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7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天文學家認為,7萬年前,當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同居住在地球上時,一顆外部天體曾飛速穿越太陽系外緣並撞擊其所屬物質。在一項針對數百顆具有異常軌道的太陽系天體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挑選出8顆可能擁有星際起源的彗星。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24日報導,三年前,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天文學家埃裡克·馬馬耶克最早提出了這個關於有恆星「最近」擦邊撞擊了太陽系的觀點。他和同事在研究一個名為「朔爾茨」星的雙星系統——該雙星系統包括兩顆相互旋轉的黯淡小型恆星——時發現了某種奇怪的現象。
儘管「朔爾茨」星距離地球僅有20光年——依據天文學標準,這是一個近鄰——但是它在夜空中的移動速度看上去極為緩慢。最佳解釋是「朔爾茨」星正在遠離我們。這意味著在某個時刻,它距離地球一定非常近。
在對這個雙星系統潛在軌道的一萬次模擬中,98%都顯示其穿越了奧爾特雲——一個環繞太陽系邊緣、散布著小冰塊體的區域——的內側。即使在它最接近太陽的時候,也就是距離太陽不到0.8光年,肉眼也看不到這個過於黯淡的雙星系統。它可能飛越了太陽系,但是沒有被任何人注意到。
史前人類只有非常、非常小的概率能夠抬頭看到天空中出現一道新的紅光:馬馬耶克及其同事指出,磁場活動可能會導致「朔爾茨」星短暫地發出可見光。
但是,科學家稱,「朔爾茨」星確實留下了曾經穿越過太陽系的其他證據。這項新研究發表在5月一期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它通過觀測太陽系中超過300個擁有雙曲線軌道的小天體的軌跡,支持了馬馬耶克的理論。
與沿橢圓軌道繞太陽旋轉的大多數行星和小行星不同,擁有雙曲線軌道的天體沿「V」型軌道穿越太陽系。這項新研究的作者發現,這些天體中有30多個似乎起源於雙子座方向,而不是均勻分布在天空中。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天文學家卡洛斯·德拉富恩特·馬科斯說,這種模式與「朔爾茨」星的軌道非常一致。
研究人員還指出,8顆擁有高徑向速度的彗星有待進一步研究。他們說,這些高速移動的天體可能同樣擁有星際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