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爸育兒(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今天看到一段名言,感觸頗深,這段話是這麼說的:「你要有一個信念,我應該是富人,我沒有權利當窮人。」這段話是人類最富有的人,也是比爾蓋茨唯一的偶像:洛克菲勒寫給兒子一封信中所提到的。也許你不知道,在發達國家裡,富人家的孩子幾乎不讓孩子玩手機遊戲。
曾看到過一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末期,很多富人聚在一起,他們在預測未來社會的發展。他們認為以後,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會給富人階層帶來不利影響。為了這些事情發生沒那麼快,於是他們研究出一種「秘密武器」,就是用遊戲來麻痺大眾,讓他們慢慢失去熱情,失去抗爭的欲望,美其名曰「奶頭樂理論!」
自從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就建議很多家長不要再一味的把領孩子的任務交給「手機」了。看到這裡,很多讀者認為我在危言聳聽,覺得沒那麼嚴重,我也不多解釋,我們來一起看看那些我們熟知的富人,他們在育兒之路上有什麼「獨特」的育兒之道。
文首提到的比爾蓋茨,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世界首富,記得在一次電視節目上,他曾經說過:我一般是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我覺得,孩子在13歲之前,是不允許玩手機的。我們都知道,在美國,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抱著手機和iPad長大的。
再一個,米歇爾夫人,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妻子,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過:自己的孩子在周末的時候才可以用手機,非周末時間不僅不能玩手機,電視也不允許看,電腦也只有做功課的時候可以用。
還有iPhone手機的開發者賈伯斯,育兒理念比較嚴苛。他要求上學日和周末的部分時間,是完全禁止使用手機的,甚至要求智能設備不允許出現在餐桌上。
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深思,為什麼很多富人開發手機,而不讓自己的孩子玩手機呢?這就是「奶頭樂理論」,它深深的刻在了富人的思維裡。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窮人」就會覺得不滿,很可能造成社會的動蕩,影響富人的既得利益。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奶頭樂理論」。這個理論的始作俑者是美國著名的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他為了以後「窮人」不會給富人造成威脅,讓富人不斷的製造「奶嘴」。即那些能使人著迷,讓人感官得到刺激的商品,如網絡、電視、手機遊戲等。用這些所謂的「奶嘴」來轉移普通人的注意力,讓他們逐步喪失對現實思考的能力。
這就是很多富人不讓孩子玩手機遊戲的根本原因,他們認為手機只是一個「武器」,對付「窮人」的「武器」。富人為了讓這些「窮人」安分守己,就給他們塞一個「奶嘴」,讓他們在娛樂中慢慢的喪失熱情,喪失抗爭欲望,喪失思考能力!而最為可悲的是:「窮人」往往樂在其中,甚至還感激這些「富人」。
記得馬雲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遊戲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危害非常之大……對此我不能講太多!」俞敏洪更是呼籲家長們:不要讓手機,毀了孩子的未來!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不被陷入到「奶頭樂理論」中呢?
很多家長如果認真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很多喜歡玩遊戲的男孩子,大多沒有責任心。所以我覺得,想要孩子不被掉進「奶頭樂」陷阱,重點需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在這裡,我有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喜歡的記得收藏哦!
1、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的任務中,並且告訴自己的孩子,爸爸媽媽需要得到他的幫助。並且明確告訴他,你是家中的男子漢,父母越來越老,越來越需要你的幫助和保護。(這一點很多家長做反了)
2、對於家裡的孩子來說,一定要多「使喚」,尤其是男孩子。無論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一定要讓孩子幫你做事情。比如媽媽可以在兒子面前多撒嬌:媽媽好累哦,你幫媽媽按摩一下吧,或者拿個毛巾吧等等。家長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才更願意幫助你!
文末,你認同這個觀點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