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從科技到政治的全方位封鎖,但是都沒有觸及華為的核心部分以及薄弱環節,華為在去年依然是全世界第二大手機生產商以及第一大通信設備運營商。但是到了今年美國開始針對華為的薄弱環節進行制裁,美國商務部的禁令直接讓華為的晶片來源成為了大問題。
那麼如果華為妥協的話,美國會不會就此收手,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從來針對的不是華為這個公司,美國想要的是我們完全放棄在這一方面的研發,這樣美國就可以在這一方面一家獨大。在歷史上美國也是用同樣的招數對付日本的東芝公司。
日本和美國在80年代左右就已經在高科技範圍內進行了競爭,而且美國一直處於落後的位置,美國商務部提出的五個核心方面中,美國只在飛機與航天兩個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在半導體和光纖以及智能機械方面,全面落後於日本,日本在1952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晶片生產過。
為了遏制日本的發展,美國商務部使用了對付華為的辦法,全面制裁日本的相關企業,
從1987年通過制裁法案後,美國停止了對日本公司的採購以及禁止進口以及一系列的徵稅。美國市場作為當時日本這些企業的主要市場,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在經過美國兩年的不間斷打擊下,日本被迫開始與美國合作,妥協是有代價的,美國得到了日本所有的相關技術,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日本有了新的技術,美國都可以依照此結果得到這些技術。而日本也逐漸失去了在這些方面的先進水平。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明面上針對日本的企業。實則是通過針對行業的龍頭企業來讓整個國家做出讓步,進而直接吞併整個技術,所以不能妥協,因為妥協的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我們來看華為,華為現在的角色和被制裁的日本企業,基本上處在都一個位置上,華為現在擁有世界第一的5G技術,美國在這一方面已經稍顯落後,所以美國開始制裁華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華為讓出大量的技術利益。來換取生存,如果此時華為將技術全面交給美國,可能若干年後就會像現在的日本一樣全面落後。技術一旦領先,只要不在有重大變革的情況下,會很難超越的。
前不久美國修改了部分禁令的內容,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展開5G技術方面的合作,這個不是美國的妥協,而是因為美國在制裁沒有什麼效果的同時,限制的東西非常的多,如果一旦與世界一線的技術脫節,那麼本國的技術也會脫節,華為的5G技術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應用。
我們相信華為可以在目前的封鎖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目前國產的28nm的光刻機已經研發成功,為了還會有更新的光刻機被研發出來,我們在不懼恐嚇的同時,也要看清自身的差距,才能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