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2015年曾前往華府智庫CSIS演講。(圖片來源:大華網路報)
整整四年前的六月三日,正在角逐「大選」的蔡英文前往華府智庫CSIS演講,針對美方至為關切的兩岸議題許下的美麗承諾,成為後來她勝選的重要因素。但她執政滿三年的此刻,事實證明她完全沒有做到當時的承諾。
她在CSIS公開表示,「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的主張,並包容不同的意見。領導人在決策時,必須考量社會的共識,而臺灣內部已有了廣泛的共識,就是維持現狀」,「我已表達並多次重申對維持現狀的立場」。又說,「我將在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
如今看來,這些都成為虛言假話。她的兩岸政策從民進黨的臺獨目標出發,極力在臺灣內部「去中國化」,以切割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結,製造兩岸對立,根本沒有兌現所謂超越政黨的主張。而國民黨從來都反對「臺獨」,並自公元兩千年起,明確提出九二共識,如今,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都在蔡英文、民進黨口中眼中成為依附大陸統戰口號,這豈是她聲言包容不同意見應有的作風。更不用說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曾於蔡上任之前,開創了為期八年、史上所無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正是由於那八年的兩岸和平、共同發展,獲得臺灣社會與國際各方的肯定,蔡英文才會選擇以維持現狀作為競選訴求,否則四年前她大可以向美國智庫宣稱要推翻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另謀兩岸新情勢。當時她無疑清楚地認知國民黨兩岸政策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遵循「憲政」體制,於是她也據此向美方做出保證。
無論是九二共識或反對「臺獨」,均從「憲政」體制而來。蔡英文當時還向美國智庫解釋憲政體制是指「憲法」本文、增修條文、大法官解釋文等。那麼毫無疑問地,兩岸關係按照憲政體制就是處於「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的「國家統一前」。又按照「憲法」本文,兩岸關係在法理上同屬一個中國,方向是追求國家統一,而這也都見諸1992年兩岸協商時臺灣方面向大陸所提出的文字表述中。因此,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完全具備根本大法的依據。
反是蔡英文、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採行漸進「臺獨」,才造成四年前承諾維持現狀時的兩岸關係「原狀」不再,包括至關緊要的兩岸協商與聯繫機制停擺了三年,臺灣的國際空間遭到限縮、大陸對臺軍事壓力增強等不利現象。凡此種種不可能不成為臺灣民眾在下次「大選」時的考量因素。
蔡英文若再獲民進黨提名,必然得面對各界檢視其維持現狀的承諾,不難預見她會把責任推給大陸,然而,民意歷經兩岸關係曾和平發展,現在卻陷入兩岸當局對立對抗,蔡英文、民進黨又打壓民間交流及在野黨所能發揮的正面角色,民眾豈會無法辨別!
來源:大華網路報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