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將每一顆珠子都放回原位——關於打譜

2020-12-14 古琴培訓

在沒有琴譜出現之前,古琴的曲子流傳下來有兩種方式:老師的口傳心授;文字譜。文字譜,顧名思義,用文字記錄下一首曲子,包括指法,左右手如何彈,按哪一徽,哪一根弦等等…… 琴曲指法繁多,可以想像一首曲子這樣記錄下來,需要多長的篇幅。

我國現存的唯一一首文字記錄琴譜《碣石調·幽蘭》,將近五千字,無論在記錄和彈奏中文字譜都太繁瑣太不方便了。

唐代,琴家曹柔把文字譜中每一句關鍵的字簡化出來,形成特殊的符號,即為減字譜。

能一直流傳,可見減字譜的偉大,但是減字譜是指法譜,只能標出弦位和指法,不能準確地標識出音高、節奏、節拍等,是為一大缺憾。明代朱權在《神奇秘譜》的序言中寫道:「是以琴道之來,傳曲不傳譜,傳譜不傳句。」說出了古琴減字譜流傳的局限性,演奏者拿到減字譜,根本無法還原。

所以,流傳下來的很多古譜成為絕響,要想順利彈奏和傳承,還需要進行打譜,將一首古曲挖掘、整理成型。

古人創譜之初為便於流傳而以減字記譜,只是指法,對於具體節奏的闡述雖有提示卻沒有統一的標準,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創作空間。

打譜的過程,也是琴者修為、智慧、專業、個性、審美的展現,所以打譜不僅僅是將一首曲子理順,彈出來,而是探索和再創作。因此不同年代的不同琴家在流傳同一首樂曲時有著不同的彈奏方法,進而形成流派。如果打譜過程中一味遵從古譜,很難將一首譜子真正豐滿起來。

古代沒有錄像設備,面對古譜,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絕對的認清古人到底是如何運指和彈奏樂曲的;何況,古琴的特性,是隨著演奏者的成熟度與領悟度變化的,生命的不同時期,對一首曲子的彈奏與領悟也會有不同。 記譜只是一個大致框架,就算是曲子的創作者,也不會一直保持曲子從始至終一模一樣,毫無變化。

所以對於古譜,在打譜的過程中適當的增減、改動是需要的。目的是把古曲以今人能夠理解的、能夠欣賞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打譜又一定要認真!打譜畢竟不是真正的創作,一定以尊重原譜作為基礎,力求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

深入了解之後,延著古譜的主幹,再適當加上自己的理解,過程中將不通、筆誤、有待考證的個別指法、段落進行梳理和修正。

打譜不是天馬行空,而是要揣摩出古人真正的意蘊,是一種穿越時空與作者對話的執著與虔誠。 這種一絲不苟,是對古人和古曲最大的尊重、對傳承最負責的態度! 而後才是開始定弦、定調、定音等技術性工作。

只有嚴格仔細的了解到一首曲子的內涵,才能最大限度還原曲子的思想。關於打譜,管平湖先生曾經對王世襄說過一段精彩的比喻,琴曲好比一個大盤子,中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坑,每個坑內都放著和它大小合適的珠子。打譜者開始摸不著頭腦,珠子滑出坑外。

打譜者須一次又一次晃動盤子,使每顆珠子都回到它該在的坑內。珠子都歸了位,打譜也就完成了。 盤子須不斷地搖晃,要晃到珠子都歸位為止。打譜也須不斷地改正,改到對全曲的音律滿意為止。

相關焦點

  • 古琴大師30年僅打譜20首 琴曲三千今人常聞者不過百首
    王悠荻說,「如果再過數十年回顧,對我來說,一生最有意義的事一定是將這些沉睡的曲譜儘可能復甦,得以流傳。」  憾:三千古琴曲如今能聽不過百  著高飽和度色的精緻洋裝,一雙高跟鞋風風火火遊走於深港之間,生於1989年的王悠荻一臉明媚,看上去和時尚又不乏端莊的職場女性無甚差別。
  • 海內外古琴大師雲集「《東皋琴譜》古琴音樂會」
    這也是29日、30日在杭州舉辦的「2018永福寺重建開放十周年《東皋琴譜》古琴打譜會」中最濃墨重彩的活動。美國琴家唐世璋 鍾欣 攝89歲高齡的國家一級演奏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劉赤城先生一上臺就掀起了高潮。劉赤城五歲從其父劉嵩樵習琴,後受業於徐立孫門下,盡得精髓。長期致力於古琴的發掘、整理打譜等工作,編纂有《梅庵琴譜修訂版》。在數十年的操縵生涯中,發展創造了回鋒、滾輪、閃滑、蕩吟等全新的演奏技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 唐琴「九霄環珮」將在昆明奏響;丁承運彈箏韻味似古琴|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唐琴「九霄環珮」將首次亮相昆明由李祥霆演奏千年唐琴「九霄環珮」8月將首次亮相昆明,由古琴大師李祥霆在雲南省大劇院的音樂會上演奏。——這就叫「琴腔」顧梅羹打譜作品音樂會上演5月18日,顧梅羹誕辰120周年暨顧梅羹打譜作品音樂會,在黑龍江省圖書館龍江書院舉辦。
  • 課程| 現代曲古琴減字譜編配研修班(10.1~10.5)
    古曲打譜是指在減字譜的基礎上編配簡譜,也就是標註節奏。現代曲打譜也叫移植,是指在簡譜的基礎上編配減字譜,也就是標註左右手的指法和技法。二者都屬於二度創作。
  • 古琴八大門派曲驚四座雅集山東
    八大門派的古琴名家共同登臺謝幕。 曾潔 攝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 (曾潔)中國古琴名家名曲品鑑會18日下午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儒家創始人孔子數千年前所作的《碣石調·幽蘭》經諸城派傳人高培芬打譜,得以重見世人,當天曲「驚」四座。
  • 2歲半孩子玩完紙抽放回原位火了,網友:這個「強迫症」寶寶真好
    最近網上就有一個兩歲半的萌寶,在玩完紙抽之後像有強迫症一樣,把紙抽擺放整齊地放回原位的視頻火了,而是整齊地將玩完的紙抽擺放回原位。 肯定會有家長不解,為什麼孩子玩完紙抽會放回原位呢不過有的寶寶可就沒有秩序期了,有寶媽分享自從有了孩子後,家裡就像垃圾場一樣沒有一個好地方,每一個地方都讓孩子給霸佔了
  • 古琴為什麼火了?
    能親手彈奏千年唐琴,在浙派古琴傳承人徐君躍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世界上每一位琴人都夢寐以求的盛事。九年前,也就是2010年,「彩鳳鳴岐」第一次走出館閣,重現清音,徐君躍是當時音樂會上的彈奏琴家之一。他至今記得,當指尖划過琴弦時,內心的絲絲悸動。徐君躍回憶:「9年前,同樣是千年唐琴,同樣是名家彈奏,同樣的規格。唯一的不同,就是受歡迎程度。
  • 十一各地大型古琴活動一覽;弘琴杯總決賽音樂會將名家雲集|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十一期間各地大型古琴活動一覽明天就是十一長假了,各地有哪些重要的古琴活動值得參加?簡報君為你盤點十一期間各地的大型古琴活動、重量級演出:陳長林《碣石調·幽蘭》打譜手稿在國圖展出弘琴杯總決賽將上演名家雲集的古琴音樂會中國琴會等主辦的第二屆「弘琴杯」古琴藝術展演總決賽,將於12月在南昌舉行。總決賽的壓軸戲「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正在籌備中。
  • 以古琴的名義聚會
    古琴演奏大家管平湖的「牧牛圖」中,牧童牽牛,牛在水中,漾起的水波紋柔和自然,頗有一種音樂般的流動感,不愧是古琴大家的作品呢!另一位琴人樊伯炎的「江南山水」亦是清新靈動,隱約可見古琴「清和淡雅」的神韻。    除了琴人創作的書畫,還有一些以古琴為題材的作品。
  • 古琴考級曲目九級大全!
    古琴考級曲目九級大全!喜歡古琴的曲目,喜歡其中的慢調和快調,也喜歡其中的優雅,可是喜歡歸喜歡,古琴曲目學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古琴考級的九級內容!《離騷》陳康士創作《離騷》,漢族古琴名曲,晚唐陳康士根據屈原同名抒情長詩《離騷》而作。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原曲為九段,後人衍為十八段。此曲抒發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慘遭奸讒後的憂鬱和苦悶,以及思鄉愛國的崇高感情。《搗衣》曲調慷慨激昂《搗衣》,古琴曲。傳為唐代潘庭堅作。
  • BTS金泰亨撿到孫承歡耳環,還把它放回了原位,溫柔眼神引發討論!
    在頒獎典禮上...BTS防彈少年團金泰亨撿到Red Velvet孫承歡耳環,最後還把它放回原位! 今年的頒獎典禮都沒有開放觀眾入場,因此少了飯拍可以看,飯拍都會有很多小花絮,最近這個這段可愛的小花絮又在韓網引發討論,就再一起來回顧吧!
  • 以古琴之名 會高山流水 一場古琴音樂會激揚東城琴友心
    這一群人,與古琴相伴,身外都無事,心中只有琴。琴笛合奏《平沙落雁》清音動人,洞穿未來古琴是時間的藝術,更是情感和修為的藝術。學習古琴,演奏技法和指法不是特別難的地方,但是讀琴譜是件有特別門檻的事。這是因為,流傳下來的琴譜基本用「減字譜」,只記錄了古琴的弦位、徽位和指法,無明確的節拍、速度標記,要想知道怎麼彈奏,就需要「解碼」,需要彈奏者根據自己的水平、經驗來定拍、定句、定調,也就是打譜。
  • 中山音樂堂古琴專場紀念大師成公亮 女兒成紅雨將到場追憶父親
    2018年3月1日訊,3月2日元宵佳節之際,「憶故人——紀念成公亮先生專場音樂會」將在中山音樂堂上演。屆時,觀眾們將在「秋籟」之音的陪伴下,與古琴大師成公亮先生的女兒成紅雨等音樂家共度一個充滿回憶與溫情的難忘夜晚。
  • 張烈鵬:打譜小記
    只是,塵埃落定了,卻不會打譜。我知道,像老一輩作曲家那樣,用鋼筆或者原子筆把歌譜寫在紙上,早已經有點落後,正規場合也是拿不出手的。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打譜。我打開電腦,輸入阿拉伯數字:1、2、3、4、5、6、7,替代七個基本音符,一句一句將樂曲輸好,接著在相應的音符下面輸入幾行歌詞。可是,音樂上的很多符號,根本無法用常用的文檔輸入。面對棘手問題,我繼續開動腦筋,尋求對策。
  • 胡錦蓉 古琴妙在可以釋懷
    喻老的藝術修養和為人的境界,都對胡錦蓉影響至深。她特別享受一撫琴就安靜下來的狀態,那是琴帶給人幸福的時刻。古琴讓我遠離荒蕪父親和我的古琴老師喻紹澤先生,是我生命中的兩座高山,因為有他們,我的少年時期雖在「文革」中度過,卻並不混亂、荒蕪。能從小跟喻老師學琴,受到他人格的影響,非常幸運。父親和喻老關係特別好,他們相互欣賞甚至可以說相知。
  • 山東博物館「2018年古琴迎春品鑑會」 即將奏響華美樂章!
    中國自古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以琴會友」等佳話,更有孔子在齊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由此足以可見中國傳統音樂,尤其是古琴在千百年的中華文化中的魅力。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山東博物館將於2018年3月3日(周六,正月十六)下午2:30-4:00在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辦「琴風雅韻——2018年古琴迎春品鑑會」,為廣大觀眾在元宵佳節奉上一場古樸悠揚的聽覺盛宴。
  • 打譜的作用
    而入門後,學生達到一定水平,老師又會推翻原有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糾正(這時候的學生一般都長於吃子,而且往往拘泥於此,對空沒有概念),開始培養學生圍空的感覺,同時對整塊死活進行強調。你可以都一一解釋,但永遠解釋不完,如果你解釋完學生都能接受,學生早就到了業餘5段的水平了。學生水平不到,有些東西你再怎麼解釋,他也聽不懂。讓學生自己打譜,那你覺得他是會學到新的東西還是會連舊有已經學到的都搞不清楚了,糊塗了呢?只因我前面說的,學棋的過程中會不斷突破原有限制,站的越高,風景越廣闊,水平不到,有些東西接受不了。所以,只能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來。
  • 古琴記譜法反映文化構造 節拍受控於人心理律動
    古琴記譜法基於中國古代文化背景的產生、變化與傳承,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審美觀念、歷史文化等密不可分,它是中國古代文人心理特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的綜合反映。  記譜、打譜與傳承  中國傳統的「模糊記譜」與西方的「精確記譜」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表現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很難以「先進」、「落後」簡單加以判定。
  • 學圍棋,「打譜」是什麼意思?
    我發現新來的同學,對我們實在太陌生了,很多東西都找不到,一個個問,搞得我根本回答不過來。比如前幾天,我看到有人要BWGO的打譜軟體,但是消息已經過期了,我沒法回(你們超過48小時不給我發消息,我是不能主動發的)再就是這幾天,又有人問,打譜軟體是什麼,我真是太難了……所以,趕緊出一期保姆級的打譜介紹吧。
  • 古琴考級曲目八級大全!
    古琴考級曲目八級大全!現代的家長總想在小時候給自己的孩子學一門藝術,好以後發展,其中也有古琴選擇,學古琴以後要面對是古琴考級,為了避免家長的盲目選擇,小編為你們收集了古琴考級曲目八級大全!《流水》旋律性較強是最早見於朱權的《神奇秘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