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2020-12-25 養生智道

其實所有人都誤解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大多數人都把課外活動,特長還有很多花錢才能學到的技能等同於素質教育。但實際上,那些東西並不是素質教育本身,甚至有些時候只不過是應試教育的變種。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有身心健康,很多人都說,自己歲數大了,記憶力減退了,學不了新東西了。可同時,有很多人30歲還能學編程,40歲還能學外語,50歲還能學一門樂器,60歲退休回家還能把書法,唱歌練得像模像樣,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他們不受年齡的困擾嗎?

當然不是,他們都是普通人,身體機能也會衰退,記憶力也會減退,但他們就是因為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學習本省的興趣,可以不過分依賴於壓榨身體來獲得學習效果。而窮人家的孩子以及我們目前的大眾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於輕視學習方法的培養,過於依靠身體的本能去學習,通過壓榨身體的方法來取得成績,最終可能贏得了成績,卻養成了很多非常不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些學習習慣一旦成型,會給他們將來的學習之路留下很大的隱患。

我在很多文中都提到過專注力的珍貴,其實我們基礎的學習天賦有80%都體現在專注力上,有一類人在學校裡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出了校門卻再也不想看一本書,學一點新知識,因為他在學校裡過分壓榨自己的專注力,導致一旦參加工作或者組建家庭之後就再也沒辦法分成多餘的專注力用來學習了。窮人的孩子無法進行素質教育的原因和經濟條件有關,但絕不是根本原因。很多人都說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的重要轉折點,這點我當然同意,特別是窮人家的孩子,更是必須要把握的機會。

但因此得出了必須高壓學習,必須要搞衡水教育模式的結論卻是偏激了。各位請細想,我們先不考慮學前教育的時間,單單從小學算起,到孩子高考,足足有12年的時間,有超過4000天的時間,難道不足以讓孩子養成一個科學的,好的學習習慣嗎?很多家長名義上是迫不得已,實際上還是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他們寧可陪著孩子一起吃苦,也不願意自己去學習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輔導孩子,寧可節衣縮食把錢省下來送孩子去補課班,卻不願意去和孩子溝通問題的所在。

相關焦點

  •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對於如何才能教育自己孩子養成正確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很在意,那麼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起看看吧?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包括: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 加強初中小學銜接教育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是減少學困生的有效途徑
    我們知道,初中學段是最容易造成學生分化和學困生最多的階段。學習困難學生問題的嚴重存在,是制約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大障礙,也是一些學校校風較差、問題頻發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只要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和學生觀,差異完全可以變成可供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
  • 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學生正處於心理發展,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歷史文化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國家歷史、世界歷史,通過辯證的分析和理解,沉澱厚重的文化內核,建構全面穩定,積極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初中歷史課程設計上,教師要轉變傳統單純的知識教授和技巧訓練的教學模式,創設主動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參與者的姿態發現歷史,了解歷史,並能夠以史為鑑。
  • 如何養成學習的習慣?
    如何養成學習的習慣?在心理學,有這樣一個理論,就是某人連續21天,或28天重複做某件事情,就可以養成做這件事的習慣。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通過各種方法,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惜的是,孩子上學十幾年,也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 用好三種方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個人的先天很重要,它決定了你的高度,後天的教育更重要,它決定你能不能將天賦兌現,這是教育的價值,也是家長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家長感嘆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實問題的癥結恰恰在家長自己身上,因為教育方法的不正確,導致了這種結果。
  • 初中生應養成的學習習慣
    習慣比聰明重要,你知道嗎?習慣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通常只把習慣和人的一些行為舉止聯繫在一起, 而卻很少把習慣和成功關鍵連在一起。但是,當你去了解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時,你會發現習慣幾乎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有些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有些習慣是在後來學習、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
  • 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課堂習慣、作業習慣、考試習慣,下面就來詳細說說這三個習慣:   一、課堂習慣   課堂學習是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堂效率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課堂上,要做到「四會」,即:會思考、會提問、會筆記、會「發現」。   會思考:就是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就能讓數學知識更加有條理,也更容易接受。
  • 分享 |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 反覆練習,養成習慣,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我們不要害怕困難,不要去學習新知識。學習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即養成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您的習慣得到了發展,您將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習慣的形成很簡單,這只是不斷反覆訓練的過程。如果您以這種方式堅持下去並堅持不懈,將不會有您無法學習的知識,您無法練習的技能,僅此而已。有什麼困難?我們總是習慣於使一些知識和技能難以言說和難以理解。實際上,這只是嚇ourselves自己。這個世界沒有錯。恐怕你繼續練習。如果您習慣了,那就精通了,那就是大師。如果您精通技術,並添加自己的才智來總結髮明和創造,那就是大師。
  • 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
    做為教師一生中可以改變許多孩子,但是孩子性格及學習意志品質、學習習慣的養成關鍵還是和每個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有著良好的學習意志品質及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家長少操心,後續的學習動力比較足。 天賦的差距是存在的,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我們不能高估了這種純天賦作用的重要性。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是「偽天賦」。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而這種所謂的天賦在越高年級越顯現。
  • 教育|英語學習習慣養成記
    感謝學校對Sunny和我們這個家庭的認可,給我們機會分享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個人覺得,從寶寶的角度說,這是一個從未知、懵懂、嘗試、主動和喜愛的過程。於家長而言,從宏觀來說,這個是對寶寶未來前程的規劃。從具體來說,要讓寶寶愛上英語,是一個逐步引導和潛移默化的過程。首先是家長對英語的認識高度和對寶寶語言發育知識的了解。從國際大環境看,英語長時間處於主流語言,英語無疑能增強孩子的社會競爭力。
  • 良好學習習慣養成記
    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推動以後的學習歷程,從小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學習基礎,對以後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正確的學習觀若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家風很重要。一個家庭中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養成閱讀的習慣。當發現孩子遇到問題時,你可以在他視線範圍內去做與這件事相關的事情,這樣不僅默默的教會孩子怎麼去做這件事,而且還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一舉三得。
  • 要學會學習,必須逐步養成這5大學習習慣
    學校實行兩分鐘預備鈴制度要求學生聽到鈴聲後,立即停止戶外活動加快步子走進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學習用品輕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講話眼睛注視前方靜待老師進堂上課。每天由值日生負責檢查,任課老師要嚴格要求,加強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投入學習。二、預習、複習預習是學生學習的起始環節,課前預習是一種種學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 在學習中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引言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好的教書先生不是在教書,也不是在教學生,而是在教學生學。傳授學生良好科學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永遠比傳授知識更有價值和意義[1]。因此,在小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注重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發展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全能型人才打下基礎。
  •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需要鼓勵和誇獎,還要經歷4個時期
    很多家長對這些都萬分在意,卻偏偏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如何讓你的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養成讓自己更優秀的學習習慣
    認清中學與小學教育的區別初中是向高中過渡的特殊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中學和小學相比具有學科增多、難度增大、學習速度加快、學習自覺性增強等特點。學生要想及時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要養成自主預習、專心聽講、完成作業、及時複習和整理錯題的學習習慣。
  • 葉聖陶: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晨的成績好,主要就是因為她有好的學習習慣;小夏的成績差,不用說,就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屬於典型的寫作業磨蹭。愛人曾經和小夏的媽媽商量了多次,也採取了各種方法。雖然小夏的習慣有所好轉,但收效不大。你看,習慣的力量有多大!三年級的孩子習慣就難以糾正了,所以養成好習慣越早越好。
  • 家長掌握這3種方法,有助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養成
    此言一出,朋友說:「我們也知道培養學習習慣,這不是天天看著,陪著嘛,可是到現在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學習。」其實,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哪是說說那麼簡單,這不僅要求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學習習慣重要性,還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 從行為科學角度分析快樂學習:快樂是養成學習習慣的必要因素
    看完這本書之後,小編對快樂學習有了新的理解。原來快樂學習不等於撒手不管,享受自由,而是用積極的情緒來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快樂促進習慣的養成學習是一種行為,而堅持學習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情緒的激發。
  • 中小學階段的親子教育:應該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為主
    過早地讓孩子接觸那些超前的知識,學習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就好比你初中還沒畢業,才接觸到化學的知識,突然讓你去學習大學相關的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部分,你也必然是滿頭霧水。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很難改變孩子的學習的態度了,以後要想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基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孩子在小學及以前的成長階段,不去超前學習,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在以後的發展中發展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