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親自操心作業和手機問題!很親民,事很大!咋回事嘛!

2021-03-05 馬老師家長同盟

今天這事特別好玩,教育部就跟家長一樣,開始直接操心作業問題和手機問題,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官僚氣息。如今辦實事,話題就是身邊事,很是親民,很接地氣。其實,教育部官員也是公務員,也是家長,也要為人民服務,設身處地很容易,說不定自己也在家裡因為作業問題和手機問題不堪其擾。2021年春季學期開啟。你所關心的中小學生作業、手機、課後、校外等問題,教育部有了新要求。

具有特殊意義的是,教育部直接管作業批改的事情。

●強化作業管理。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確保難度水平符合學生實際。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在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環節裡,哪幾個環節是最重要的?關於手機管理,請問放學之後怎麼樣做好手機的管理?

這段時間以來,關於作業的管理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部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正在研究進一步規範作業管理的有關辦法。我想,從作業管理環節上來講,有這麼幾個環節是必須要重視做好的。

首先,要控制好總量,因為這是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一個基礎。我們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教育部也曾經提出過關於控制不同年級、學段學生作業時間的有關規定要求。各個地方要認真落實。學校加強作業管理,要加強學科組、年級組關於作業的統籌,不能各留各的,語文留語文的,數學留數學的,最後加在一起就過量了,所以年級組、學科組一定要統籌作業的總量,要在學校建立作業的公示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的結構和總量。第二,要提高質量。我剛才在介紹情況時也提到這個問題,要把作業質量的提高作為統籌作業管理的一個核心環節。要科學、有效、合理地設計作業,要納入學校的教研工作體系,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我們提倡各個地方要積極探索組織高水平的學科教師,開發一套體現素質要求、符合教學規律、覆蓋各門學科的基礎性作業,同時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和不同學生的需要,積極開發不同類型的作業,供選擇使用。我們也注意到,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第三,要認真批改作業。這是教師履行教育職責使命所在,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基本要求。我們要發揮好作業對鞏固學生學習成果、老師科學評價、診斷學情、有效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工作。這個工作要作為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規範來執行。作業批改之後,要認真進行反饋,特別是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存在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幫助、解答、輔導,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業。第四,家長減負。家長減負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不給家長增加負擔。我們學校的作業,不能讓家長監督學生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長去批改作業,或者籤核作業。另一方面,家長也不能給學生留過多的額外作業,包括校外培訓的作業。關於手機管理的問題,現在教育部發的這個通知,主要是針對帶不帶入學校,帶入學校應該怎麼辦。在這個通知發出之後我們也注意到了,有的同志關心,孩子在家使用手機的問題,這也是個難題。我想,解決這個難題,我們要家校協同。首先,要加強孩子的教育引導,家長、學校要共同做學生的工作,要讓學生充分認識過度使用手機、沉迷網絡的嚴重危害性,要讓孩子有這種自覺性,增強這種自覺意識。第二點,要跟孩子協商確定使用的時間。我們在家裡既不能嚴格禁止孩子使用手機,也不能過分地縱容孩子無限制地玩手機,所以家長應該和孩子約定一個時間,在什麼情況下用,用多長時間,最晚幾點不能再用了。第三點,要積極地尋找替代品,主動開展親子活動。家裡要創造豐富的生活環境,比如通過閱讀、鍛鍊,把孩子一些時間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第四點,家長要以身作則,不沉迷網絡,家長自己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不好的,這也需要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共同努力,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部分內容來源:綜合教育部網站、人民教育、新華視點

馬老師馬後炮:

這說明什麼呢?

至少說明作業問題和手機問題很嚴重。事還很大。

我們經常看到作業打卡的問題,每天發生。家長不堪其苦。教師也不容易,不管如何處理,都會矛盾重重。當然,也反映出時代的變化,教育生態的變化,教師的職業化和教育的產業化,造成師德師風和過去的師德師風已經發生明顯變化。社會分工的精細化,造成家長開始把教育這種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去做,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手機問題,更是熱點,家長和孩子因為手機問題產生矛盾是寒假裡面的主要矛盾。手機讓很多孩子更加叛逆,更加簡單。人與人的交流在減少,人和機器的交流在增加。一群小夥伴集中在一起玩手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家庭內部各玩各的手機也很普遍。為了手機跳樓的孩子都有,這事肯定夠大了!


新學期,這些會變化嗎?

我的建議是,別期望大環境改變,社會發展的趨勢誰都擋不住,教師的職業化和教育的產業化擋不住,人工智慧和5G的進程擋不住。家庭內部,更需要家長用心用情,多一些和社會大勢的對衝,而不是隨波逐流。

你足夠清醒,你的辦法就足夠多!

願今天的話題,能夠幫到你!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

馬老師,自由教育人,致力於破局劇場效應和內捲化競爭。請點亮右下角的在看

掃碼關注馬老師逍遙遊公眾號,了解更多教育信息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 教育部新通知,看後「家長操心」、「學生擔心」、「老師費心」嗎
    我們偉大的祖國從始至終非常關注孩子們的義務教育問題。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就是這樣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起點比別人高,各種學前補課、興趣班等等課程給孩子排得滿滿的。言語溝通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變相的減少了孩子休息的時間,減少了父母囊中的銀兩。教育部近年來發布了很多貼近教育的要求以及措施,但是預期效果並沒有那麼顯著。但是小編一直堅信總有那麼一天會到來,減少孩子的壓力,減少父母的負擔。這不,新出臺的幾項措施就非常優秀。以下就是教育部新通知。
  • 教育部新學期最新要求!事關作業、放學、手機……
    2月23日,教育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針對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安排,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會上表示,新學年起,將進一步嚴控學生作業總量,並嚴禁學校向家長布置作業或批改作業。▲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嚴控作業總量,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 教育部新要求來了!事關作業、手機、放學時間
    教育部:強化作業手機等管理,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2021年春季學期開啟。
  • 教育部禁止老師用手機布置作業後,家長必須要做好四個準備工作
    教育部稱,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那麼教師禁用微信群布置作業後,家長們的教育責任輕鬆了嗎?或許家長一看,就來氣了,怎麼著,還要給家長「增負」不成?首先,我是支持教育部規定的,畢竟我也有兩個孩子,在輔導作業問題上,也曾經舉步維艱。開始還有能力檢查對錯,後來就撩攤子了,只監督好孩子完成作業即可,對錯嘛?我還強勢的跟老師訴苦說,上學時學的東西早忘光了,我看不了了。
  • 上廁所要從衣櫃裡面經過,商家反問記者:別人的事你咋恁操心?
    上趟衛生間要穿過衣櫃,打開門得側身才能進去,商洛市民周先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家能攤上這麼個事。記者採訪被店家反問:別人的事你咋那麼操心?當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該店負責人,其明確表示問題解決不了。他告訴記者,因為顧客當時沒有給他講清楚,才導致出現了問題。
  • 爸爸漸崩式輔導作業:不親自上陣,男人以為自己還是個寶寶
    每一天,老父親,老母親們輔導作業前,告誡自己不能給孩子整出童年陰影,到最後,生生被娃整出了成年陰影。3前不久公布的《2018十大輔導作業「後遺症」》中指出,輔導作業引起的勞累過度、夫妻爭吵、親子關係緊張等問題非常普遍。
  • 上廁所要從衣櫃裡鑽過去,商家反問記者:別人的事你咋恁操心?
    上趟衛生間要穿過衣櫃,打開門得側身才能進去,商洛市民周先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家能攤上這麼個事。 記者採訪被店家反問:別人的事你咋那麼操心? 當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該店負責人,其明確表示問題解決不了。他告訴記者,因為顧客當時沒有給他講清楚,才導致出現了問題。
  • 省教育廳明確: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
    小編這也有不少家長跟我訴苦,孩子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手機。雖然一點也不想給,但學校很多作業都要用到手機。當娃娃理直氣壯地說,學校說要用的!這時候,哪怕再不情願也得乖乖交出手機,沒辦法,孩子也要學習的嘛。
  • 你關心的問題有回覆了: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點藍色字關注「安國市人民法院」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蘋果手機出現漏電現象咋回事
    有時候, 蘋果 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小障礙、小問題,相信只要我們掌握一些技巧便可以了,當然有些時候還是需要進行維修。今天主要針對蘋果手機可能會出現的手機漏電的情況,來跟大家講一講。
  • 教育部發話!中小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以後不用在手機上做作業啦?
    現在手機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大的困擾已經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長期以來,關於手機一直是教師和學生最為煩惱的問題
  • 教育部: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
    教育部: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此前,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回復稱,「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 教育部和學校為紙質作業和電子作業「打架」,理應多方參與討論
    其一是《教育部擬禁止用手機平板布置作業》,其二是《武漢中小學作業「電子化」引家長擔憂》。前者說的是,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為了控制青少年近視率,教育部要求學校老師應該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後者說的是,面對電子作業,不僅家長感到煩憂,就是有的教師和學校領導也有想法。
  • 孩子手機APP上寫作業,這事你咋看?
    源自德國,全球共享中國兒童思維教育基地國際思維教育資源整合平臺最近一段時間,小編身邊的一些朋友被孩子用APP做作業困擾,就拿李姐的孩子奇奇說吧,奇奇今年上一年級,有時寫作業要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每次使用電子產品寫作業,動不動就得半個小時。李姐平時都不讓她看電視和手機,就怕小小年紀戴上眼鏡。
  • 愛玩手機和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幾年後差距很大,家長別再不當回事
    導讀:愛玩手機和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幾年後差距很大,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愛玩手機和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幾年後差距很大,家長別再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學作業不出校門!教育部明確了
    新的一年,教育部將重點抓好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對於作業量,陳寶生明確要求,對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也將納入監測考核。
  • 教育部嚴禁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 圖源:教育部官網芥末堆訊 12月10日,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他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俞偉躍提到,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作業管理問題,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文件對於作業管理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目前,遼寧、山西、長沙等地也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
  • 教育部: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教育部的態度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 教育部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快評:暑假作業折磨人,不只是作業怎麼布置的問題
    暑期作業本事孩子的事,卻不知從何開始已變成「全家總動員」。從上周開始,本市中小學生正式開啟暑期模式。剛剛經歷了期末複習的煎熬之後,五花八門的暑假作業再次成為家長們吐槽的焦點。有的老師要求學生提前學習新學期知識,家長不得不提前買回新課本,親自上陣輔導孩子;有的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孩子獨立完成幾乎不可能,最終變成全家「集體創作」……而這也引發了學校的思考,假期作業到底應該怎麼留?(7月23日 北京晚報)孩子提前學習語數英,家長成了「三合一」教師,孩子製作手工藝品,全靠「親友團」集體創作,假期作業這麼留顯然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