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濂溪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圖)
本報訊 記者周潯 程愛娣攝影報導:「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的成立,意味著濂溪區生態修復工作已經涵蓋了從行政執法到刑事案件所有環節。加上之前建立的法院、檢察院、林業、森林公安四家聯席制度,完善各部門銜接工作機制外,我們將為濂溪區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
九江市環境司法宣傳基地今日揭牌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12月16日上午,九江市環境司法宣傳基地掛牌九江森林博物館。在正式揭牌之後,九江森林博物館將被賦予環境保護宣傳、環境司法教育功能。新揭牌成立的九江市環境司法宣傳基地,由市兩級法院和市林業局共同創建,在環資庭巡迴審判、司法生態修復以及普法教育宣傳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濂溪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 環資審判庭 庭長 許峰:發揮這個基地的作用,將來涉及到環境領域的民事、行政、刑事的庭審,我們要放在這裡做一個現場巡迴審理,更好地發揮環境司法教育的作用。
-
聚焦環境資源審判一體化,示範區法院共建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
10月16日下午,由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主辦、青浦區人民法院承辦、吳江區人民法院、嘉善縣人民法院協辦,以「綠色發展——環資審判一體化」為主題的第八期「創新工場」活動,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舉行。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 2020記者看法院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蘇省南京市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伴隨著這場新聞發布會的召開,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圓滿結束。一周來,調研組一行從長江上遊重慶啟程,沿江到湖北、江西,再到長江下遊江蘇。
-
走近綠水青山 凝聚生態共識——「南平建甌生態司法教育基地」概況
、制度、保護與共治『四大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省生態環境司法品牌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的批示精神,建甌法院積極尋找自身環保優勢, 在建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關懷指導下,在市紀委、市林業局、市森林公安分局、市史志辦、萬木林管理處等多個部門支持幫助下,建成了南平首家「保護區+教育基地」的特色教育平臺,即建甌市生態司法教育基地。
-
濂溪區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11月20日上午,濂溪區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濂溪區委副書記、區長盛煒主持會議,濂溪區委書記容長貴出席會議並講話。區領導廖雲劍、劉瓏彬、楊運新、蔣豐文等參加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市第三次環委會會議精神,觀看了濂溪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暗訪專題片,通報了濂溪區環委會前期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部署了全區年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區水利局、區住建局、區城管局、五裡街道、十裡街道、蓮花鎮等單位就如何開展下一步生態環境工作在會上作了發言。
-
新北區:常州市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揭牌
12月7日,常州市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在新北區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揭牌,標誌著基地正式啟用。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同志出席活動並致辭,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馬榮同志發表講話。
-
甘肅協同區域共建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範」
中新網蘭州8月29日電 (記者 崔琳)28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舉辦的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協作論壇披露「甘肅經驗」稱,2019年以來,甘肅法院系統結合境內生物資源豐富和生態環境脆弱的實際,嚴厲打擊破壞自然資源犯罪行為,並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
貴州高院2020年記者行暨升級貴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專項行動體驗式採訪第二站:梵淨山
貴州法院依託貴州自然地理與產業布局情況,在多元化、立體式、全方位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將全省的綠水青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村落保護等全部納入司法管轄之下,把全省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生態系統納入人民法庭司法保護範疇,實現生態環境全要素一體化保護。
-
綠色司法守護生態「高顏值」
近日,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辦的全省生態環境司法「十佳百優」評選結果揭曉,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的「生態司法助力鄉村振興示範基地」等多個項目入選。成績的背後是全市法院不斷創新生態司法工作機制,提升司法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
甘肅法院:「點、線、面」結合守護黃河上遊生態環境
——甘肅,行程逾1200公裡,探訪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點、線、面」結合的「甘肅模式」。記者首先來到甘肅礦區人民法院,法院大廳中的甘肅環境資源審判布局圖生動展示著甘肅特殊的地理環境。該院與14個市、州所在地基層法院集中管轄全省(林區法院管轄的案件除外)涉環資類案件,此即「甘肅模式」中的「面」。
-
千秋生態 守護閩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生態環境司法...
為大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在「全國文明村鎮」——爐下鎮斜溪村建設生態環境司法教育實踐基地,基地由生態環境教育體驗館、生態司法主題公園、增殖放流平臺、庫區法官工作室組成。體驗館:展現閩江源頭生態保護成果延平區人民法院生態環境司法教育體驗館於2019年6月5日建成,並免費向社會開放。
-
順昌法院以票數第一的好成績入選福建生態環境司法「十個創新亮點」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7月29日,福建高院以《福建生態環境司法十個創新亮點花落誰家
-
生態環境需保護 損害環境必賠償--吉林省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一案開庭
2020年9月14日上午,遼源市人民檢察院全程監督支持的西安區某養殖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一案,在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公開聽證。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的檢察人員旁聽了此次聽證。2020年4月30日,市檢察院通過新聞媒體報導發現,西安區的某養殖戶違法向遼河流域支流仙人河排放生豬糞汙,可能為涉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案件線索,遂將此線索交由西安區檢察院協助辦理。經依法調查查明:該養殖戶年養殖生豬230頭左右,每天生豬排洩物1噸左右,2018年1月至今, 該養殖戶多次將生豬排洩物排放到養豬場門前仙人河上遊支流內。經調查核實和司法鑑定,排放總量累計約為20噸。
-
最高法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附全文)
2016年1月5日、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明確必須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新時代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貴州高院2020年記者行暨升級貴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專項行動體驗式採訪第一站:遵義
貴州法院依託貴州自然地理與產業布局情況,在多元化、立體式、全方位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將全省的綠水青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村落保護等全部納入司法管轄之下,把全省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生態系統納入人民法庭司法保護範疇,實現生態環境全要素一體化保護。
-
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
9月2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
珠江源北盤江流域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會在曲靖召開
山水相依,共商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建立跨區域聯盟,共護「大珠江源」一江春水。12月10日下午,珠江源北盤江流域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會議在珠江源頭第一城雲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保護生態文明,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建立加強司法協作機制,依法打擊破壞珠江源北盤江流域環境資源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妥善審理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支持行政機關履行環境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雲貴兩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打造「大珠江源」綠色名片,雲貴兩省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勢在必行。
-
——最高法發布環資審判白皮書、環境司法發展報告及生態環境保護...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7-2018》(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7-2018》(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及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
司法保護長江上遊生態 雲貴川渝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環境資源審判非常注重跨地區、跨流域審判。」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趙翎21日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建立後,未來將實現對一個地區、一個流域的跨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21日在重慶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