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我們超全德國大學攻略分享系列。
今天要說的這所大學,是中國留學生人數吊打其他國家兩條大街,以理工科聞名遐邇讓留德華們擠破頭顱的——斯圖加特大學。
要說這斯圖也算巴符州的一員,每學期收取1500歐的學費,物價在德國也不算便宜,為什麼這麼多的留學生,多花這幾千歐的學費,也要擠進這所高校?到底這所大學有什麼難以抵擋的魅力?
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ät Stuttgart),創建於1829年,前身是斯圖加特聯合技術工業學校,以工科技術科目聞名。
斯圖加特大學是理工大學九校聯盟TU9成員之一。擁有全德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及全德第一來自第三方的科研經費。同時學校也支持並參與了包括弗勞恩霍夫協會和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在內的140個研究所工作,其涵蓋學術範圍從人文科學到自然科學再到工程科學等多個學科。
斯圖加特大學2018年來自第三方的科研經費高達217,645,000歐元,將近2.2億歐元。
大家還記得嗎?斯圖加特大學已經入選今年新的德國精英大學候選名單,從2019年開始,德國會撥給新的精英大學總計每年1.48億歐元的資助資金,長達7年。這意味著斯圖一旦確定為新的精英大學,將獲得更多的資助資金。
斯圖真的是大學中的壕...
斯圖加特大學院系設置:
院系 1: 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
院系 2: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院
院系 3: 化學學院
院系 4: 地理及生物科學學院
院系 5: 計算機及電子信息技術學院
院系 6: 航空航天及測量學學院
院系 7: 機械學院
院系 8: 數學及物理學院
院系 9: 哲學及歷史學學院
院系10: 經濟及社會學學院
有了院系設置,想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大學的專業設置,我們同樣整理了斯圖加特大學的所有研究生專業設置及申請時間、申請學期,大家可mark。
PS:
1. 申請學期中的「B」為特殊申請日期,帶「B」的大多為國際課程或英語授課專業。
2. Lehramt專業,幾乎不對外國學生開放申請,可理解為德國的師範專業。
3. 翻譯不準確的地方請請各位小可愛指點。
前文說到,斯圖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吊打其他國家兩條街是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斯圖加特大學的在校生人數及國際學生人數比例。
2018年,斯圖在校總學生人數為25705人,新生人數4886人。
反觀2017年,在校學生總人數26856人,新生人數5808人。
對比這兩年的數據能看出,新生人數減少將近一千人。
按照斯圖每年大概22%-25%的留學生比例來算,國際學生人數減少了250人左右。是申請的人數減少了嗎?
no,1000人爭幾十個學習位置的情況每年都在斯圖上演,那為何新生人數減少那麼多?
說明斯圖在嚴格把控著學生人數特別是留學生人數。
而佔據斯圖留學生半壁江山的,當屬中國學生。18/19冬季學期,中國留學生人數在斯圖加特大學高達1318人。是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比第二名土耳其多出2倍的人數。
不僅是斯圖,德國各大學都在慢慢控制著學生的人數,把控著國際學生入口。其中基數最大的中國留學生,儼然成為受衝擊最大的目標。
不是說幸福的家庭大多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可放在留德華們身上就是,幸福的留德華被各種錄取,不幸的留德華皆因「課程匹配度不足」被拒。
小編認為,斯圖加特大學為今年新一輪精英大學的強勁選手,入選精英大學指日可待。
斯圖有兩個項目入選精英項目——計算機一體化建築設計與建造和數據集成仿真學,並且已經獲得資助。
作為學生,選好了專業,在未來快速發展的社會,無異於搭乘了高速列車,未來可期。
斯圖在18/19冬季學期,人數最多的專業為航天航空科學專業,其次為機械。
大家可以稍微揣測一下,德國大學大力培養航天航空科學人才的目的是什麼呢?這讓小編開了個腦洞,難道未來人類真的會如電影《流浪地球》裡面臨惡劣的生存環境,然後讓整個地球搬家嗎?
斯圖加特大學,作為TU9成員,也可能即將成為新一輪的精英大學。
儘管斯圖收取學費(每學期1500歐),但是並不影響大家申請斯圖的熱情。斯圖這所中國留學生人數眾多的學校,僧多粥少的情況會更加嚴重,但是同樣不會影響大家申請斯圖的熱情。
那麼留德華們要做的,還是在於提升自身背景條件及匹配度,考出德福高分爭取拿到直錄,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