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指導意見》

2020-12-19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一、《指導意見》解讀

  1.產業優勢

  醫藥健康產業是本市具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且符合本市城市功能定位又有較大市場需求的產業門類。

  創新資源高度集聚,本市擁有全國最多的醫藥健康領域國家級科研、醫療衛生和臨床研究機構以及各層次人才。新品種成果轉化成績顯著,吡非尼酮、EV71型疫苗等多個一類新藥獲批上市,國內首款可充電腦起搏器、3D列印人體植入物-人工髖關節假體以及軟人工晶狀體等國產醫療器械產品獲得註冊批准。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不斷湧現,引導構建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生態體系,形成了一批千萬量級用戶規模的網際網路健康創新公司。

  子行業發展均衡,化學製藥和中藥行業高端發展,為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基因檢測、細胞治療、醫用植介入物等新興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促進了生物製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快速成長。「高端、高效」特點突出,產業總體附加值較高,企業的增加值率保持在40%以上,是工業企業增加值率的兩倍,製造業利潤率達19%,居全國第一。「用北京藥放心」品牌響亮,高標準的產品質量造就高水平的產業品牌,「北京藥」已形成良好的社會美譽度和影響力。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本市已經形成南北兩翼的醫藥健康產業格局,其中南部以亦莊和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為核心的高端製造業基地在北京生物醫藥製造業中所佔比重約為50%,北部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的研發創新中心依託國家醫藥健康領域重大項目,已成為國家級創新基地。行業總體向綠色轉型,化學原料藥生產環節已經停產並將於2017年底退出本市,中藥材前處理及中藥提取等環節不再新增產能。

  2.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新藥研發能力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全行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6%以上;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產業創新集群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發展更加綠色,單位產值能耗、水耗持續下降。

  3.重點方向

  一是加強技術研發創新

  把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原始動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醫藥健康領域基礎研究能力,促進技術交叉融合,推進不同學科交叉融合和協同攻關,提高新藥研發創製能力,推動我市藥物研發由「跟跑」向「領跑」升級,建設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平臺,實現創新成果的研發轉化。

  二是實施重大發展專項

  將提升產業能級作為發展的核心任務,將深入實施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實施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專項、實施醫藥健康領域智能製造升級和推進綠色製造轉型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四輪」。

  三是培育發展新興業態

  將新業態新模式作為產業的新增長點,發展「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產業,發掘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融合發展新機遇,發展精準醫學新模式,開發基因、細胞等新技術、新產品開拓重大疾病治療新方法,推動生產性服務和服務型製造的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從提供產品向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方向轉變。

  四是積極優化產業布局

  通過合理布局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通過構建特色化產業集群、推進京津冀醫藥健康產業協同發展、加強醫藥健康企業對外交流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五是提升產品質量水平

  將質量信譽作為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加強質量體系建設,提升藥品醫療器械生產水平,打造醫藥健康知名品牌,進一步提升產品、企業、行業美譽度和知名度,建立行業誠信體系,共同構建誠信醫藥健康行業。

  二、典型案例

  案例1.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暨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於2000年9月30日在國務院、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及北京市的支持下,以清華大學為依託、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註冊成立,註冊資本3.765億元。

  公司致力於為生命科學與集成醫療(包括預測、預防和個體化醫療)領域開發和提供創新性技術產品和服務,並成功開發出生物晶片及相關試劑耗材、儀器設備、軟體資料庫、生命科學服務、臨床檢驗服務等五個系列數十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其中十餘項為國際首創,現有258項專利獲全球授權。此外,公司已開始全面進入醫療領域,不僅在疾病預測、預防、個體化醫療領域推出了以基因為導向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務,還在全國各地專業化的醫院建立了服務基地。目前已形成年產各類生物晶片配套儀器300多臺和年產各類微陣列晶片100多萬片的生產能力。

  2.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從事腦起搏器等系列化神經調控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在此領域唯一國家級研發基地「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組成單位。

  公司自主研發生產了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個腦起搏器產品。該產品上市四年多以來,植入量超過8500例次,臨床醫院覆蓋全國160家醫院。

  2016年5月,公司用於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的迷走神經刺激器獲得上市許可,再次打破美國公司的獨家壟斷,這是全球第二個迷走神經刺激器產品註冊證,上市一年多以來植入量超過700例次。

  公司用於治療尿失禁的骶神經刺激器臨床試驗已完成,預計2018年上半年獲得產品註冊證。公司用於治療疼痛的脊髓刺激器即將進入臨床試驗。

  迄今為止,公司已經完成了腦起搏器、迷走神經刺激器、骶神經刺激器、脊髓刺激器共4個神經調控產品系列的開發,將進一步在療法拓展、新技術研究等方面開展工作,推動在北京建設全球第二個神經調控產業基地。

  3.北京東方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東方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8月,是中國和古巴在生物技術領域水平最高、投資規模最大的合作項目。

  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個世界水平的抗體人源化技術平臺以及國第一條全自動大規模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產線,並於2005年成功上市了我國第一個人源化單抗藥物——泰欣生?(通用名:尼妥珠單抗)。

  公司以重大疾病治療及預防性生物醫藥新品為主,擁有上百人的國際化專業抗體研發團隊,構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研產整體貫穿的以原創性抗體藥物及新型疫苗為主的產業化技術平臺,在腫瘤類、糖尿病類、自身免疫疾病類等方面展開了近20項的研發管線布局。

  三、解讀專家

  程京,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京教授長期從事生物醫學研究,1999年3月回國後創建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致力於生物晶片技術的開發及應用,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內外發明專利200餘項,牽頭制定生物晶片行業標準6項、國家標準5項,開發相關產品70餘項,極大的提升了我國生物晶片研發水平與能力。程京教授於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目前還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及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解讀《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
    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 今日,由全國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全國醫學院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主辦的醫學教育大講堂第一講開講。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對《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進行解讀。大講堂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開展。
  • 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研究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呈現空間集群式發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生物醫藥產業的互補協作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要集聚地和強大引擎。
  • 《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年8月21日  簡介:日前,北京市正式印發《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為了向社會發布並解讀北京市文創產業有關政策情況,此次發布會邀請到有關領導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 康輝醫藥科技助力產業發展,亮相安徽省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對接會
    2020年12月11日下午,由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滁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安徽省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對接會在滁召開。本次對接會共分為推介及政策解讀、行業交流、合作交流三個階段。
  • 吉林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助力醫藥健康產業快速增長
    近年來,吉林省突出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斷加大醫藥健康產業推進力度,著力加速中醫藥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實現了醫藥健康產業快速健康增長,2019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醫藥健康企業達到318戶,其中中醫藥企業近150家。
  • 吉林加快建設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
    為加快推進醫藥產業集聚,構建一體化布局,打造新的產業支柱,吉林省日前已出臺多項舉措,著力建設吉林省藥企的集中區——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重點支持走廊區域內的6個市、縣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方面,對企業新獲得的新藥證書且在吉林省轉化生產的國家1~6類中成藥、1~14類生物製品、1~2類化學藥品和第三類醫療器械,將根據類別一次性給予每個品種50萬~200萬元獎補,每個企業年度最高可得到300萬元;對新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或歐盟藥品質量指導委員會註冊認證的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將一次性給予100萬~200萬元獎補;對企業新獲得批准文號且在吉林省轉化生產的保健食品
  • 洞察| 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藥品領域,集聚了倍特藥業、科倫藥業、地奧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以及先導等創新型研發企業。醫療器械領域,集聚了包括邁克生物、奧泰醫療等一批領軍型企業,以及博恩思手術機器人、藍光英諾等創新型研發企業。醫療服務領域集聚了包括西嬋整形美容、金域醫學等典型企業。此外23魔方、新生命幹細胞、醫聯科技等健康新經濟企業也推動了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不斷實現突破與發展。
  • 五部委聯合發衛生健康科技創新意見 力推中醫藥科技創新
    以下為意見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科技廳(委、局)、食品藥品監管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人口計生委、科技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軍隊有關衛生部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
  • 青島科技創新園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
    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以「生命科技產業集聚區」為重要載體,營造良好的大健康產業發展環境,為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加快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以英派斯健康科技、海智源生命科技、中醫醫院製劑為依託,圍繞「醫、養、健、管、遊、食」六大領域,推動園區體育健身、生命科技、醫藥製造等板塊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 ...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勇爭世界500強,創新發展醫藥健康產業
    展望「十四五」,李楚源認為,廣州是千年商都,也是健康之城、創新之城,廣州宜居宜業,本土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未來可期,廣藥集團將在「十四五」期間全力打造具有產業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企業。將「穗康健康生活」打造為疫後網際網路品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為企業管理者,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面對各種挑戰,最根本的出路還是要聚焦創新,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 解析政策 分析趨勢 河北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石舉辦
    原標題:解析政策 分析趨勢 河北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石舉辦   2月16日,2020(河北)醫藥健康
  • 探尋差異化創新發展 京東健康以科技助力醫療健康產業變革
    而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人群逐年增加,「看病貴,看病難」仍舊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無疑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大健康產業,特別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加持。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涉及網際網路醫療的政策和規範頻出,釋放出國家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積極信號。
  •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政策解讀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pdf政策解讀內容如下:《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政策解讀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粵府辦〔2016〕130號)要求,現就《意見》出臺的背景、編制依據、發展目標、主要內容、主要亮點等方面進行政策解讀。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許克振要求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 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2月18日,副省長許克振赴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調研時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全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  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藥物研發為基礎,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科技醫藥企業。公司在心血管類、消化類、精神類及抗腫瘤藥物領域,已按國際標準完成了多項創新技術研究,力爭在未來2—3年內,拿到7—8個國內獨家首創的新藥品種生產批件、2—3個創新藥品種臨床批件,並逐步實施轉化生產。
  • ...黃政辦發 黃岡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蘄艾產業的意見
    黃政辦發〔2018〕7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龍感湖管理區,市直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充分發揮蘄艾獨特的資源優勢和藥用價值,推進大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現就加快發展蘄艾產業提出如下意見
  • 北京今年將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專題座談會時表示——  北京今年將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當前北京正處於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城市發展模式要調整,減量發展面臨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必須用新的辦法、必須有新的動力,這就是創新。」陳吉寧表示,科技創新是引領北京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唯一出路。不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和科技與產業創新脫節問題並存,科技創新支撐引擎作用不夠。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20年財政預算信息
    重點支出情況  (1)生命科學前沿創新培育專項  ①政策依據  國家層面: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視察北京,明確了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央賦予北京的重大戰略任務。  市級層面:《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指導意見》將醫藥健康產業列為今後北京市重點發展的十大高精尖產業之一。
  • 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
    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意見》形成《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並已向有關領導匯報,爭取能儘早以省政府名義正式下發。
  • 打造萬億級醫藥健康產業 成都底氣何在
    擁有良好產業基礎的成都已率先入局,提出將醫藥健康產業打造為具有強勁競爭力的萬億級支柱型產業,並出臺了醫藥健康產業的頂層設計——《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然而細數家底,2018年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僅為3000多億元。這意味著,要用6年時間創造7000億元的產業。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的底氣在哪裡?
  • 2018中國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發展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
    「加快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增強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這是11月7日在京召開的「2018中國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發展高端研討會」上最為吸引與會嘉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