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工作也不穩定,求穩真正需要什麼?

2020-12-23 搜狐

  作者:溫度 來源:她理財網

  畢業後就在一個央企工作,曾經以為這是一份可以做到地老天荒的工作,只有大家討論嫌棄工資太少、工作沒勁、夥食不好的份,沒有想過有天公司會不要我們,安全感滿滿。

  但在剛剛過去的這兩個月裡,因為集團公司戰略的調整,我們部門將被剝離到一個集團成立的專業公司。雖然還是100%全資子公司,但因為是輕資產公司,且整個專業公司工作內容相對低端,導致大家並不看好,有些領導已經在想辦法調離,有些同事不願意籤約,人心惶惶。

  再結合目前延遲退休政策,65歲。說真的,我感覺我爸媽60歲的時候真的已經蠻老,頭髮如果不染,全白,65歲,我媽耳朵已經老花,我爸已經糖尿病多年,兩人都是醫院常客。

  再看看地鐵裡青春的面孔,自己也挺惶恐未來的工作生活。於是這兩天仔細考慮穩定的工作給我帶來哪些東西,只有做好這些,未來即便主動或被動離開,也能較體面、充實的生活。

  一、穩定的收入

  現狀:每個月到點發錢,不用擔心拖延。

  目前我的收入基本可以負擔一家人的生活、房租和房貸之間的差額,公積金和其他福利、年終獎等可以存下。

  替代計劃:運用理財收入,首先能覆蓋生活費,下一步再能繼續增加,達到趕上整體收入。

  17年打算記帳一年,雖說對支出基本有數,但一直沒有個確切的數字,明年明確下。

  未來覆蓋生活費的理財收入,最好也能是穩定的,如國債、理財、房租等產生。

  二、穩定的社保

  現狀:公司交社保。公司完全按照政府要求操作,再加上扣除的年金,一個月超過2k,虧啊。

  替代計劃:我所在的城市,超過40歲,如果在一個公司新交社保,政府可以返還企業繳納的部分直到退休。

  如果離開,自己掛靠個公司交社保,預計一個月最多1000。

  以後如果延遲退休,不知道這項政策是否有變化。

  三、社交

  現狀:每天上班面對熟悉的同事,因為工作而認識的相關人員,他們因為各自的社會屬性,也會給你帶來不少信息。

  替代計劃:建立公司之外的社交圈,包括鄰居、同學、朋友等,可以參加一些興趣學習組,多認識同道中人。

  四、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及由此帶來的隱形福利

  現狀:有個聽起來穩定的鐵飯碗,相對比較容易讓人信任,在獲取銀行信用貸款、辦理信用卡時都可以帶來不少便利。

  替代計劃:這個還真挺難替代。

  只能是打造個人品牌,以及多買房,有房產抵押貸款就是容易。

  五、組織的溫暖

  現狀:比如發生點大事,到外地旅遊出事,當地分公司可以及時施以援手,有啥大事,公司給組織募捐等等。

  替代計劃:發生機率很小,買保險吧。

  想到好幾個出去創業的朋友和同事。在小事業走向穩定,公司收入是原來工資收入好幾倍、且穩妥後,她們(女性的表現尤其明顯,所以用她們),整個人的狀態都自信滿滿,甚至原先對家庭、丈夫的若隱若現的患得患失都已不再。有些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放鬆,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考個好學校,有份好工作,如果能自己開個小公司,收益很好,這些也就無所謂。

  說到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有對一份穩定工作的替代,最基本的是有足夠的錢,然後再到精神層面。

  (來源:她理財網)

money.sohu.com true 她理財 http://money.sohu.com/20161221/n476474479.shtml report 1646 作者:溫度來源:她理財網畢業後就在一個央企工作,曾經以為這是一份可以做到地老天荒的工作,只有大家討論嫌棄工資太少、工作沒勁、夥食不好的份,沒有想過有天公司會不要

");}

相關焦點

  • 近九成受訪者確認身邊很多青年找工作"求穩"
    上周六下午5點,剛剛參加完某央企地產公司第二輪面試的小吳,坐上地鐵匆匆回校,「晚上還要到圖書館準備公務員考試,人太多,怕沒位置。」即將從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的他,也和身邊的同學一樣,在求職季投入了國企、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崗位的競爭大潮中。「這些單位的職位會穩一點,家裡人也更願意我做這樣的工作。」
  • 國資委火速出手穩就業 央企用人招聘打出「組合拳」
    2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在回答上證報記者關於央企招聘和用人計劃的問題時表示,中央提出「六穩」,第一位就是穩就業。目前,一些央企的招聘工作已在有序推進中。國資委和央企將採取有力措施,做好用人招聘工作,做到「隔離不隔心、封城不封崗」。
  • 央企待遇高工作穩定,各央企對口培養人才的一些高校請知悉!
    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畢業後進入到一個非常不錯的單位就業,在他們未來一定階段的生活而言,可以給一個相對穩定的保障。就目前國內就業情況來看,進入到央企無疑是最為保險的工作之一,這些企業的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是很多畢業生非常喜歡的就業單位。
  • 「找工作求穩是種自殺式行為」
    資料圖片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又到一年大學生找工作時間,10日晚金山軟體CEO、鄭大1977級校友張宏江回母校「招兵買馬」,並與千名學生面對面暢談職業和人生  畢業後,他去了石家莊電子工業部第54研究所工作,後來被推薦到丹麥科技大學進修,1990年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系統科學研究院工作,也就是在那時他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於是,他放棄了5年博士所學內容,放棄了之前的很多東西,重新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奠定了自己在現代視頻檢索和內容查詢方面的地位。
  • 26歲,本碩985的他,辭去航空央企穩定工作,選擇做律所實習生
    26歲,本碩985的他,辭去航空央企穩定工作,選擇做律所實習生。26歲,本碩985的他,辭去航空央企穩定工作,選擇做律所實習生。26歲,本碩985的他,辭去航空央企穩定工作,選擇做律所實習生。誰也沒想到,又過了幾個月,就真的聽到了小泳辭職的消息,距離他去航空央企總部上班,大概10個月時間。讓同學們大跌眼鏡的是,小泳辭職後,進入了一家律所,雖然是業內不錯的律所,但實習工資只有3000,不及原先工作一個零頭。同學們都不好評判些什麼,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但是。多數還是為小泳感到非常惋惜。
  • 大學生擇業別一味「求穩」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求職排序可以看出這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求穩」的傾向。受疫情影響,畢業生「求穩」心態加重,「穩」成眾多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有的人認為,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過於追求安穩,不免顯得暮氣沉沉;也有人認為,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現在就業形勢難,大學生想找個穩定工作,無可厚非。其實,應屆生就業「求穩」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客觀原因。
  • 央企「金飯碗」公開招聘,工作穩定收入高,專科和往屆生均可報名
    央企是指中央企業,根據產業屬性和管控主體共分四大類:實業類、金融類、文化類和行政類。 央企職員雖然沒有和公務員事業單位一樣的編制,但是工作穩定,福利待遇頗高,常常被人們稱之為「金飯碗」。
  • 名校生湧向公務員,殘酷競爭下,年輕人找工作求穩不求高
    或許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剛畢業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選擇,但是在聽到職場內捲化,末位淘汰,高齡裁員這樣的事實的時候,自然也會對那些淘汰率低,穩定拿工資的工作產生好感。之所以現在很多的名校生都湧向了看似基層的崗位,背後的真相是公務員待遇和工資的提高,再加上其穩定的特性,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職業競爭力,外部環境時刻都在變,就像今年的疫情一樣,誰也不能保證明天能發生什麼,穩定自然也成了給自己留退路最好的方式。
  • 國資委火速出手穩就業:央企將採取有力措施做好招聘工作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2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在回答上證報記者關於「疫情對央企招聘和用人計劃影響」的問題時表示,中央提出「六穩」,第一位就是穩就業。
  • 國企央企收入穩定,但是為什麼還是很多人離職?
    曾經工作過的央企、國企就是這個樣子,一個同事的他爺爺就是這個企業的老員工,好多領導都是他爺爺的曾經的徒弟、同事,他的父親也是小處長,而他雖然能力不行,但是有機會總能輪到他,而其他人,卻總離機會差那麼一點,就那麼一點點。
  • 央企校招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中智人才銀行」啟動助力六穩六保
    ——中央企業校園招聘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中智人才銀行』啟動」現場  中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卜玉龍在致辭中指出,中智作為一家以人力資源服務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始終將服務國家就業和人才工作大局作為重中之重,在今年疫情特殊形勢下,充分依託自身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領先優勢,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人才強國戰略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
  • 國企央企收入穩定,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選擇離職?
    在傳統的印象裡,國企、央企、體制內都被默認為穩定的工作,父母那一代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畢業後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多畢業生進入企業後,因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強,工作效率高,並且懂得結合當下的形式不斷創新,就會創造出更多的業績,但是與外資企業不同,即使畢業生的能力再強,也需要等待機會才會獲得晉升。
  • 疫情下,"求穩"成眾多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
    【原標題】面對複雜形勢多地出臺政策穩定畢業生就業,「求穩」也成為眾多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疫情下高校畢業生求職念起「穩」字訣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同比增長40萬人。
  • 疫情下,「求穩」成眾多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
    【原標題】面對複雜形勢多地出臺政策穩定畢業生就業,「求穩」也成為眾多畢業生找工作優先選項——疫情下高校畢業生求職念起「穩」字訣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同比增長40萬人。面對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各地有關部門紛紛出臺政策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特殊時期,線上招聘等新手段層出不窮,「雲面試」廣泛應用。而疫情下,求「穩定」成為眾多畢業生求職優先選項。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的春季招聘,對高校應屆畢業生而言註定並不輕鬆。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同比增長40萬人。
  • 在深央企助力高校畢業生穩就業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找工作異常艱難,面試幾十家企業後,我在湖北省高校就業網收到了央企建築公司的網約協議」。7月19日,彭冠喬正式入職該公司任職安全員。新入職大學生正在進行軍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衝擊,今年成了史上「最難就業季」。
  • 辯證把握經濟工作的穩與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今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落實穩中求進,「穩」與「進」的關係是什麼,哪些工作需要「穩」,哪些工作需要「進」……這些都是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
  • 這世界已經不存在什麼穩定的工作了,真正穩定的是你的能力和才華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穩定,其實暗藏兇湧,你所期待的現世安穩,很可能會在未來某一天將你埋葬。客觀地講,穩定的工作並非洪水猛獸,實際上所有人最終都在追逐穩定,不管是努力的還是不努力的,皆是如此。力奮鬥的人在追逐著一種更高級的穩定,高級的地方在於,少了很多被動和限制,不再受限於只能在一處吃飯,只能端一種飯碗。其實,對於一個努力的人來講,穩定的工作不是困住他飛翔的牢籠,不是套住他脖頸的繩索,想奮鬥,沒有人可以攔住你。如果你每天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從不考慮給自己充電,對未來的變故沒一點思想準備,那麼你自然無法應對這個時刻在變化的世界。
  • 穩定的工作是在浪費生命嗎?如何判斷一份工作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這所學校在一個鎮子上,他太太是鎮機關的工作人員,兩口子在鎮裡買了房子。雖然兩個人的收入都不高,但在小鎮上,夫妻雙方都有穩定的工作,在外人眼裡是一件既幸福又體面的事。久居小鎮,何光並不閉塞,在與同學們的聯絡中,何光知道,外面還有更廣闊的世界。所以,他總覺得,如果一輩子都呆在穩定的舒適區,那豈不是浪費生命?他經常會問自己:世界那麼大,我要不要去看看?
  • 這3個大學專業,專為求穩的學生「打造」,越老越吃香
    高考即將來臨,高三學子除了需要準備高考之外,還需要考慮高考之後自己需要去選擇什麼專業。很多的時候,學生選擇專業都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喜好來選擇的,那麼有什麼專業是適合求穩定的學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吧1這3個大學專業,專為求穩的學生「打造」,越老越吃香。高考快到了。除了準備高考,高三學生還需要考慮高考後需要選擇什麼專業。很多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專業?今天,我們來談談。
  • 為什麼不要輕易從國企、央企辭職?
    這個問題我應該有發言權:1、我工作的第一家單位就是特大型的央企,至今都有很多同學、同事都在那裡就職;工作的第二站也是做了將近十八年的的企業,是地方國企與日本人合資的一家大型企業。我說不後悔,不後悔什麼呢?看看別人,在職的,拿著5000千多的穩定的收入,夫妻團聚、家庭和美的,享受著天倫之樂,吃喝不愁,輕鬆過著日子;內退的,也有3000多的保障和該有的保險、福利,日子也滋潤著呢。3、『我在最近這三年,年年都失業、年年都有找不到事做的時候,年年都有沒有收入的時間段,都有段入不敷出、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我能不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