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中邁進大學校園,每個大一新生,都將開始人生一個新篇章的學習。
大學的環境,沒有了高中時的拘謹和分秒必爭的緊張感,沒有了成山的卷子和作業,學生有了更多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和自由,如何利用起時間提升自己,也成了大家互相拉開差距的條件。
貴州師範學院的吳克江就通過合理地規劃時間,將自己的大學藍圖描繪得更為精彩。
本科期間,吳克江拿到了4項實用新型專利,參與並帶頭組織了兩次大學生創業項目,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的他負責維護學校創業中心的pc服務站,畢業之後也成為了一高新技術企業的副總經理。
吳克江是一位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或許正因為如此,他也更珍惜自己能夠獲得的每次機會。吳克江的老家在貴州省盤州市的竹海鎮,從小家中貧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沒有穩定的收入,但吳克江很幸運,能夠一直擁有讀書的機會。
因為童年的一次意外的重病,吳克江的右眼失去了視力,讀書對於吳克江來說又增添了更多難度。但身體上的磨難更鑄就了他心理上的剛強意志,右眼失明沒有讓他低頭,即使有人問起,他也能坦然面對甚至還會開玩笑,自己的眼睛就是電子產品用多了。
在其他人眼裡他是失去了一隻眼睛,但在他看來自己還有一隻眼睛,他格外感恩自己還擁有的一隻眼睛,能夠給他繼續讀書,繼續探索世界的機會。完整的人只看到缺憾,不完整的人卻更容易看到完美,或許吳克江的生活態度也是對珍惜當下的最好詮釋。
說回吳克江的大學生涯,在成就與掌聲的背後,寫滿了辛勞與苦累。
嚴於律己,盡職盡責是吳克江對自己在學業上和工作生活中的要求,從入學開始他就積極地競選班長,參加社團,科研以及各類競賽,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而申請勤工助學,從早到晚,都能看到吳克江的身影在校園中來回穿梭,忙忙碌碌。
他的班級在他的帶領下獲得先進集體,他的成績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排在了專業第一,他的創新創業項目也得到了國家級的銅獎和省級的銀獎。學習之餘,吳克江還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入了學院黨委宣傳部,開始了新聞宣傳工作,傳遞學校政策、維護學校形象,並獲得了「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榮譽。
除此之外,吳克江還將自己的時間投入到了社會實踐上面,從基礎的電腦維修做起,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即使是假期時間,吳克江也沒有讓自己太過鬆懈,吃水不忘挖井人,作為黨員的他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黨政宣傳,鍛鍊自己的人際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
時時刻刻都不忘提升自己,是吳克江能夠「一路破竹」的秘訣。
從進入大學,吳克江就進入了學院pc維護站,跟隨團隊一直為數千師生解決電腦問題,從開始參與到擔任負責人,一直保持一絲不苟的態度。新冠疫情出現後,吳克江也第一時間成為了家鄉竹海鎮左坡村一處防控卡點的志願者,雖然條件簡陋,環境艱苦,但能夠為自己人民服務,他欣然而往,或許這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吧。
三年的大學生活,既短暫又充實,這個三年,吳克江紀在學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工作事業上也進入了人生的新起點,毫無疑問,吳克江會把握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自己所認定的路上踏實前行、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