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英報稱,在香港回歸中國15年之後,普通話終於超越英語,成為這座城市第二種使用最廣泛的口語。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2年2月24日報導稱,根據當周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48%的香港居民會說普通話,相比之下,會說英語者的比例為46%。粵語仍然是該城市的首選口語,全部人口中會說粵語者的比例為96%。
儘管自從2001年人口普查以來,說英語者的比例稍有上升,但是普通話的普及卻更為迅速:在10年前,人口中會說普通話者的比例僅稍高於三分之一。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與香港立法會一起致力於推廣普通話的使用。普通話從1998年起成為小學的一門科目,並在2000年被納入會考。
臺灣《中國時報》1999年3月15日曾報導,1997年香港回歸後,中學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文的傳統得以在短的時間內改觀。1998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全港採用中文教學的中學便由70多所增至約300所,採用英語的學校只剩下114所。也就是說,超過七成的學校採用中文教材。
報導稱,幾年內把中、英文的比例「整個翻了過來」的局面已形成,但爭議仍不斷。
「母語教學,事半功倍」,香港政府當時不斷以此做為推廣術語。香港大學課程學系主任徐碧美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採用中文教學的教師在課堂上引用生動的生活詞彙,學生則敢於提出具創意的問題和答案。有學生表示,很高興中學也能用中文教,這樣不必因為英文程度不佳而無法深入理解上課內容。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