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門開平水口鎮,聚集著這樣一群打工者,老闆每月開出1萬元高薪,工作內容輕鬆又簡單,就是通過網上銀行進行大量轉帳這樣的美差真是讓人羨慕。
然而,這群工作輕鬆又多金的年輕人,被開平警方一鍋端,18人被刑事拘留,9人被另案處理。
8月底,水口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居住在水口鎮的李某有吸毒嫌疑。在偵查中,民警發現李某經常出入於水口鎮某小區兩套不同樓層的房內,且房間內有多人聚集,行跡十分可疑,民警懷疑房間的人極有可能從事非法活動。
圖源新華社 圖文無關僅配圖
9月2日,民警通過進一步偵查,發現李某又進入了該小區某號房內,立即將情況向上級匯報請求對可疑住宅進行清查。
在公安局領導的統一指揮下,及刑偵、禁毒等部門的警力大力支持下,當晚21時許,水口派出所組成的清查小組迅速兵分兩路對李某經常出入的兩套住宅實施突擊檢查。民警在房內共查獲筆記本電腦8臺、wifi發射器9臺、銀行卡83張、網銀U盾50個、計算器12臺及吸毒工具2套,控制可疑人員27人。
經初步審查,被控制的27人當中,有18人涉嫌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案件6宗,涉案金額高達9千餘萬元人民幣!
據犯罪嫌疑人梁某、羅某等人供述,他們這群人受僱於老闆盧某和「阿華」,老闆給他們每月一萬元工資,主要工作就是幫忙轉帳。
他們18人24小時輪轉,每人「上班」12個小時。「老闆」向他們提供場地、電腦、QQ號、銀行卡、U盾等工具,讓他們密切關注83張銀行卡的信息,一旦卡內收到錢,立即通過網上銀行將這些卡裡的錢轉到老闆提供的其他銀行帳號裡,他們每人每天最多的時候轉帳達100次。
目前,梁某、羅某等18人,因涉嫌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被依法刑事拘留,李某等9名嫌疑人因涉嫌其他違法行為被另案處理。
警方提示
不法分子為了能將非法獲得的錢財安全轉移,需要大量他人帳戶作為跳轉媒介,因此,衍生出了買賣或者出租個人銀行卡、支付帳號(微信、支付寶等)甚至公對公帳號的黑色產業鏈。一些人為了蠅頭小利出租、出售帳戶給不法分子,間接地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嚴重影響了案件的偵辦工作,幹擾了警方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出租、出售、出借銀行卡或支付帳戶(微信、支付寶)幫助網絡信息犯罪的,是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來源:網信江門綜合整理
編輯: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