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落實惠臺| 昆明發布78條措施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28日,記者從昆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昆明市日前正式印發《促進昆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內容涵蓋了臺胞在昆明投資創業、居住生活、學習就業等各個方面。《措施》共78條,分為昆臺經貿交流合作,社會文化交流,臺灣同胞在昆明市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三大類。

  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梅俊輝介紹,臺商在昆明市投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同等待遇,負面清單以外的項目屬地備案即可,除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外,所有行業均向臺商投資企業開放,絕不設置區域性的臺資準入制度性障礙。此外,《措施》還明確了臺商可享受財稅、金融、服務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並同等享受昆明市已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昆明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蔣堅橋表示,對臺灣同胞子女在昆明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就讀執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適當照顧」的政策,經批准設立的昆明市公辦和民辦普通中小學和幼兒園原則上都可接受臺灣同胞子女就讀。同時,臺灣籍及臺灣同胞考生在昆中考,報考普通高中,享受6分的照顧加分;臺灣籍考生在雲南省參加高考,享受10分的照顧加分。

  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黃文浩介紹,對來昆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同等享受各類就業創業政策,提供創業融資支持,開闢創業場地平臺,鼓勵參加創業創新大賽,暢通在昆求職通道。對臺資公司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對應申報「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經專家評審後,給予入選高層次人才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一次性工作生活補貼和100萬元的項目經費扶持。此外,臺胞可享受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昆明市民同等待遇。

  昆明市臺辦主任王蓉表示,《措施》的出臺將有利於逐步為在昆臺胞提供與昆明居民同等待遇,吸引更多的臺商臺企在昆明投資興業,有利於擴大兩地在各領域的交流交往,促進昆臺兩地同胞心靈契合,為推動昆臺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昆明惠臺「78條措施」具有四大特點

  惠臺「78條措施」具有四大特點。首先,「78條措施」的發布,恰逢全市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在全市全力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圍繞昆明市高質量發展大局,結合昆明市打造 「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和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建設,體現了昆明市作為省會城市的政治站位和發展高地。

  其次,惠臺「78條措施」廣泛徵求意見,措施務實可行。昆明市臺辦深入各縣(市)區臺辦和臺資企業進行走訪調研,聽取廣大臺胞臺屬臺商和基層臺辦對昆明市貫徹落實惠臺政策的意見建議,向全市48家部門三次書面徵求意見150多條。「惠臺『78條措施』內容涵蓋了臺胞在昆投資創業、社會生活、學習就業等各個方面,體現了與本市居民同等待遇,具有可操作性。」王蓉說。

  第三,在惠臺「78條措施」在「深化昆臺經貿交流合作」部分,明確「放寬市場準入,除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外,所有行業均向臺商投資企業開放」。結合昆明市作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輻射中心,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圈的交匯點等優勢條件,鼓勵臺資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口岸建設、舊城改造、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平參與招投標;鼓勵臺資參與「一帶一路」和輻射中心建設,參與政府採購,參與投資昆明高原特色農業;鼓勵臺灣金融機構在昆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和鼓勵臺資企業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建立健全臺灣同胞投資昆明協調服務機制,建立臺商臺企維權工作聯絡員制度、建立服務臺資企業聯席會議制度;臺資企業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絡建設等。

  第四,回應臺胞訴求,彰顯服務誠意。惠臺「78條措施」針對臺胞反映的困難和意見進行吸收採納,在為臺胞提供社會文化生活條件、參與社區建設服務、參加表彰評選、開展電影拍攝合作、參與體育文化交流、參加職稱評定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為臺胞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例如臺胞子女就讀學校、鼓勵臺胞到市屬高校任教、憑臺胞證申請教師資格考試、享受失業就業服務、申請公租房、繳存住房公積金、享受乘車優惠、購房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等,安定了臺胞在昆明市居住生活創業的信心,體現了昆明市為臺胞提供全方面、多領域服務的誠意。」王蓉說,目前,已有3名臺胞被評為省級和全國「巾幗建功標兵」,500餘名常住臺胞辦理居住證。【詳文】

昆明鼓勵臺商臺企投資企業登記1日辦結

  《促進昆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若干措施》,鼓勵臺商向全市「188」重點產業投資,支持臺資企業參與昆明市打造國際一流的「大健康」「大旅遊」「大文創」等有關產業的建設。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梅俊輝介紹,臺商投資企業登記將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即辦服務。

  昆明市發改委副主任梅俊輝表示,在臺商投資準入政策方面,臺商在昆明市投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同等待遇,負面清單以外的項目屬地備案即可,除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外,所有行業均向臺商投資企業開放,絕不設置區域性的臺資準入制度性障礙。「我們大幅壓縮臺商投資企業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梅俊輝表示,在企業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況下,臺商投資企業登記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即辦服務。【詳文】

昆明臺灣同胞子女中高考均可加分

  昆明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蔣堅橋介紹,臺灣同胞子女在昆明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就讀執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適當照顧」的政策,昆明市公辦和民辦普通中小學和幼兒園原則上都可接受臺灣同胞子女就讀。

  蔣堅橋表示,臺灣同胞子女與昆明本地居民子女在學生資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符合條件的臺灣同胞子女可根據政策享受昆明市各類學生資助政策。此外,對臺灣同胞子女進行適當照顧。臺灣籍及臺灣同胞考生在昆中考,報考普通高中,享受6分的照顧加分;臺灣籍考生在雲南省參加高考,享受10分的照顧加分。昆明市2020年中考,有10名臺灣籍考生獲得6分的加分照顧。【詳文】

昆明臺灣同胞社保享受同城同待

  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黃文浩介紹,將結合人社職能職責,堅持分類實施,確保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等惠臺政策落實落地。對來昆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同等享各類就業創業政策。

  黃文浩表示,將從四個方面保障臺胞在昆創業。一是提供創業融資支持。對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在昆創辦企業的臺灣青年,申請貸款最高額度2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創業擔保貸款給予貼息;在昆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按照貸款合同籤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詳文】

編輯策劃:李昕

相關焦點

  • 國臺辦介紹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臺措施」新進展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情況。  馬曉光介紹,上海市和福建省近期都出臺了關於「31條惠臺措施」落地的政策。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情況。  馬曉光介紹,上海市和福建省近期都出臺了關於「31條惠臺措施」落地的政策。  【同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 馬曉光  6月1日,上海市發布《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共55條,涉及經濟領域28條,文化社會領域27條。
  • 國臺辦:各地各部門繼續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
    今年2月,大陸發布「31條惠及臺胞措施」,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26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近一年來惠臺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國臺辦發言人 馬曉光:「31條惠及臺胞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政策落實,在擴大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為廣大臺胞在大陸實現更大更好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迄今為止,大陸已經有22個省區市60個地方分別制定了落實「31條措施」的具體辦法,涵蓋東部地區全部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省級行政區以及全部計劃單列市。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
    原標題: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落實全面鋪開並取得積極進展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趙博 劉歡)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介紹說,「31條惠及臺胞措施」已經發布實施一個月,落實工作正全面鋪開,一些措施的落實取得積極進展。安峰山表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自2月28日發布實施以來,受到兩岸各界高度關注和臺胞臺企的廣泛好評。
  • 「31條惠臺措施」移動應用產品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趙博)在《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向兩岸同胞提供優質資訊服務,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海峽兩岸網際網路交流委員會27日在京正式發布「31條」移動應用產品。
  • 大陸已有25省區市72地制定落實「31條惠臺措施」舉措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惠臺措施」)實施一年來,給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和臺胞在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目前已有25個省區市的72個地方分別制定具體落實舉措,涵蓋東部地區全部省份、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分省份及全部計劃單列市。  安峰山表示,頒布實施的「31條惠臺措施」體現了我們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真誠意願,彰顯了「兩岸一家親」重要理念。
  • 國臺辦:各地陸續出臺「31條惠臺措施」細則
    「31條惠臺措施」今年3月出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27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落地細則,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產生實效。馬曉光介紹,6月19日,僅寧波市就發布包括支持臺胞投資、促進與臺貿易及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便利臺胞在當地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以及居住生活等方面,共80條具體措施。
  • 「三十一條惠臺措施」紮實落地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本報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柴逸扉)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披露,《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惠臺措施」)實施一年來,給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和臺胞在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好處。
  • 國臺辦就「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等答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強調,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研究推出惠臺利民的措施。請問如何貫徹落實?再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措施」近期有哪些新進展。
  • 鹽城市臺辦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
    今年2月28日,國家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後,鹽城市臺辦不等不靠、積極主動、狠下功夫、注重「四個加強」推進落實「31條惠臺措施」在鹽城真正落地見效。  一是加強對在鹽臺胞臺企的宣傳引導。
  • 浙江發布貫徹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4月27日下午,記者從2020全省臺資企業創業創新推進會暨臺企高質量復工復產座談交流會上獲悉,《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下稱「實施指南」)正式發布。去年11月4日,國臺辦和國家發改委經商中組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為落實落細這些惠臺措施,省臺辦與省發改委在廣泛聽取在浙臺胞臺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會同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制定出臺實施指南。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已經產生實效
    發言人馬曉光應詢介紹,「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很多省市因地制宜出臺落地細則,包括上海市的55條、福建省的66條、廈門市的60條等,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產生實效。
  • 鹽城市注重「三個加強」狠抓31條惠臺措施落實
    今年2月28日,國臺辦發布了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在大陸的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另外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31條措施發布後,鹽城市注重「三個加強」狠抓措施落實到位、落地生根。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臺胞受益
    中新網3月27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表示,「31條惠臺措施」已取得積極成效,廣大臺灣同胞都是受益者,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探索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資料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 [海峽新幹線]北京 國臺辦介紹「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
    [海峽新幹線]北京 國臺辦介紹「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 國臺辦介紹「31條惠臺措施」落實情況。
  • 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兩會特稿)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記者 龍敏「參評榮譽稱號,臺胞的推薦單位是誰?推薦主體是誰?材料誰來做?誰來蓋這個章?」
  • 《2020年廣東省貫徹落實相關惠臺政策措施辦事指南》正式發布
    中新社廣州7月17日電 (記者 郭軍)17日,《2020年廣東省貫徹落實相關惠臺政策措施辦事指南》(以下簡稱《辦事指南》)正式發布。此次發布的《辦事指南》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臺辦、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國資委、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省婦聯、廣東省社科聯、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等單位制訂,旨在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
  • 落地落細落實 用心用情用力——南陽貫徹落實惠臺措施工作走筆
    核心提示  幾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對臺方針政策,不斷深化合作,擴大交流,促進了宛臺間融合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中央惠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和省惠臺「60條措施」的陸續出臺,我市對臺工作更加注重措施的落地、落細、落實,極大地激發了在宛臺胞臺商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精準服務臺胞臺企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精準服務臺胞臺企 2020年04月29日 15: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以下簡稱《實施指南》)日前正式發布。
  • 十堰市臺辦學習貫徹惠臺「26條措施」
    1月20日,十堰市臺辦組織學習《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市委常委沈學強主持會議。  沈學強強調,「26條措施」是中央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充分體現。
  • 「牛肉上桌了」——臺灣輿論熱議大陸31條惠臺措施接連「落地」
    新華社臺北4月12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廈門60條」「溫州24條」「崑山17條」「上海12條」……「31條惠及臺胞措施」自2月底發布以來,配套措施在各地接連推出,受到臺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以「牛肉上桌了」「遍地開花」等詞彙,形容這些措施的含金量和涵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