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殊意義的是,教育部直接管作業批改的事情。
●強化作業管理。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確保難度水平符合學生實際。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在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環節裡,哪幾個環節是最重要的?關於手機管理,請問放學之後怎麼樣做好手機的管理?
這段時間以來,關於作業的管理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部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正在研究進一步規範作業管理的有關辦法。我想,從作業管理環節上來講,有這麼幾個環節是必須要重視做好的。
首先,要控制好總量,因為這是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一個基礎。我們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教育部也曾經提出過關於控制不同年級、學段學生作業時間的有關規定要求。各個地方要認真落實。學校加強作業管理,要加強學科組、年級組關於作業的統籌,不能各留各的,語文留語文的,數學留數學的,最後加在一起就過量了,所以年級組、學科組一定要統籌作業的總量,要在學校建立作業的公示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的結構和總量。第二,要提高質量。我剛才在介紹情況時也提到這個問題,要把作業質量的提高作為統籌作業管理的一個核心環節。要科學、有效、合理地設計作業,要納入學校的教研工作體系,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我們提倡各個地方要積極探索組織高水平的學科教師,開發一套體現素質要求、符合教學規律、覆蓋各門學科的基礎性作業,同時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和不同學生的需要,積極開發不同類型的作業,供選擇使用。我們也注意到,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第三,要認真批改作業。這是教師履行教育職責使命所在,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基本要求。我們要發揮好作業對鞏固學生學習成果、老師科學評價、診斷學情、有效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工作。這個工作要作為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規範來執行。作業批改之後,要認真進行反饋,特別是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存在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幫助、解答、輔導,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業。第四,家長減負。家長減負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不給家長增加負擔。我們學校的作業,不能讓家長監督學生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長去批改作業,或者籤核作業。另一方面,家長也不能給學生留過多的額外作業,包括校外培訓的作業。關於手機管理的問題,現在教育部發的這個通知,主要是針對帶不帶入學校,帶入學校應該怎麼辦。在這個通知發出之後我們也注意到了,有的同志關心,孩子在家使用手機的問題,這也是個難題。我想,解決這個難題,我們要家校協同。首先,要加強孩子的教育引導,家長、學校要共同做學生的工作,要讓學生充分認識過度使用手機、沉迷網絡的嚴重危害性,要讓孩子有這種自覺性,增強這種自覺意識。第二點,要跟孩子協商確定使用的時間。我們在家裡既不能嚴格禁止孩子使用手機,也不能過分地縱容孩子無限制地玩手機,所以家長應該和孩子約定一個時間,在什麼情況下用,用多長時間,最晚幾點不能再用了。第三點,要積極地尋找替代品,主動開展親子活動。家裡要創造豐富的生活環境,比如通過閱讀、鍛鍊,把孩子一些時間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第四點,家長要以身作則,不沉迷網絡,家長自己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不好的,這也需要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共同努力,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以上部分內容來源:綜合教育部網站、人民教育、新華視點
馬老師馬後炮:
這說明什麼呢?
至少說明作業問題和手機問題很嚴重。事還很大。
我們經常看到作業打卡的問題,每天發生。家長不堪其苦。教師也不容易,不管如何處理,都會矛盾重重。當然,也反映出時代的變化,教育生態的變化,教師的職業化和教育的產業化,造成師德師風和過去的師德師風已經發生明顯變化。社會分工的精細化,造成家長開始把教育這種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去做,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手機問題,更是熱點,家長和孩子因為手機問題產生矛盾是寒假裡面的主要矛盾。手機讓很多孩子更加叛逆,更加簡單。人與人的交流在減少,人和機器的交流在增加。一群小夥伴集中在一起玩手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家庭內部各玩各的手機也很普遍。為了手機跳樓的孩子都有,這事肯定夠大了!
新學期,這些會變化嗎?
我的建議是,別期望大環境改變,社會發展的趨勢誰都擋不住,教師的職業化和教育的產業化擋不住,人工智慧和5G的進程擋不住。家庭內部,更需要家長用心用情,多一些和社會大勢的對衝,而不是隨波逐流。
你足夠清醒,你的辦法就足夠多!
願今天的話題,能夠幫到你!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
馬老師,自由教育人,致力於破局劇場效應和內捲化競爭。請點亮右下角的在看。
掃碼關注馬老師逍遙遊公眾號,了解更多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