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發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並啟動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工作。
資料圖
其中,文創園區必須達到「雙七」,即入駐率達70%以及文創企業數量達70%。
近年北京湧現的文創園區,成為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2017年,北京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908.8億元,佔GDP比重達14%,文化企業超過25.4萬家,規模以上法人單位實現收入1.6萬億元。北京發布兩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專項政策今年一季度,文創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5.4%,規上法人單位收入同比增長17.1%,增速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文創產業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進入新時代,減量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成為首都經濟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加快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轉變,亟需推動文創園區優化發展、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通過面上抓規範、開展文創園區認定管理,點上抓高端、打造一批示範園區,以點帶面,有效提升全市文創園區發展水平,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中,《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共包括六個章節二十四條,主要明確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準、認定程序、管理和考核機制、支持服務體系等內容。《關於加快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建設發展的意見》主要包括總體定位和建設目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健全園區管理機制四個部分。重點在支持政策方面,專門針對示範園區提出了七個方面19條政策,即「示範園區政策十九條」,將對示範園區建設運營管理機構建設硬體設施、開展公共服務、文化金融服務、保護利用老舊廠房建設分園等給予資金支持,並在園區文化企業培育、文化人才服務、品牌建設推廣、政策先行先試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此外,還在實現社會效益、建立聯絡機制、建立統計機制、發揮黨組織作用等方面對示範園區建設運營管理機構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兩個政策文件體現了「三個新」的突出特點:
一是創建北京文創產業園區建設新規範。這兩個文件立足新時代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明確了文創園區定義、認定標準等規範性問題。特別是強調園區的文化創意產業屬性,並提出了7條文創園區認定標準及雙70%的量化指標,是新時代指導文創園區建設的指南,是優化文創產業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為全市文創園區規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引。
二是構建北京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機制。兩個政策文件在總結北京文創產業十餘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文創園區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打造了促進文創空間載體建設的新機制。明確對兩類園區進行動態管理和定期考核,為北京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長效的制度保障。
三是打造北京高精尖經濟結構新動能。通過這兩個政策文件,在市級層面打造兩個層級的文創園區認定和管理體系。在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認定過程中,突出「優中選優」和「典型引路」的目標導向,推動全市文創園區優質發展,為北京建設高精尖經濟結構帶來新動能、注入新活力奠定紮實的基礎。
會上正式啟動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工作。認定工作將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包括組織申報、資格初審、專家評審、現場踏勘和結果報審五大環節。文創園區以園區建設運營管理機構為申報主體,向各區委宣傳部或文促機構提交申請材料。由各區委宣傳部會同相關單位根據《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及規範管理辦法(試行)》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按既定名額向市文促中心推薦進入評審的園區。經第三方機構和專家對各區推薦園區進行會議評審和實地踏勘,形成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議名單並按程序報審。審定後的名單將進行公示,公示通過後將於今年10月進行授牌。據了解,本次認定工作結束後,將啟動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評審認定工作,屆時參評的園區將從本次認定的文創園區中產生。
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申報受理聯繫方式:
東城區64457262
西城區83140472
朝陽區65099846
海澱區82468035
豐臺區83656717
石景山區88699835
門頭溝區69832899
房山區89350341
通州區69542841
順義區69420441
昌平區89710175
大興區60214051
平谷區69962511
懷柔區69680026
密雲區69046081
延慶區69100068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67881985
來源:北京晚報 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