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軍人是一個光榮且神聖的職業,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是作為一名軍人,還是有著極高的風險,特別是邊疆部隊和境外維和部隊風險係數最高,毫不誇張的說他們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中國於1990年開始加入國際維和任務,至今走出國門的中國維和軍人已經超過3萬人,李慶昆就是中國維和軍人的優秀代表之一。
李慶昆出生於一個軍人世家,爺爺是抗戰老兵,二叔參加過邊境自衛反擊戰,帶著長輩的囑託和期望,他於2005年參軍入伍,正式開始軍隊生涯。2013年,在「礪刃—2013」全軍特種兵比武競賽中,他獲得了3金1銀1銅,個人綜合第一名的彪悍戰績。入伍的13年裡,李慶昆共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但他認為最美的軍功章是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17處傷疤。
2013年,應聯合國請求,中國向戰亂國馬裡派出維和部隊,經過層層選拔,李慶昆成為了395名維和隊員中一員,他所在的警衛分隊也是我國派出的首支安全維和分隊。非洲國家馬裡的局勢非常混亂,國家內部的黨派鬥爭激烈,國際上的一些恐怖組織也趁機製造混亂,戰爭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馬裡曾一度被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任務區。
「如果你放鬆警惕,你就可能丟失性命。」李慶昆駐守馬裡期間的情形深切貼合這句話,2014年5月,馬裡國內戰亂局勢異常激烈,最近的戰鬥區域距離中國營地不足14公裡,李慶昆帶領4輛步戰車、使用了多種武器進行射擊。他們周圍聚集了多股武裝部隊,是否能立下軍威就看第一槍了,李慶昆臨危不亂,舉槍、瞄準、射擊,150米之外的目標應聲爆裂…不久之後,距離營地的10公裡被各武裝部隊劃定成「停火線」!
最危險的一天是2014年5月19日,大規模示威人員開始向營地聚集,不到10分鐘就聚集了超過上千群眾,他們手中拿著石塊、燃燒瓶、長刀、長槍,因為聯合國規定了不能率先開槍,所以李慶昆他們都只能被動防禦,在對峙中,維和隊員的頭盔和防彈衣被砸的砰砰作響,李慶昆也被石頭砸中,鮮血從頭盔一直往下流淌,受傷的他卻沒有後退一步,依舊用身體築起一道堅定防線,保護著營地的安全。
3個小時之後,示威人員看久攻不下,沒有取得任何效果,才陸續散去。事後戰區司令部安全官對著媒體說:「中國軍人戰鬥素養最高,機動性最強,有了他們,我們的戰區就有了安全的保障。」當地的人曾這麼說過:「無論戰鬥有多危險,我們看到的都是中國「藍盔」前進的背影。」正是因為這些中國「藍盔」的熱血擔當,中國才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獨特的魅力和力量,感恩有你,中國「藍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