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的家鄉攻堅克難,從農村產業革命到基礎設施建設,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人民群眾得到了幸福感,邁上了小康路。」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松桃自治縣梵淨山苗族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石麗平走上人民大會堂的「代表通道」,講述貴州脫貧故事。
同一天,在貴州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陳少波在發言時連續用15個「第一時間」,解碼貴州戰疫戰貧的制勝法寶。
舉世矚目的時刻,凝心聚力的盛會。貴州省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黔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建言獻策,一言一語流露出貴州人的自信和豪邁。
這份自信,是貴州發展的自信、跨越的自信,也是貴州牢牢掌握戰疫戰貧主動權制勝權的自信,更是四千萬貴州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披荊斬棘的制度自信。
時間回到2017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讚譽,「貴州取得的成績,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
「中國奇蹟」的縮影
「中國天眼」FAST資料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蒼山如海、連峰際天,在貴州高原的深山密林處,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正「注視」著茫茫蒼穹。
5月13日,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中國天眼」首次發現一個新的快速射電暴。有專家認為,這很可能是來自距離地球約85億光年外的星際空間。這一神秘天文現象,引發人類對星外文明的遐想和探究。
「中國天眼」自2016年建成投用以來,於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這個具有完全的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奇蹟」工程,讓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經濟社會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化,創造了一系列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
這是經濟領跑的奇蹟。
自2011年以來,貴州經濟增速已經連續37個季度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是10年前的4倍還多。
這是中國減貧的奇蹟。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923萬減少到30.83萬,每年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從26.8%下降到0.85%,減貧人數全國第一,66個貧困縣已有57個脫貧摘帽。貴州由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變成現在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
這是移民搬遷的奇蹟。
2019年,貴州用不到四年時間,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是冰島一個國家人口的5倍多,從根本上改變了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貧困群眾的命運。
這是橋梁建築的奇蹟。
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80多座在中國,其中有40多座就在貴州。有著「橋梁博物館」之稱的貴州,覆蓋了梁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等橋梁結構型式,幾乎包攬了當今世界上的全部橋型。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李雙成認為:「貴州經濟社會正處於加速跑階段,成績喜人,將繼續譜寫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貴州奇蹟。」
「中國之治」的縮影
很長一段時間,貴州一直是全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所面臨的諸多貧困難題,實際上是世界性難題。攻克這些難題,將對人類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拿出「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決心和勇氣,直面「硬骨頭」,攻克貧困堡壘,為中國乃至世界貧困治理做出巨大貢獻。
海雀村新景
這是可持續的大手筆。
初夏時節,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從父親文朝榮手中「接棒」的第16個年頭,兩代人的堅守見證著海雀村多年的改革發展。
「去年幹得不錯,今年我們還要圍繞萬畝林海做文章。」文正友說,他找到了一條發展和生態兼顧的路子,帶領229戶村民建起了500畝矮化蘋果種植基地、100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和20萬羽的蛋雞養殖場,農村產業的發展讓大家幹勁十足。
抓好農村產業革命,既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2018年開展農村產業革命以來,貴州以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引領,種養基地遍地開花,壩區農業提質增效,農業生產效益穩步提升,黔貨出山勢頭良好,貴州,正從農村產業發展最薄弱的省份,發展到農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的省份。
這是暖心窩的大民生。
基本醫療有保障——健康貴州大步「黔」行,率先在全國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成國內目前最大的遠程醫療專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百分之百參加醫保,有效防止因病致貧返貧。
義務教育有保障——2019年,全省新建擴建公辦幼兒園650所、普通高中學校項目280個,啟動建設50所「強基工程」中等職業學校。
住房安全有保障——2019年,完成4.86萬戶農村危房改造、30.6萬戶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7.12萬戶農村人畜混居整治,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2019年度績效評價獲全國第一。
飲水安全有保障——2019年,全省累計投入資金26.97億元,解決288.2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貧困人口85.21萬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
這是盡全力的大總攻。
貴州在全國率先對克服疫情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部署,第一時間召開脫貧攻堅誓師大會、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等重要會議,聚焦9個深度貧困縣和3個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縣(區),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推出「八個一批」舉措狠抓勞務就業扶貧,牢牢把握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動權、制勝權。
時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點讚:「貴州是我見過的最令人鼓舞的脫貧範例之一;貴州在努力消除貧困的同時,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
「彎道取直」的縮影
晴空萬裡,巍巍青山。橫架於平塘縣通州鎮平裡河之上的平塘特大橋,讓過往的遊客讚嘆:「這座橋太壯觀、太美!」
平塘特大橋
全長2135米的平塘特大橋,主塔最高為332米,橋身穿塔而過,是世界第一高的鋼筋混凝土橋塔,被稱為「天空之橋」。
曾經曲折繞行的公路,因為平塘特大橋的開通,使平塘與羅甸兩縣的通行時間從2個半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成為連接貴州南部橫向交通大動脈。
恰如貴州之路,彎道取直,為貴州找到了一條實現後發趕超的最佳路徑,漸成多地學習借鑑的「他山之石」。
這是暢行無阻的「高速平原」。
從「縣縣通高速」的西部率先,到貴陽成為西南地區的高鐵中心樞紐;從烏江「黃金水道」全線通航,到2019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昔日「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如今天塹變通途,徹底打破原有時空格局,明顯提升了貴州在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黔東南黎平縣高屯街道楓樹屯水庫
這是讓人神往的生態福地。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全國第一;石漠化面積減少數量和幅度居全國巖溶地區第一;綠色經濟增長速度連續4年領跑全國;2019年,貴州縣城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98.3%,森林覆蓋率達58.5%……昔日「天無三日晴」的貴州,兩條底線越守越牢,「綠色資本」正是今天貴州彎道取直、後發趕超、後來居上之本,已成為世人嚮往的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山水清秀、文化多彩的旅遊勝地。
這是「無中生有」的智慧高地。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三,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2019年收入達到1500億元……昔日「人無三分銀」的貴州,正深挖「鑽石礦」,培育「智慧樹」,大數據在貴州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為貴州實現彎道取直、後發趕超插上騰飛的翅膀。
馬雲評價貴州,貴州是未來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他們懂得未來!
「貴州縮影」,飽含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的摯愛情懷;
「貴州縮影」,寫滿了全省各級幹部群眾團結拼搏的奮鬥和榮耀;
「貴州縮影」,映照著貴州各族兒女牢記囑託、感恩奮進,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撰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坤
原標題:《「貴州縮影」:寫滿榮耀 映照未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