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中國軍方發布了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東海舉行實兵實彈演習的消息,這是在不到一個月內三大艦隊的第二次大規模聯演行動,規模之大,頻率之密集,領導級別之高,均與此前不同。
據官方媒體報導,8月1日,海軍在東海某海域組織複雜電磁環境下實兵實彈對抗演習。演習參演兵力以東海艦隊為主,北海、南海艦隊部分兵力參加。
這是中國海軍在不到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大規模演習。7月8日,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南海海域進行了實兵實彈演習。《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兩次都是大規模演習,參演兵力皆有百餘艘艦艇、數十架戰機,涉及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岸防部隊等。出現在演習現場的領導皆是四位上將,除了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海軍政委苗華兩次皆參加之外,南海演習時,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以及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參加演習,而此次沒有軍委聯合參謀部高級將領參加,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和政委鄭衛平一起參加。
從參演兵力以及牽頭組織單位可以分析出,雖然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主官親臨演習現場,但主導力量皆是海軍,仍是海軍單軍種實彈演習,並不是戰區內各軍種聯合訓練。
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演習並不針對特定目標,但演習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中國海軍的實力,同時對個別企圖對中國圖謀不軌的國家形成一種震懾,讓這些國家看到中國海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能力和決心。中國海軍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重大問題上絕對不會退縮。而且他認為,無論演習在南海或是東海,這種作戰能力包括對海上目標進行打擊,可以應用到任何海區。對於一個月內三大艦隊在兩個海域連續進行如此大規模演練,張軍社表示,這表明了中國海軍部隊快速反應能力以及能打仗的能力。這也說明海軍在作戰指揮控制能力、偵察預警能力、通信能力、後勤保障能力以及海上整體防禦作戰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官方消息稱,此次演習是海軍連續第11年圍繞複雜電磁條件和水聲環境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對此,張軍社表示,複雜電磁條件是對指揮控制、通信系統、艦艇上雷達聲吶進行幹擾,複雜水聲環境是指艦艇、飛機對水下潛艇的探測、攻擊面臨的複雜電子環境。這兩者體現了信息化戰爭的挑戰,是未來戰爭中海軍必須要面臨的情況。
此次演習時間持續數小時,突出「猛打、準打、穩打、快打,體現了未來信息化戰爭突發性強、平戰轉換節奏快、戰爭準備時間短的鮮明特徵。」張軍社認為,一些軍事強國在最近幾年進行了新軍事革命,特別是在軍事裝備發展、海外作戰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的能力都在增強。中國海軍需要進一步提高部隊快速反應、快速打擊、快速撤離戰場的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未來信息化海上戰爭要求。(來源:環球時報)
責編: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