應詢介紹,「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很多省市因地制宜出臺落地細則,包括上海市的55條、福建省的66條、廈門市的60條等,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產生實效。
  • 落地落細落實 用心用情用力——南陽貫徹落實惠臺措施工作走筆
    核心提示  幾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對臺方針政策,不斷深化合作,擴大交流,促進了宛臺間融合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中央惠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和省惠臺「60條措施」的陸續出臺,我市對臺工作更加注重措施的落地、落細、落實,極大地激發了在宛臺胞臺商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臺資高地江蘇崑山深入推進「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南京4月14日電(記者何磊靜)記者從江蘇省崑山市13日召開的貫徹落實「31條惠臺措施」工作推進會上獲悉,崑山將加快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進一步推動惠臺措施落地,促進昆臺融合發展。  據介紹,目前已有17條措施在崑山實施。
  • 津臺會暨臺博會舉辦:加強津臺交流合作推動落實惠臺措施
    第十三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於今日至23日在本市舉辦。據悉,雖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相關部門充分藉助疫情防控時機,確保津臺兩地交流溫度不降。本市各區均開展了形式多樣走訪慰問臺胞臺企活動,及時做好服務,助力臺生復學、臺企有序復工。本市還舉辦了「兩岸社區同舟築夢」「海河情」津臺青年創新創業線上沙龍、「姐妹雲端聚千裡傳深情」線上交流和「唱響國粹」津臺京劇線上交流等活動以及媽祖文創設計大賽、「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暨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一系列津臺文化交流活動。
  • 陝西將制定「26條惠臺措施」工作指南 臺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
    我省累計批准臺商850多家  6月10日,陝西貫徹落實惠臺措施聯席工作會議召開。省委臺辦副主任陳一峰主持會議並介紹了會議召開的相關背景及我省臺資企業的相關情況。省委臺辦二級巡視員多林就「26條惠臺措施」、「11條惠臺措施」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和說明。省發改委總工程師趙新勇就我省落實惠臺措施做出了部署。
  • 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兩會特稿)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記者 龍敏「參評榮譽稱號,臺胞的推薦單位是誰?推薦主體是誰?材料誰來做?誰來蓋這個章?」
  • 河南出臺60條惠臺政策 涉及經貿合作、就業創業等四個方面
    河南日報訊(記者王綠揚)10月30日,記者從省臺辦獲悉,日前,省臺辦、省發改委聯合發布了《河南省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出臺了60條惠臺政策措施,明確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豫創業、就業、學習、生活提供與河南居民同等待遇。
  • 各地落實惠臺| 昆明發布78條措施
    昆明惠臺「78條措施」具有四大特點   惠臺「78條措施」具有四大特點。首先,「78條措施」的發布,恰逢全市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在全市全力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圍繞昆明市高質量發展大局,結合昆明市打造 「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和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建設,體現了昆明市作為省會城市的政治站位和發展高地。  其次,惠臺「78條措施」廣泛徵求意見,措施務實可行。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在漳就讀的臺灣學生可與漳州學生同等申報各類獎助學金、市縣重點醫院開通臺胞就醫綠色通道等舉措,結合了漳州市實際情況,紮實推動「31條惠及臺胞措施」和「66條惠及臺胞具體措施」落細落實,進一步擴大臺灣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
    原標題: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並取得積極進展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趙博 劉歡)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介紹說,「31條惠及臺胞措施」已經發布實施一個月,落實工作正全面鋪開,一些措施的落實取得積極進展。安峰山表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自2月28日發布實施以來,受到兩岸各界高度關注和臺胞臺企的廣泛好評。
  • 國臺辦介紹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臺措施」新進展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情況。  馬曉光介紹,上海市和福建省近期都出臺了關於「31條惠臺措施」落地的政策。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情況。  馬曉光介紹,上海市和福建省近期都出臺了關於「31條惠臺措施」落地的政策。  【同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 馬曉光  6月1日,上海市發布《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共55條,涉及經濟領域28條,文化社會領域2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