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全椒,山巒青翠,碧水潺潺。在全椒大墅鎮以西,一座美麗的水庫像一汪碧潭,靜臥於天地之間。這裡正是全椒縣的一座中型水庫——三灣水庫的所在地。站在大壩上放眼望去,碧綠的麥苗一望無際,隨風搖曳。
沿著青青的麥地走到盡頭,就能聽到發電機的轟鳴聲,一臺挖掘機在緊張作業,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綁紮鋼筋,這是安徽省全椒縣三灣水庫抗旱補水工程的一處渠道節制閘施工現場。一個高1.8米,寬3米的閘門已初具雛形。「只要天氣好,前後20天就能完工。」安徽金三環工程有限公司現場施工經理王力筠說。
在三灣水庫崗李電灌站,進水渠工程也在緊張施工中。「這段200米左右的進水渠打通後,能將長江水引到水庫,這樣,即使再遇到像去年一樣的大旱年,我們灌區大墅、古河兩個鎮11個行政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也都能得到保障。」三灣水庫副主任姚有青介紹。
三灣水庫抗旱補水工程是全椒縣水利局實施的2020年農業灌溉保障能力提升項目之一,與馬廠水庫、大牧塘抗旱補水工程共同構成三條抗旱補水線,項目總投資1071萬元。三條補水線路自北向南延伸,與滁河連通,建設成,將實現內水與外水互通互調。目前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在今年汛前可發揮作用。
全椒縣地屬長江流域、滁河水系,每年5月初即進入汛期。為切實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全椒縣三灣水庫13名職工從3月份開始上緊發條,著手開展灌區汛前檢查、工程管理、水政巡查等各項工作。「由於去年大旱放水多,導致今年庫區水位很低,原來的淹沒區都裸露了出來。為了防止庫區被非法侵佔,現在我們每天都要進行巡查。另外還有3個電站共9套機組的維護保養,7萬平方的大壩草坪剪修維護,我們都在齊頭並進幹,防汛工作無小事,馬虎不得。」姚有青說。
這只是全椒縣立足防災減災所做工作的一個縮影。截止目前,全縣5座大中型水庫、102座小水庫等水利樞紐工程和水工建築物已經全部被精查細篩了一遍,若干小水庫存在度汛安全隱患、水口淤積、迎水坡預製塊塌陷等問題也將在4月底前完成除險。
為保障大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不斷提升防災減災能力,近年來,全椒縣在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治水總基調不動搖的前提下,通過實施農村防汛預警預報體系建設、嚴格落實水庫「三措施、一要害」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著力推動大中小型水庫「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從「有名」到「有實」進行轉變,大中型水庫調度運用監管日趨規範,小型水庫運行管理逐步邁上新臺階。
2020年,針對小型水庫還存在的監測預警設施和能力不足等問題,全椒縣水利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投資近800萬元,實施了小水庫自動測報系統建設,自此,全縣在冊107座大中小型水庫自動測動報實現了全覆蓋,為水庫安全度汛提供了精準的信息保障。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技術交底和施工合同籤訂,眼下正在快馬加鞭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