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新冠疫苗冷鏈物流需求蓄勢 產業鏈公司滿產滿銷
新冠疫苗一旦上市,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能否滿足其嚴苛的運輸要求?上證報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多家冷鏈設備供應商,從技術、產能、供給等多維度調研其產銷現況後了解到,在政策刺激下,專業醫冷設備供求旺盛。
至於市場關注的疫苗冷鏈網絡建設,業內普遍認為國內現有技術十分成熟,實現全冷鏈可溯,並非難解之題,政府引導資源投入是關鍵。
零下70℃怎麼解決?
疫苗的冷鏈儲運無小事。
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中,滅活疫苗的運輸儲存需要在2℃至8℃的環境下進行,其產業鏈完善、技術成熟;mRNA疫苗(新冠疫苗的一種)需要零下70℃的運輸環境,其分發過程對冷鏈物流是一個挑戰。
「零下70℃,還要兼顧大批量運輸,這是人類疫苗運輸史上最大的挑戰之一。」記者採訪途中,每每談及於此,受訪對象均如此表態。
在以往,乾冰存儲是最容易想到的替代方案,裝滿乾冰的疫苗儲存箱,可以將其保質期延長至15天左右。而在普通2℃至8℃的冷藏條件下,疫苗的壽命只有5天。
A股公司凱美特氣曾表示,全資子公司惠州凱美特生產的優質乾冰可用於疫苗冷凍運輸,目前具備每年20000噸的生產能力,並會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產能。
使用乾冰,通過現代化交通手段,解決短暫的運輸,無疑是性價比較高的方案。不過,供應鏈中途節點越多,疫苗溫度受到損害的風險就越大,乾冰的不穩定性加大了運輸風險。另外,乾冰會擠佔裝載疫苗的空間,此消彼長的承載關係也決定了此舉非最好運輸方案。
「最好的解決方案一定是以超低溫冷櫃作為運輸載體。」海爾生物高級研發總監陳海濤表示,「專業級別的超低溫冷櫃,可以實現均衡控溫,並且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全程監控。」
在A股上市公司中,澳柯瑪、冰輪環境等公司生產的現有設備,均可以實現疫苗的超低溫存儲。「相比乾冰,使用專業超低溫設備,環境溫度更均勻,不會出現局部溫度差異,影響疫苗效力。」澳柯瑪生物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單波表示。
政策引爆產業周期
疫苗儲備技術解決後,資源投入能否跟得上呢?山東省疾控中心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內相對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具備了全面冷鏈的能力。欠發達地區冷鏈環境雖然不完善,但只是資源投入的問題。」
確實,一個地區的冷鏈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醫用冷鏈產業周期最主要的驅動因素就是政策。
「終端接種機構不添置超低溫設備,就必須加強對疫苗接種的組織管理。」前述疾控中心人士表示:「疫苗到貨後5天內必須全部接種掉,否則疫苗就報廢了,報廢損失通常要接種機構承擔,損失風險遠大於設備的投入。」
據其所言,儲備足量超低溫設備,是應對疫情的基礎建設,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加大了防疫部門對專業冷櫃的採購力度。
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對疫苗的研製、生產、流通、預防接種全過程予以規範,要求建立疫苗電子追溯系統,實現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全過程最小包裝單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2020年7月,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要求全國範圍內加碼終端冷鏈設備投入。
據產業人士介紹,疫苗冷鏈網的建設是一個重資金投入過程,建立一個冷鏈倉庫至少需要100萬元以上的資金投入,一輛符合標準的冷藏車費用至少為50萬元,冷鏈物流的溫控系統、運輸監控系統與倉庫管理系統等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政策的引導下,短期內將刺激終端設備的需求。
產業鏈滿產滿銷
青島,是國內製冷設備產能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記者採訪中途經青島新、老工業區,各家製冷設備廠商一片繁忙,物流區車水馬龍。
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政策出臺後,地方防疫部門下了「死命令」,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地區冷鏈基礎建設。
據悉,相關政策資金已經到位並下放至基層防疫部門,企業醫用冷櫃訂單明顯增加,部分增量產品訂單需求較急,四季度已經陸續進入交付期。
在青島地界某服務區,記者採訪了駐足的貨運司機。該司機說道:「出貨很快,要的車也多,我們這個車隊下半年一直很忙,約車得儘早。」
在製冷設備上,海爾生物、澳柯瑪的產品品類多、資質齊全,可以直接用於疫苗的儲存、運輸,二者已與國內新冠疫苗生產企業開展合作。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下半年醫用冷鏈產品銷售狀況較以往明顯增加,產業淡、旺季界線已經模糊,預計將明顯增厚公司當年業績。
據了解,澳柯瑪使用多種特種工藝研製出Arktek,能夠在無電狀態下維持-60℃至-80℃的超低溫5至6天,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成為當時運送伊波拉疫苗的全球唯一方案。
海爾生物超低溫冷櫃採用復疊式工藝,自研製冷劑配方,溫度控制可實現-196℃至8℃全覆蓋。此外,公司的太陽能冷藏箱無需外接電源,能夠在43℃環溫下斷電保溫2℃至8℃48小時以上。
海爾生物高級研發總監陳海濤表示:「高端醫冷設備早已經不是價格戰的競爭模式,用戶會以功能、性能為首要考量指標,公司旗下產品在歐洲就曾有以最高價中標的先例。」
終端設備的熱銷,引發產業共振。上遊材料端,生意社大宗數據監測顯示,製冷劑12月份以來行情轉暖,多家企業上調報價,大部分型號近期漲幅在5%上下,部分型號出現貨源緊張。
微光股份生產的冷櫃電機已經可以實現進口替代。據悉,目前公司訂單充足,公司客戶在全球市場較大的冷櫃廠幾乎均有覆蓋,並且公司外貿業務也開始逐步恢復,外貿交付周期在35至40天,內貿交付周期3至20天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