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卡巨圖:由許多線條組成的幾何圖形,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2020-12-13 一顆草莓講歷史

納斯卡巨圖:由許多線條組成的幾何圖形,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考古學上難解之謎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納斯卡地區乾旱平原上的巨圖。那些由許多奇怪線條組成的一眼難以望盡的鳥獸與幾何圖形,好像是巨人之手勾畫出來似的,只能從300多米的高空才能俯視全貌。有人很自然地會想到此圖必是來歷不明的外星人所作,覺得特別神秘。

然而納斯卡的圖形用不著如此離奇就已足夠引發人們的幻想了其規模之巨大,設計之奇異,再加是用卵石砌在否無人煙的荒野之上,這一切簡直就像是科學幻想小說裡的東西。納斯卡地區介於秘魯南部太平洋海岸與安第斯山脈丘陵地帶之間。海上吹來的季風,從亨波達海流的冷水上帶來的水分少而又少,也許千百年來,這裡就幾乎沒有下過雨。

在這件特別乾燥的荒原上勾畫出的巨圖,其線條實際上是兩條平行排列的含有鐵質及氧化鐵的卵石組成的。由於千百年來雨水太少,所以卵石未因衝刷而零亂。早在16世紀中葉,西班牙史學家謝薩·達萊昂就曾對"納斯卡鄰近沙漠一些地區的奇怪記號發生過興趣。

但是,直到1941年,這些古怪的圖形才引起美國人保羅·科索克的重視。他曾從空中細察過這片枯乾的平原,自稱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書籍".其後德國數學家瑪麗亞·賴歇展開了長達30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她在荒原上縱橫簇來,認出了數百個三角形、四邊形或梯形"跑道",以及一百多個巨大的鳥獸及植物等圖形,這一切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見。

這些巨大圖形分布在遼闊平坦的荒原上,或是連續不斷地直貫一個狹長高地或是跨越乾涸河床環繞著的"陸島"深溝,佔地面積約200平方千米。而每砌一條線都勢必搬運數以噸計的小石頭。位置的確定也必須依照精心計算的設計圖來進行。在砌線時則藉助椿樁拉繩,以保持線條的筆直,有些椿柱的殘存部分已被發現,並用碳14測定其年代約在公元500年。

為了響應瑪麗亞·賴歇的呼籲,秘魯政府現時已禁止遊人步行或駕車通過該地,觀光客可從路旁的一座GFBA望塔俯視部分圖形。科學家們希望能藉此把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中極其引人人勝的一章保存下來。儘管這一奧秘,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揭開。

相關焦點

  • 秘魯再現神秘「納斯卡線」,長達37米的巨貓圖形,為2000年前作品!
    納斯卡線(Nasca Lines)是一種巨大的地理標誌(圖案),圖案為各種植物、動物的形狀,主要分布在秘魯利馬以南400公裡左右的秘魯沿海平原上,推測由南美古老的納斯卡(Nazca)文明創造。
  • 解密世界第八大奇蹟,納斯卡大地畫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來就一個謎題一下變成了無數個猜測,有人認為它們是灌溉用的水渠,有認為是與古納斯卡人祭祀活動有關,有人認為是世界最大的天文書,那些直線與螺旋形線代表星球的運動,而動物圖形則代表星座,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天文圖和宗教信仰畫,還有人說是外星人所為。。。這個架打得。。。那叫個熱鬧各位您受累給掌掌眼,就這麼淺淺的勾痕愣能說成是灌溉用的水渠?別再告訴我這是哪個學派的論點了,就這種觀點!
  • 世界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這到底是誰的傑作,又是如何繪製出來的呢?至今還是一個世界未解之謎。1939年秘魯的保羅在對秘魯南部荒原的一次飛行勘查任務中無意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巨大的圖案和直線,許多線條非常寬大,像飛機的跑道,還有許多由線條組成的動植物圖案,有捲尾猴、蜂鳥、蜘蛛和穿著怪異的人物。
  • 這隻「遠古巨貓」,怎麼就火了?
    近日,一隻37米長的「貓」在社交平臺上火了,它實際上是秘魯納斯卡沙漠(Nazca Desert)上的一幅地畫(geoglyph)。在秘魯南部潘帕斯平原上,還分布著其他許多繪有線條和象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地畫,最大規模者跨度超過500米。
  • 從谷歌地球上看秘魯未解之謎,神秘的納斯卡線條究竟何人所建
    跟以往發現的納斯卡線條不同,這些新發現的地畫因為是建造在山坡上,因此從地面上就能夠清晰地看到,而著名的納斯卡線條因為規模非常宏大,只能從空中才能看到其全貌。一個巨型的梯形圖案納斯卡線條,也稱作納斯卡地畫,是位於南美洲國家秘魯的納斯卡沙漠中的巨大地面圖形,發現於1939年。
  • 小學幾何基礎:認識圖形,了解圖形!
    尤其是在高中階段,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幾何空間能力更是對學生全面的考察,所以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幾何圖形的基礎,就是我們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幾何,從最基礎的認識圖形開始,當然老師在之前的視頻中也給大家講解了,嗯,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畫法,以及將房體展開圖找對立面的方式,那麼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幾何圖形,再來說一說,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方式,以及找對立面的規律。
  • 小學幾何基礎:認識圖形,了解圖形
    尤其是在高中階段,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幾何空間能力更是對學生全面的考察,所以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幾何圖形的基礎,就是我們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幾何,從最基礎的認識圖形開始,當然老師在之前的視頻中也給大家講解了,嗯,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畫法,以及將房體展開圖找對立面的方式,那麼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幾何圖形,再來說一說,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方式,以及找對立面的規律。
  • 圖形與幾何——三角形
    一.概念描述現代數學:三角形是指平面上不共線的三點及其每兩點連結的線段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包括它的內部區域)。另一種說法是三角形是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小學數學:如2005年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80頁這樣說: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作三角形。
  • 地球發現神秘的「符號」,納斯卡線條未解之謎
    地球發現神秘的「符號」,納斯卡線條未解之謎 2020-11-30 12:12
  • 搭小飛機俯瞰「納斯卡線」驚見外星人千年之謎
    從維基百科了解,西元前400年至650年有一個納斯卡文明存在於此,這裡的人們不知為何以納斯卡高原上的大地為畫板,在沙地隔出線條、兩側排列石頭,以此繪出各式圖形,鯨魚、蜂鳥、猴子、蜥蜴、禿鷲、蜘蛛、螺旋形….,它們豐富了納斯卡大地,也留下任考古學者窮盡一生時間研究,也無法解開的千年之謎。
  • 不同圖形有不同含義,幾何圖形的魅力你不懂!
    幾何圖形是設計元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於設計師而言算是基本功課,因為任何具象的圖形都可以被簡化概括成幾何體,而幾何體也因為不同的排列和組合變得豐富多彩,甚至極具感情。幾何圖形雖然看似簡單,卻能生出無限的可能。
  • 初步學習幾何圖形
    我們今天先簡單的學習一下幾何圖形初步。現實世界有形態各異、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圖形。各種各樣的物體除了有顏色、質量、材質的差別,還有是物體的大小,形狀和位置關係。在我們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主要研究的是形狀、大小和位置關係。
  • 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概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概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知識點、概念總結   1.幾何圖形:點、線、面、體這些可幫助人們有效的刻畫錯綜複雜的世界,它們都稱為幾何圖形。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內,叫做立體圖形。
  • 初中生怎麼樣學好幾何呢?需要提高研究圖形的能力
    初中生怎麼樣學好幾何呢?需要提高研究圖形的能力初中生學習幾何雖然要掌握大量的定義、公理、定理和論證方法,但這些都寄於圖形之中。圖形是對客觀事物的抽象表現,被稱為視覺的符號,它是一種抽象而又直觀、嚴謹而又簡單的語言。
  • 【設計學堂】讓我們設計幾何圖形LOGO看起來更高級
    平行四邊形的切割,傾斜的處理,甚至是刪掉了水平線條,只留下垂直線條,更為激進。總而言之,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具有較大傾斜角度,較尖銳的基礎幾何圖形所對應的氣質為:統治感、權威感、動感、現代、大無畏等感受。當未來我們需要在標誌中體現諸如此類的氣質時,選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角度較尖銳的幾何圖形便是相對正確的方向。
  •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
    五、知識點、概念總結     1.幾何圖形:點、線、面、體這些可幫助人們有效的刻畫錯綜複雜的世界,它們都稱為幾何圖形。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內,叫做立體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內,叫做平面圖形。雖然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是兩類不同的幾何圖形,但它們是互相聯繫的。
  • 日本團隊新發現143條納斯卡線 形似人類和雙頭蛇(圖)
    原標題:日本團隊新發現143條納斯卡線 形似人類和雙頭蛇(圖)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日本山形大學網站發布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在神秘的秘魯納斯卡線(Nazca Lines)附近,又發現143條納斯卡線,所構成的圖案包括人形地畫,以及鳥、駱駝、雙頭蛇和其他動物形狀的地畫。
  • 用好數學工具——幾何畫板,輕鬆作出複雜幾何圖形
    幾何畫板是一個很神奇的繪圖工具,所有數學教材中的圖形都能運用幾何畫板輕而易舉的畫出來,還可以複製到文檔編輯軟體(比如Word、WPS)中,幾何畫板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做數學」的環境,完全可以利用它來進行數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