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坑爹的書法入門課,你中過幾招

2021-03-01 仙兒

小時候上過書法課,覺得很好玩後,也曾教人練過字。但是發現書法入門的教學中,仍然有許多「坑爹」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八一八。首先聲明的是,我不是書法專業的人士,所以行文定有偏頗之處。這一點,祈請業內朋友加以無情斧正,決然聞過則喜。另外,這裡談的,都是民間或普通學校、培訓班教授入門者的各種問題;專業院校及專業人士的書法教學,並不在討論之列。

一、如何執筆

學書法的第一課,往往要教執筆。有些老師有一套教法,如五指執筆、指實掌虛、掌心要容下一個雞蛋,筆桿要正對鼻尖,距鼻尖一尺左右。要捏得緊,從上面突然一拔,要拔不動等等。這些說道,其實有些幾百年前就被人詬病,不知為何還在民間流傳。


常見的執筆法示意圖

關於怎麼執筆,魏晉人、唐人和現在人完全不同。現在的五指執筆法,是宋代以後才漸漸興盛起來的。此前都是三指執筆,就像現在拿鋼筆、鉛筆一樣。現在常學習的唐代楷書,都是用三指執筆法寫出來的。執筆既無定法,又何來後面那一大套東西?


寫經羅漢圖執筆法


日僧空海所傳唐人執筆法

我在琉璃廠碰上一位老先生,留一部白鬍子,很有一番大宗師的氣派,見了我就說:「看你一拿筆,就知道你一輩子學不會寫字了。」然後說了一大通雲山霧罩的理論。這等傲慢,讓人很肅然起敬,其實這位是個跑江湖的,琉璃廠盡多。啟功先生就說:「怎麼方便怎麼拿。使筷子難道還有使筷子法麼?」這是真正的明白人。更何況夾豆腐要輕,夾排骨要重,夾麵條要繞,夾花生要撮,從沒有聽說有人總結出一套「用筷法」教給小孩子。小孩子若吃飯前先背一通用筷法「豆腐夾法,至柔至靈,持一羽而似重,舉泰山而若輕。手與菜合,意與神凝。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排骨夾法,用腕沉雄。批節導隙,湯汁瀝清。實在夾不上,戳一下也成」,恐怕這輩子吃不成飯了。由此觀之,學寫字前若先教一套「執筆法」,實在是騙人的玩意兒。不過是喜歡按照書上的執法拿筆,就那樣拿;喜歡用拿鋼筆鉛筆的姿勢拿筆,就這樣拿好了。

柳公權「心正筆正」之說,那本是勸諫穆宗的「當機說法」,在當時當下有它的實際意義。換句話說,柳公權這句話的意思是「今天我談的不是練字,談的是皇上你得幹點正經事了」。不知後世如何取了這層表面意思,教人寫字大肆引用。甚至引申為「筆正」,要垂直於紙面像釘子似的,這更是欺人之談了。「看上去很美」,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起不到半點作用。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他懂得什麼「心正」?啟功先生《論書絕句》「心正虛從筆正論,更將心正哄愚人。書碑試問心何在,諛閹諛僧頌禁軍」,的是確論。後世蔡京、秦檜、嚴嵩、康生,書法無不精妙。

二、如何寫筆畫

這大概是書法教育中最坑爹的內容。字帖上往往印有一些空心的筆畫,裡面有如何行筆的路線示意圖,它要求中鋒行筆,如何起筆,如何藏鋒,轉折的時候如何上去再下來。看上去很高大上。上世紀很流行,現在居然還印在一些字帖上。照我說,沒有比這個更坑爹的了!我小時候研究過這些路線圖,甚至還誠惶誠恐地照著它寫,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像。事實上,這種示意圖本來就是臆想出來的,大概都是晚清或民國以後的人搞出來的。在宣紙上寫大字,或許用得著;臨摹原帖,那是半點用都沒有的。


坊間所傳的各種筆畫路線圖


坊間所傳的各種筆畫示意圖

在中華書局內部的一個小範圍講座交流中,我曾讓大家猜:著名的顏真卿《多寶塔》、柳公權《玄秘塔》、集王羲之《聖教序》,原碑上的字約有多大?有的同學比劃一個杯口大,有的同學比劃一個燒餅大,更有甚者,有的同學比劃出一個盛菜的盤子大。實際又是什麼樣呢?

下面這幾張圖片,是我在西安碑林現場拍攝的原碑(原碑上都有玻璃罩著,並沒有直接接觸文物)。下圖的左邊的對比物,是一張賓館的門禁卡,和普通的銀行卡、信用卡一樣大,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一張信用卡縱向可以綽綽有餘地裝下《多寶塔》的三個字,《玄秘塔》的兩個字,集王《聖教序》的四個字,後面的兩個隸書碑,不考慮原碑字距的話,一張信用卡也能裝下三四個。這裡要說明的是,古人即便有放縮技術,也不會在這種場合用,所以這幾塊碑上的字,就是書家筆跡的原大。


顏真卿多寶塔碑原碑實際大小


柳公權玄秘塔碑原碑實際大小


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實際大小


漢代隸書實際大小1


漢代隸書實際大小2

列位看官,不妨拿出錢包裡的信用卡,用今天字帖上運筆的路線示意圖在上面寫三個顏柳大楷,或者四個王羲之的《聖教序》(若寫兩行就是八個!),或三四個漢代的隸書。您覺得能轉的開寫的下麼?事實上,那些同學都只看過今天的字帖,或者今天人臨寫的字。所以才想當然地認為,唐楷或者「大楷」一定很大(隸書也一定很大)。用這種運筆法,即使能寫出字來,也只能叫「清楷」、「民國楷」或「共和楷」,決不是真正的「唐楷」。

這樣小的字,如何還能氣定神閒的起筆藏鋒,裹來描去?很多起筆就是拿筆一砍,方頭就出來了;很多末尾就是用筆一帶,圓頭就出來了;點也是如此,用筆頭一按,一個點就出來了,沾紙就走,難道還要像路線圖那樣給這個點擦一下屁股嗎?觀察許多影印件,也可以發現,真的書家寫字並不是傳說中那樣筆筆中鋒,即便是楷書,也是偏側皆有的。若是都像示意圖那樣寫字,那些唐代大家累也累死了。我們今天臨帖,若實際大小有困難,也只應比原帖稍微大一點,仔細揣摩原帖的筆畫,就知道那些空心的路線圖都是欺人之談了。

三、如何寫間架結構

有些老字帖把原碑上的字按不同的間架結構歸類,相似的放在一起,按我說,也是坑爹的一種。現在仍然有字帖在用。當然,把字形總結為天覆式、地載式、上包下、下包上……並沒有錯誤,而且還有助於分類研究字形。


某老字帖的間架結構

但是,看上去很美很牛B很高大上的東西,就一定合用麼?一定適合教初學者嗎?我看也未必。我媳婦說,她小時候上書法課,上午寫一大堆問、聞、門、悶,下午寫一大堆國、圖、團、因,煩都煩死了,以至於對書法很牴觸,反倒是她姥爺在家天天寫字,她跟著東戳戳西抹抹,才有興趣。初學者和小朋友,興趣是第一位的。其實何嘗是初學者呢?就算是習練有年的書家,若沒有了興趣,他寫字也只是完成任務,味同嚼蠟了。也虧這些編字帖的作者,有一種天然會「冷群」的能力,怎麼麻煩,怎麼無聊,他就怎麼編,好像和趣味、體貼、生動這些詞有大仇似的。能把這麼多相似的字找出來放在一起,也實在是本事。這種字帖照我看,都是把一個個的大美女肢解了,手放一堆,腳放一堆,頭放一堆,是一種極殘忍極煞風景的做法。這些美女再漂亮,對著這些殘肢斷手,如何能提起興致來!

為何有這些玄之又玄的執筆法、點畫法、間架法,在我外行的眼裡看來,大概都是近代書法教育一種刷存在感的行為。舉凡不高明的文史專業的論文,不管談什麼問題,開頭中國一定要追到孔子,外國一定要追到柏拉圖,先寫上一大堆有的沒的廢話,才開始他的實際內容,然後不幾頁就結束了。江湖上有句話,叫「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無論算卦、看相、跳大神、賣假藥,都適用,正是道破箇中玄機。

對於書法也是的,人們的心態往往是:簡單的一定不牛,複雜的一定牛。幾句話能說明白的一定不牛,疊床架屋、看上去很科學很有層次感的一定牛。憑什麼別的學科都一套一套的,唯獨俺們書法清湯掛麵,明白如水?這和今天講顏真卿的「場域」、王羲之的「空間」、趙孟頫的「話語」都是一類東西,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沒有其他理由。當世無數等身的著作,堆積如山的論文,其實往往是「假傳」的「萬卷書」,耗費了多少聰明人的時光!


《歷代書法論文選》裡收了許多古今書論,裡面收了許多書法史上的重要書論文章,當然有些早期的文章也有偽託。閱讀一遍,給我的感覺就是:凡是說得質樸無華的,多半是真的;凡是說得頭頭是道的,多半是假的。高明的論家,喜歡把問題往簡單裡講;拙劣的論家,喜歡把問題往複雜裡講。所以,碰上一個喜歡把書法講得天花亂墜的,未必是真行家。

四、能不能見異思遷

很多書法教材常常告誡我們,不要見異思遷。老師常常教了半年,只教一本顏體或柳體、歐體字帖。決不敢旁越一步,因為不止一位前輩說了:見異思遷要不得,要把一種體寫好了再換另一種。其實到底有什麼證據證明:見異思遷就一定練不好字?似乎也沒人研究過,做過統計。就好比三年內只準吃油條,第四年才能改燒餅,原因是油條還吃得不熟,吃飯有這樣可笑的事嗎?並不是人人都要成為技法精熟的書法家,對古今巨跡的廣泛領會熟悉,才是一般初學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做的大事,這比練好一種字體重要百倍!因為寫毛筆字,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實用的意義。而今天影印技術的發達,我們看到仿真原跡的條件,又是幾千年的古人所不及的。今天臨幾頁顏真卿,明天臨幾頁石鼓文,忽然後天又覺得懷素的草書繞的不錯,鄭板橋的字支支愣愣的的有意思,不管臨的像不像,起碼這些書法史上的名帖、名人都見識了一遍,知道真正的傳統風格、傳統內容是個什麼樣子。就算眼高手低,這就是修養,這就是內涵。日後不會像清華大學劉江永教授那樣,見到送給宋楚瑜的篆書,叫做「小隸」。也不會像市井妄人一樣,見到各種抖索字、象形字、左手字、倒寫字、腳寫字、北國風光天道酬勤拼搏奮鬥忍為高就詫為神品。這才是普通學書者要做的事。其實眼應該永遠比手高的,因為並不是人人都要動手寫字。更何況,古今用筆、結體,有一脈相承的傳統,說不定這裡沒搞明白,反倒在另一個地方領會到了。


清華大學送給宋楚瑜的張汀先生的書法作品,被稱作「小隸」

五、心態和目的

我見識過一些家長督促孩子寫字的心態,一個總的印象就是「大可不必」。有位朋友到我家來,那小朋友約有十歲,見到桌上現成的筆墨,很是好奇,就抓起來要塗要畫。我連忙給他準備好了,讓他隨意塗畫。誰知孩子的媽媽卻一本正經地坐在他身邊,不停地嘮叨,要他一定要好好寫,這一筆不認真了,那個字寫歪了,一時態度又不端正了,一時屁股又坐歪了,不許寫到格子外面去。好似孩子寫字,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不止這位,很多家長都喜歡盯著孩子寫字。要知道不只孩子,大人也是最怕人盯著做這做那的。因為沒人觀察,就有無限的可能性;有人在旁邊監察,可能性就沒有了。正所謂波函數「一觀測就坍縮」。大人本是想監督著孩子走一條「正路」,誰知反是一條沒有懸念的死路了。寫完之後,還要指指畫畫,這個字不好,那個字有待提高,總結陳詞,像開大會一樣。有些家長,每天要規定好量,或一張兩張,或三十五十,還要給孩子編號,裝訂,少一張都不行。這種現象,反倒是越不懂書法的人裡越多。我不清楚衛夫人當年教王羲之是不是這樣教的。最後家長也覺得無趣,孩子也覺得無趣。家長還落一個「我為你操碎了心」,孩子還落一個「壓力山大」。其實誰又規定字必須寫得一樣大小?誰又規定字不能倒過來?誰又規定只能坐著寫不能趴著寫躺著寫跳著寫?現在小朋友的書包這麼重,都沒變駝背,歪著身子寫幾個字就會變駝背了?這樣做的結果,即便有書法的天才,學書的興趣,也都白白的扼殺掉了!

家長的不良心態,可以歸納為如下幾種。

一是炫耀,孩子寫出好字,是同事鄰裡間炫耀的資本,得個獎,過個級,更值得炫耀。

二是攀比,有人未必樂意炫耀,但鄰居孩子能寫字,自己家的也得學,否則栽面子。

三是臆想,有家長就明說:我孩子以後要培養他當官,當官就要給人題字。其實幾十年後,還許不許公務員給人題字,還是個問題。

四是射利,書畫市場表面上很繁榮,家長希望小孩從小就練起,將來成名成家,希望一幅字賣成千上萬。

當然,更多家長的心態,還是衷心希望孩子有一種技能,就像學鋼琴、畫畫、體操一樣。然而,為什麼要有這種技能,很多家長並不清楚。

以上的心態,無論是好是壞,都帶著一種汲汲然的營求之氣,一種惶惶然的緊張感。這就涉及到學書法的目的了。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態度,表現為將學書法當作一種功利化的行為或者培訓。然而,說得矮窮矬一點,明明這是一件好玩好樂自己YY的事;說得白富美一點,這明明是一件遊心象外、澄懷味道的事;說得高富帥一點,這明明是一件繼承傳統,提高修養的事。結果都被家長們變成了技能培訓,其實挺可悲。這就是所謂:一認真你就輸了!

徐悲鴻先生曾說過,天下事本來很簡單,都是被一些愚人搞複雜了。寫字本來是一件最普通、最實用、最好玩的事,結果越弄越複雜,最後所有的人,都得為其不必要的外圍設施買單了。

有人說:「做這種單調的訓練,豈不也能磨練孩子的性格麼?」答曰:在過去的時代是這樣的。因為明清時沒有什麼路可走,大多數學童寫字的目的只是為了能考個功名。而字的好壞在科舉中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再好,字不好也要大大扣分的。所以這在當時,這種選擇性——如果也算作一種資源的話,是十分匱乏的。當資源匱乏的時候,忍耐就成了好的品格。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第一寫字不是生存的必須,第二有各種各樣的其他愛好可以選擇,第三有大量不亞於真跡的影印件可以買到。這個時代,或者說單就普通學生練字這個場合,再去通過單調的訓練練習忍耐,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

那麼,作為一個入門者或準備教孩子寫字的家長,應該怎樣學習書法呢?

第一,筆墨要現成。有條件的話,應該有一個常設不撤的寫字桌。沒條件,筆墨也應該隨拿隨有。要知道,從抽屜裡現找筆墨,現找來找去抽一張紙寫,因為付出了一定的時間成本,其心態往往蒙上一層儀式感和緊張感。這和抓起紙筆就寫,感覺是完全不同的。為什麼很多軟體要測開機速度?原因就在此。

第二,不要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寫字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管是教孩子也罷,自己練也罷,心地輕鬆澄澈,一拿筆就想出人頭地成名成家,或者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一認真就輸了。

第三,最好家長也跟著寫。否則只讓孩子寫,家長去打牌,現在年輕的家長更是喜歡抱著電腦或手機玩遊戲,反過來督促孩子寫,自然是不成的。只有家長真的從心裡認為,寫字是件好玩的事,身體力行去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寫起來。

第四,隨便,不必限定任何課程,也不必限定任何字體。古今一切經典,都是學習的對象。任何一個時間段,只要有條件,都可以拿出來寫寫字。據說何紹基寫張遷碑,自己規定字數,結果越往後越寫不好。這是自己被自己限定的日程束縛住了。書法大家尚且如此,何況常人。

就是不愛臨帖,自己瞎寫,也沒關係。亂塗瞎寫,本來就應該是書法實踐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就像車也不免有怠速的時候一樣。人,包括小朋友,都不傻,他若是真的喜歡書法,亂塗一氣之後,自然覺得空虛,自然就會找範例去學;若不知道欣賞書法,說明暫時還沒這根筋,又何必強逼他去臨帖?這就像玩遊戲,開了無敵之後,雖然可以瞎跑一通,很爽的樣子。但因為沒有了規則,沒人會玩的長的。

第五,多看名跡,現在一本字帖,不過十幾二十幾元錢,而仿真程度可謂下真跡一等,這是古人做夢也想不到的條件。花幾百元,就可以建一座家庭書法博物館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比起手下的功夫來,眼前的見識反倒更重要。這些名家名作,只要常看,自然手下就不知不覺地臨摹起來。

第六,若真想臨帖,應該將一個碑帖從頭到尾通臨,不要去學那些歸納好了的上止土工、定宇常宗、上包圍下包圍、左擁抱右親吻的字帖。因為碑也好,帖也好、墓誌也好、尺牘也好,它是一件內容、形式、材質統一的藝術品。將它大卸八塊,生命力也就沒有了。

從頭到尾通臨的好處,還有一點,就是一邊臨,可以一邊有意識地去讀原碑帖的內容。要知道歐陽詢《九成宮》、唐太宗《聖教序》都是極美的駢體文。《多寶塔》、《玄秘塔》也都是出於名手的佳構——給皇上寫的,敢不用心麼!像「是以翹心淨土,往遊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徵。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裡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雖是駢體,規摹玄奘大師的聖跡,卻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像「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這文字,帶著六朝的味道,又有大唐的壯觀氣象。通臨一遍,也就能做一遍標點,讀它的意思。我十幾歲的時候,臨過《玄秘塔》,此碑中間有一道橫向的裂紋,所以每隔幾十個字就會出現一處剝泐,很有規律。我就憑殘存的筆畫和上下文的意思、典章制度去猜原字。後來一查原文,十中六七。對於一個少年來說,這豈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遊戲。我曾經寫過一首「論書絕句」講這種臨帖不讀內容的現象:「季子桓桓勒物銘。八行刊鑄等書經。秋風一曲清商頌,猶作平公檻外聽。」


我中學時臨的玄秘塔,純好玩,沒有學過什麼路線圖、執筆法,邊臨邊讀碑文內容,不過,那時字還寫的很大

第七,切勿迷信,初學者有了一定的經歷,總會接觸到各色各樣的人物。尤其是許多善吹噓的江湖人士,很容易使入門者莫知所以。這些人不但能大言炎炎,也能小言詹詹;或著奇裝異服,或梳詭異髮型;或吐人鬼不懂之言,或為鳥蹄獸跡之字;或言能以周易八卦入於書道,或言能以西方美學觀照人生;姓王則自稱他是王羲之2的N次冪之孫孫,姓趙則自稱趙孟頫是他6的M次階之祖祖;或稱親入某大師門庭,或稱神悟某秘笈精要;或稱開創某書體之先河,或稱引導某文化之方向;或以手腳口耳諸器官以持筆,或以土布木石諸材質以刷字。或作天下第一長卷,或稱東方無二大筆。或作平仄不通之詩,或為丹青惡濁之畫。或揖讓於某老總之階右,或拜塵於某高官之道左。或慣於某展會邀名人合影,或喜於某街頭散小報傳單。或曰故宮國博圖書館入藏其捐贈,或曰布希安倍歐巴馬什襲其國禮。此皆欺世盜名之徒,雖然不必妨其生計,亦不可不敬而遠之,庶幾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坑爹吉他培訓老師的特徵,看看你遇上了沒有!
    後來沒有辦法就這樣嗑著自學了,基本經歷所有菜鳥階段都經過的事兒,後面學個幾年有點上道了,去外面接觸到一些所謂的「高手」「老師」,發現水貨坑爹的真不少,當然人家會包裝也是種本事兒so,今天在此給童鞋們盤點一下,坑爹的老師與高手的一些特徵。
  • 盤點那些坑爹的吉他培訓老師特徵,看看你遇上沒有?
    後來沒有辦法就這樣嗑著自學了,基本經歷所有菜鳥階段都經過的事兒,後面學個幾年有點上道了,去外面接觸到一些所謂的高手老師,發現水貨坑爹的真不少,當然人家會包裝也是種本事兒。so,今天在此給童鞋們盤點一下,坑爹的老師與高手的一些特徵。
  • 書法入門真的很難嗎?教你幾招迅速入門
    ……………… 以上是我接收頻率最多的問題,相信這也是所有書法初學者的心聲。其實,書法入門對初學者真的很難,被「無從下手」的無助感所困擾。「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時候找到專業的老師便能解開你心中的迷惑,讓你迅速走出「困境」,找到開啟書法入門的「金鑰匙」。
  • 從暑期書法培訓班開始書法入門最合適?為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書法培訓班建議5周歲後開始慢慢接觸書寫,是學習書法的啟蒙期。5-8歲是孩子書法入門的最佳年齡,而暑假書法培訓班又是孩子書法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因此,選擇讓孩子從暑假書法培訓班開始書法入門是最合適的,並且對孩子的書法學習和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 書法入門真的很難嗎?田蘊章:教你一招就不難了!
    我也是從書法初學者過來的,知道書法入門很難。比如「漫天」的書法理論,你該怎麼學?有的書法理論甚至是相悖的,書法初學者很難辨別「真偽」。所以說書法入門對於初學者真的很難——「老鼠啃天,無處下嘴」。這時候,就知道有老師的好處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能解開你心中的迷惑,讓你快速走出「困境」,快速入門。
  • 【三墨間】零基礎書法入門隸書在線課,11月即將開課
    100天,從零基礎到書法入門臨帖感受文人氣質,在線學習書法技能
  • 小篆書法入門之學員心得
    【學員作業】網課:書法零基礎小篆書法入門對象:對書法感興趣的大小朋友們(5歲以上)學期:12次形式:音視頻錄播課+直播輔導課+微信學習群要求:每日提交作業    比如我的課程題目是小篆書法入門,那麼課程內容就要圍繞小篆的書寫,還需要了解一些篆書的背景和歷史名家。第二,學員要好。    第一個條件是要求老師的,第二個條件是要求學生的。對,我對學生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得有學習小篆的願望。     第三,管理要好。
  • 「書法課」應該怎麼上?中國書協副主席告訴你......
    《書法課》由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帶領團隊歷時二年編撰而成,全書共16冊,由啟蒙、入門、基礎、提升四個部分組成。今天的「書法課」則是以體察漢字書法經典美學的千變萬化為宗旨——有了體察與理解,當然就有了每天練字習書的積極性和嘗試願望,最後的掌握熟練技能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 硬筆書法入門: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方法,這些你知道嗎?
    硬筆書法藝術作品相比於毛筆書法、國畫那些作品來說,雖然不能以墨色的乾濕濃淡,線條的肥瘦、枯潤等來展現美感,但是硬筆書法還是以其自身的形式和內涵來表達自身的魅力,傳遞自身的魅力。隨著硬筆書法對學習、工作、生活的不斷滲入,尤其在電腦時代的快速發展下,硬筆書法已經成為當代藝術的潮流。在學生時代方面,硬筆書法涉及到的是寫字書面問題,涉及到學習成績的問題,很多家長就擔心自家孩子字體寫得不好,所以家長們都會選擇讓孩子學習硬筆書法,那麼關於硬筆書法的學習方法,這些你知道嗎?
  • 那些年買過的坑爹寶寶用品
    不知不覺我家小妞這就快三歲了,而在這三歲裡我們購買的坑爹寶寶用品那還真的是不少,而有一個卻讓我印象十分深刻!而這個東西不是別的它就是寶寶用的吸鼻器,這個東西是我還沒有生小妞的時候就買了,那時我剛剛懷孕,因為是第一次懷孕所以格外的興奮,那時候真想趕緊把寶寶生出來然後給她買好多的東西,而也就是這種思想一直催促著我所以我就特別的想提前給孩子買點東西,所以在那次逛商場中我看中了這個產品,吸鼻器!
  • 入門必看!書法中常見的這8個術語,你知道幾個?
    「乾貨指南」是掌上碑帖的書法乾貨知識計劃之一,每期將會有書法老師來分享乾貨技巧。從零基礎初學者的入門到臨帖高手的創作進階,一路上都將有我們來幫你羅列知識要點,助你學習路上暢通無阻。希望你能在此有所收穫!
  • 正書是書法入門的首選,看唐國強與顏真卿
    為什麼要提起唐國強呢,因為他演過一位書法家——顏真卿。這部電視劇主角是講述唐朝書法代表人物魯國公顏真卿的。顏真卿書法後世被排名為楷書四大家,他的楷書非常具有代表性和開創性。顏真卿不僅楷書有知名度,其行書更是緊跟王羲之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後世人評價書法,完全不是只看字體本身,而是要考慮到書法家本身。顏真卿之所以這麼高榮譽,還在於其人品高尚。
  • 怎麼樣能練好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入門?
    怎麼樣能練好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入門?字寫得好,在很多場合都能讓人刮目相看,心生敬意。很多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好硬筆字。那麼到底該怎樣練,才能夠練好呢?做到以下兩點,你就能練好字,也就能算得上入門了!
  • 《書法課》教材研究 / 陳振濂
    真正的「書法課」;藝術審美和美育的「書法課」;又要面向兒童與中小學生的初學者,或許還要同時兼顧成人愛好者需要的入門級的「書法課「;還要面對網際網路時代和今後語音時代視頻時代人工智慧時代的「書法課」;究竟應該呈現出什麼樣的形態呢?
  • 那些名氣很大、門票很貴,卻有名無實的景區,你被坑過幾個?
    中國地大物博,風景無限,相信走遍大江南北是所有人的心願,然而時間金錢精力有限,大部分人外出旅遊只能挑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去參觀遊覽,然而事實上有很多名氣很大,門票也很貴的景區,風景卻一般般,名不符實,以下這些去了就後悔的景區,你在這裡花過冤枉錢嗎?
  • 初學硬筆書法如何巧「入門」?
    巧入門的這個「巧」字頗有深意,不僅要入得快,還要入得好。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
  • 那些年你以為遇到的坑爹化妝品包裝設計
    相信不少小仙女仔用各種日化產品的時候都覺得遇到不少坑爹的包裝設計,小編今天就來為這些坑爹設計的解釋解釋下原因,還他們一個清白。1、問:滴管瓶的滴管沒到底,剩下的怎麼辦。蘭蔻小黑瓶像大名鼎鼎的蘭蔻小黑瓶,人家的官方宣傳圖片上很明顯的滴管沒有到達瓶底,那用到底部那些要怎麼辦呢?有小仙女就會很機智的想到把滴管加長直到底部。
  • 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 ,15天輕鬆寫出漂亮人生!
    >15節中國書法史音頻課帶你了解書法背後的文化精髓僅需 99元就能將頂尖書法名師請到身邊大人小孩都能一起學!▲我的學生學完9節課的作品想要把書法學好,最重要的就是:簡單。入門簡單,書體簡單,效果顯著,你才能堅持下去。
  • 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
    楷者,楷模、模範也,就是說是書法的標準、榜樣的意思。楷書入門應該怎樣選字帖?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希望你們喜歡。  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欣賞  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圖片1  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圖片5  楷書入門應該怎樣選帖  楷書是絕大多數人學書法的入門字體。楷者,楷模、模範也,就是說是書法的標準、榜樣的意思。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利用書法字典練字主要解決的幾個問題先說下,什麼是書法字典,書法字典,你可以理解成一種集字大全,也就是把每個字歷代的書法家的寫法,各種字體書體的寫法都幫你歸納起來的一個工具,直接輸入一個字,就可以搜索這個字所有的字帖中的單字,並且展現出來。類似的網站和APP有很多,由於並沒有給我贊助費,所以這裡就不具體提某一家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