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2021-02-23 去跑去野


讀了《拆掉思維裡的牆》,讀到了第三章《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啟發人。作者說,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裡,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和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麼、感受到什麼,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麼樣的人。我覺得很有道理的!

心智模式是指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模式」或者「思維定式」,再加上一套自己的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內在世界模型,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

書中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一條狹窄的山路上,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已經開了3個小時,他有點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頂的時候,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伸手指了一指,對他大聲喊到:「豬!」「嗚」的一聲,兩擦肩而過。他的瞌睡一下子就醒了,他馬上伸出頭,衝著車的背影大聲罵到:「你他媽的才是豬!你們全家都是豬!」他得意的回頭,看看前面的下坡路,天哪,一群豬!他剎車不及掉溝裡去了。讀完這個故事覺得蠻搞笑的,反正我是笑了。其實,對面的司機只是告訴他前面有豬,但是帶著固定思維定式的司機以為這是一句侮辱的話。說實話,我在一讀到「豬」時,我也以為那是罵人的話,現在想起自己想法,真是可笑!可見我自己腦子裡也植入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和心智模式。

我以前讀過一些關於思維定式的文章,現在又看到心智模式的文章,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更加加深了。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沃爾特·弗裡曼發現,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後又拋棄它們中的大部分,只使用其中一部分來建立一個內心世界,以此來代表外部的世界。這樣,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和信息,我們通過自己的內心來填充這個世界。

我前不久讀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也有類似的描述,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大部分信息都被我們自己給過濾掉了。就比如當你老婆懷孕了,你會突然發現滿大街都是大肚婆,事實上不是孕婦多了,而是你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部分。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記憶,處理我們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後在我們的腦子裡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說我們給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模型!然後根據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生活。作者古典說,一切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對於你來說,都是實在的世界。

英國心理學家理察·懷斯曼在他的《怪誕心理學》中描述了他做的一個關於幸運和性格之間的關係的實驗,試驗具體就不在這闡述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來看看。這裡涉及到了「幸運兒模式」「倒黴蛋模式」,它們是心智模式中的一種,有些人內心裡安裝了「幸運兒模式」,他們給自己構建了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就會更加地發現外界潛在的機會,那些幸運兒反覆印證自己的「幸運兒模式」,從而更加地相信自己的「幸運世界」;而安裝了「倒黴蛋模式」的人則傾向於對機會視而不見,因為他們心中的模式沒有「機會」二字,他們對自己「倒黴世界」堅信不疑。其實,你細心發現自己身邊的人和你接觸過的人,有些人好像總是帶著天使的光環,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一帆風順,似乎永遠地幸運,而有人仿佛天生晦氣,八字不順,老是倒黴。我細心想了想,自己身邊和自己接觸過的人,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存在哎。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幸運的人吧,給自己的內心安裝一個「幸運兒模式」!

書中還提到一種現象,叫做自我實現的語言:一個女人(或男人)覺得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有外遇(構建一個老公或妻子出軌的世界模型),於是越看越像,天天地一跟二查三套話。半年下來,她(或他)的丈夫(或妻子)發現:原來出不出軌,成本是一樣的!反正家也不像家了,還不如找一個!於是這種語言果然應驗了······這就是這個妻子(或丈夫)在自己的心裡安裝了一個自己的另一半會出軌的心智模式,然後就這樣看待,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跟「吸引力法則」或者「夢想成真」之類的心裡法則很相似,我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裡也讀過類似的描述。有一句話雖然不中聽,但是真的很好: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死自己的!作者說,我們為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然後又反覆強化,最終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構建的那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幻想世界,然後在現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


有兩種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的現象,一種是「有些人經常生病,動不動就生病」,這種人其實並不是他們身體的問題,而是他們的有一種「如果你想被關愛,那就生病吧」的心智模式,他們大多是因為父母給他們的愛被弟弟妹妹分享了,但發現一生病就會得到更多的關愛,所以潛意識裡就有了這樣一個心智模式:生病——關愛,被關愛——生病,就這樣,他們就會老生病,動不動就生病,除非他們把這種心智模式給除去了,否則還是會老生病的,另一種是「很多有錢人一點也不快樂」,不詳細說了,他們的心智模式是這樣的:不幸福→賺錢→更加遠離幸福→更加努力賺錢→不幸福,就這樣一個死循環,只有他們打破了這個死循環,才能找到幸福。

作者在書中說到,心態源自於心智模式。我讀完覺得很有道理。大家都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20年後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困潦倒。記者分別採訪他們,為什麼過上今天這種生活?他們的回答都出人意料的一樣:「沒辦法,誰讓我攤上這樣一個父親呢?」,後面的大家都知道了。這則故事的寓意很明顯,前者心態好,後者心態糟糕,也可以說前者心智模式好,後者心智模式差!好壞心態的背後,是關於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


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也可能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於過去和這個世界的看法,完全有能力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重新認識我們的過去,從而改變我們的未來。

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但其實優秀也是一套心智模式!說了那麼多,希望每一個希望自己幸福的人,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智模式。因為心智模式是關於思維的思維、關於智慧的智慧。噢,對啦!大家可以讀讀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面的一些論述和心智模式很類似,也很有趣。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心智模式:把握我們命運的鑰匙
    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各有不同,這也構成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否則千篇一律的人生似乎也太過無趣了一些。那麼決定我們人生各不相同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家境的差距,有人說是天賦不一樣,還有人說是每個人的運氣不同等等。那麼這些說法正確嗎?
  • 成功不是學來的,決定我們命運的是心智模式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麼、感到些什麼、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樣的人。在這一期中,我們將講到心智模式,作者提出心智模式,就是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 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的心智模式
    《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並非星座,也並非生辰八字,而是一個人的心智模式。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就好像是一道心牆,把我們前進的方向堵死。最可怕的是,這道心牆,不是別人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一點一點建起來的。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
  • 心智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如果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就無法實現深層次的學習,阻礙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那麼,什麼是心智模式?它在人腦中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如何去改善人固有的心智模式? 什麼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蘇格蘭心裡學家肯尼斯·尼雷克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
  • 你的心智模式,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故事中的三人心智模式的不同,對外事物的認知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路徑不同,所以最終採取的行動也截然不同。心智模式是什麼?心智模式作為一種抽象的綜合認知能力,根深蒂固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影響我們理解世界。
  • 企業公民——心智模式的轉變(圖)
    這是稻盛和夫獨特的經營哲學,也是現在的商業經營者需要不斷修煉的一種心智模式。  心智修煉  心智模式一詞來源於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所謂心智模式,就是我們在看待世界、思考問題時自己感覺不到但它卻時刻在左右我們的一種模式。我們可以把心智模式理解為內心的制度和程序。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目標,而是「心智」!
    作者|墨多先生來源|墨多先生(ID:mrmoduo)人與人最大的差別,不是由目標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心智」。為啥這麼說呢?好比生活中我們常說,你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一個人。這句話的最後其實丟了兩個字——心智。換句話說,一個人對事物的觀點、情緒、態度或行動,都有可能在外界的幹擾下獲得某種改變。
  • 教育從改變心智模式開啟
    一、一個人成長的潛力和空間有多大,不是取決於機會和運氣,而是思維什麼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蘇格蘭心理學家肯尼思·克雷克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定義:根深蒂固存在於人們心中,影響人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他人、組織和整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諸多假設、成見、邏輯、規則,甚至圖像、印象等。從本質上看,心智模式是人們在大腦中構建起來的認知外部現實世界的「模型」,它會影響人們的觀察、思考以及行動。
  •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
    歡迎來到兔說影視,在這裡將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開心和精彩,小編文筆不好,還請各位小主看後多多指教什麼是心智模式,如何改變心智模式,如何成為我們人生的掌控者。小編從以下幾點來聊一下。第一個重點是: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
  • 你心智模式決定了你的選擇: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心智模式決定了一個行為方式1、是自我反思和反省,還是抱怨和推諉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學會正確的心智模式的應用非常重要兩種業務員的心智模式不同導致的。反省和反思VS抱怨和推諉2、心智模式就是一種結果發生時,我們尋找這個結果出現的原因心智模式常見的分兩種:(1).
  •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
    好壞心態的背後,是關於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如果你的假設是正確的,那麼你的心態也不至於那麼差。【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第一,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心智模式的影響非常大,人們認定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慢慢成長為這樣的人,又因為大腦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自動過濾大部分信息,所以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
  • 給你的心智模式插上翅膀 關於轉變個人心智模式
    原來他並不是一個不了解市場社會的書呆子,而是經過仔細的平衡比較,和詳細的市場調查才決定的。讓我不由得佩服他及時轉變舊的心智模式,尋找新的方向的勇氣。    所謂心智模式是指人們的思想方法、思維習慣、思維風格和心理素質的反映。
  • 認清自己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謂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並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心智模式是簡化的知識結構認識表徵,人們常用它來理解周圍世界以及周圍世界進行互動。
  • 祝愉勤: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爬多高
    我們臨時組成的小團隊,它不具有強粘性,更不太會形成很強烈的目標感和使命感, 所以出現坎坷是意料之中。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爬多高一個人的目標越高遠,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我們所有的表現,你的行為、你的言語、你的形式,它其實是冰山上的一部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冰山下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能爬多高。心智模式有兩種思維: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 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的能力並且積極挑戰,解決新的問題。 有目標,正性循環。
  • 心智模式:我們用來看世界的眼鏡
    那副眼鏡的名字,我把它叫做「心智模式」。它是我們看待世界一切的標準,是我們一生行事為人的準則。我們大部分人看完那篇文章的反應,有嫉妒的,有不屑的,有欽佩的,有焦慮的,有雞血的,有無動於衷的。其實不過都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心智模式而已,並無對錯。
  • 心智不成熟是個啥病?如何完善孩子心智模式,請看這裡
    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就被老師無情評價為心智不成熟。對於這樣的問題,小牛的媽媽一頭懵遭。她實在不知道「心智是啥?」其實,心智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和智力。所謂的不成熟,就是指孩子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不能通過生物反應表現出來。
  • 好壞心態的背後:其實是心智模式運算的結果!
    在我們認知中,我們都深信: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成敗!有一個關於心態的老得掉牙的故事,我們都滾瓜爛熟: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20年後一個成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困潦倒。記者分別採訪他們,為什麼能過上今天這種生活?他們的回答度一樣:「沒有辦法,誰讓我們攤上這樣一個父親呢?」這則故事的寓意,大家都麼明白,前者心態很好,後者心態糟糕,所以一個能夠成功,一個註定失敗。
  • 高情商之人的6種心智模式,值得每個人學習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一個人的成功80%的因素取決於情商,而情商的決定因素在於人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人對自己、別人、事物、情境、問題等的認知或假設,它決定著人思維與行為的切入點,影響甚至決定著人的行為。調查證明,相對於低情商的人,高情商者具有6種獨特的心智模式。
  • 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
    我們把這個用來觀察世界的模型叫作「心智模式」或「思維定式」,它就像一個濾鏡,讓學生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心智模式就像一個循環一樣,會反覆影響這個循環裡個人行為的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心智模式?
  • 關於心智模式的37個經典問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心智力》這本書,我們學完了《心智力》的第一章——發現心智模式,這篇文章我們來小結一下。書中的本章小結,總結出37個問題,我覺得非常經典,在這原文奉獻給大家,書雖然是寫給企業家的,我覺得對我們每個人都超有用,請仔細品味吧。 1、所有企業裡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所有企業裡人的問題都是老大的問題,所有老大的問題都是他心智模式的問題。2、心智模式就是對待事情態度的慣性模式,心智模式是存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對事物所持的固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