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一個小學放出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老師在教學生行跪拜之禮,然後引發了網友的各種爭議,很多聲音裡都表達了不可取,原因是跪拜教育讓人感到不適,沒有實際意義,真是如此嗎?
近年來,古風流行,所以古代的很多禮節又在周圍流行開了。古代禮儀中有一項主要的禮節就是跪拜。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跪拜是下輩、社會地位低的人對長輩、社會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禮儀。
那麼這項禮節在現代要不要繼續傳承下去呢?不光是安徽小學,很多學校也有過這樣的行為,有的在操場上,讓大家都做跪拜之禮。每次這樣的視頻流出,就會讓大家覺得和現代化教育格格不入。
但我覺得跪拜之禮可以傳承,但不是照搬古代。因為在古代的社會環境下,跪拜體現的是尊卑,比如僕人見了老爺要跪,現在沒有僕人、老爺了,也就不用跪了。
那麼現代忠孝情義的教育裡如何正確解讀跪拜呢?
首先,正兒八經的跪拜就如古代說的,天地君親師。天地孕育萬物,我們應該跪,沒有天地,何來人間?
這是一種敬畏之心,而後是君,古代是君王,跪拜君王表現得是一種忠君愛國,如今在中國不需要跪拜君王。
接著就是親,親就是父母、長輩。為什麼要跪拜父母,不只是因為生養我們的是父母,也因為父母教育我們為人處世。
如果我們連父母都不肯拜,輕言談什麼尊重、包容,那就成了表面文章了,不走心。那更別指望我們會對別人尊重、包容了,還談大格局什麼的,那都不會長久。
父母是在世佛,你到廟裡還知道跪下拜菩薩,回到家怎麼就不能跪父母了?
最後是師父。在中國讓人遺憾的傳承裡就有師父傳承。我們一味追求現代化,什麼都講平等,結果呢,丟了一些特別好的品質。
師父傳承裡做得最明顯的就是德雲社和本山大營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讓人看了特別感動。還有一些手藝人,也把這個傳承了下來,但在中國的整體文化裡,還是把師父傳承丟了。
現在對跪拜有了一些了解之後,我們要知道在什麼場合下去做這些事。不是喝醉了酒,當著大庭廣眾之下給父母下跪,告父母說我錯了;也不是望著天空,今天有彩虹,我就趕緊跪下感謝;不是剛上小學一年級,我看見了老師,我就馬上先給他行個跪拜禮。
不是這樣的。如果你這樣解讀跪拜教育,我只能說你這才叫形式主義。
給大家舉個我家裡的例子。每年過年,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我爸要給孫子發壓歲錢。我侄子早早起來,穿上新衣服,來到我爸跟前,然後跪下,跟我爸說「祝爺爺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我爸聽了,笑呵呵地拿出一個紅包來,對孫子說:「又長一歲,好好學習,將來考好學校!」
我曾經問我侄子:我說你爺爺不給你錢,你還跪嗎?他說不跪,那個時候他5歲,在他的概念裡,跪了有錢,不給錢不跪。後來第三年,我又問他,他說跪啊。他告訴我,因為是爺爺,不是因為錢。
我就又問他:如果旁的人也給你錢,你跪嗎?比如你舅姥爺,他說跪。因為跟爺爺是同輩人,還是一家人。那要換成爺爺的同學或者同事呢?
他疑惑了,他說不知道,應該不用跪吧。我說那人家不給你錢呢?他就說那就不要了。
所以你看跪拜不是簡單說跪在地上就行了。如果學校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回家就給父母行跪拜禮,那就是教育不到位,給教育添堵。
做禮儀傳承,一定要做透。我相信古代在跪拜這個禮節上一定有很多講究,面對的人,在什麼樣的場合,該行什麼樣的跪拜,那都是有很多說辭的。所以在跪拜教育上不是爭議要不要做,而是如何做,怎麼做。
你們又是如何看待跪拜教育的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