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允景洪小學剛畢業的冬冬拿到了曲靖一中景洪學校的初中錄取通知書,喜不自勝,他再也不用為了上優質學校而背井離鄉了。「孩子品學兼優,渴望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使學業更上一層樓,本來計劃考昆明雲大附中的,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如願了,我們家長再也不用擔心了。」冬冬媽媽開心地說。
與冬冬一樣,一些成績優異的小學、初中畢業生放棄到省內外優質學校就讀的想法,選擇在本地完成學業。長期以來,本地學校留不住優質生源、優質生源無心儀優質學校可選的「怪圈」正在被打破。
西雙版納州加快推進教育改革發展,2019年以來,開啟引進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辦學的新模式,先後引進曲靖一中、雲南衡水實驗中學、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八一中學等四家名校到我州辦學,廣大邊疆學子逐步享受到了與內地相同或相似的教育「紅利」,教育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加,小康路上的智力因素得到保障。
近年來,我州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全州教育系統找準抓手,多措並舉,中小學教學質量逐步提升。但與省內先進州(市)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總體水平仍處於全省後列,高考總體質量提升緩慢,中小學教學質量現狀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為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激活辦學機制,增強辦學活力,根據《雲南教育現代化2035》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以及《州委 州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教育發展的決定》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確保2020年全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的目標如期實現,我州全面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引進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到西雙版納辦學。「引進名校辦學,就是利用現有名校的資源優勢(辦學思想、師資、課程、管理等)擴展和輻射,提升當地的辦學質量。四所名校的引入,將會促進我州初高中教育水平整體提高,為州內學子提供優質的初高中教育資源,解決好人民群眾『有學上,上好學』的問題。」州教育體育局負責人說道。
工作推進中,四所名校的引進均採取與各級政府合作辦學的模式。其中,州政府引入雲南衡水實驗中學合作創辦雲南衡水實驗中學西雙版納學校;勐臘縣政府引入雲南衡水實驗中學合作創辦勐臘縣衡水實驗高中;景洪市政府引入曲靖一中、北京八一中學合作創辦曲靖一中景洪學校和西雙版納八壹高級中學;勐海縣人民政府引入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合作創辦勐海中學。通過引入合作學校先進辦學模式,推行科學的辦學理念,在學校管理、教研教學、教師招聘培養、教輔資料等方面與合作學校實現同步,達到快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2019年設立的曲靖一中景洪學校,去年共招收初一、高一學生共526人。一年來,該校依託曲靖一中資源優勢,實行名校同步、分層教學、導師制、三全育人的辦學模式,以及規範的管理體系和高效優質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績。今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累計10人進入曲靖一中前300名排名,8月的七年級全州統考中,該校學生包攬了全州前六名。今年9月計劃招生的雲南衡水實驗中學西雙版納學校、勐臘縣衡水實驗高中,將全面踐行享譽國內的河北衡中先進辦學理念、教育教學精髓,在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課程改革及應對新高考、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學校現代化管理、教育科研共享上進行創新和發展,打造雲南化、本土化、優質化的優質民辦學校。西雙版納八壹高級中學、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勐海中學也將發揮特色優勢,提升辦學水平,服務於更多傣鄉學子,促進民族、邊疆地區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優質發展。
「『名校+民校』的辦學模式引發了『鯰魚效應』。首先,打破了我州高中教育原有辦學格局,原有13所公辦高中教育學校加上5所民辦高中名校,完善了我州高中教育格局。其次,通過名校的引入,形成了良性競爭機制,有效增強了我州初高中教育的創新動力,激發了我州初高中教育的改革潛力;加大了對高中教育優質生源的需求,倒逼我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生源。同時,為取得更好的辦學效益,引進的名校均從全國和名校本部引入了大批優秀教師到我州任教,有效提高了我州初高中教師的素質,引入的名校也為我州本土教師培養培訓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州教育體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名校的引入,將形成學校之間的良性競爭,全面提升全州普通初高中的辦學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學子和西雙版納的教育事業。」這位負責人最後表示。
來源:西雙版納發布
原標題:傣鄉小康路|好學校辦到「家門口」 傣鄉學子樂享優質教育資源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