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日報》發布的一則「推動東莞南部九鎮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探索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消息,備受市場關注。
東莞,鄉鎮眾多、產業繁榮,共同構成了這座「世界工廠」。然而,深圳人很少有人能弄清楚東莞到底有幾個鎮,每個鎮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在東莞四區、二十八鎮中,「加入」深圳的南部九鎮,包括松山湖高新區所在的大嶺山鎮與大朗鎮,服裝王國虎門鎮,早已深入深圳腹地的鳳崗。
從經濟、人口、交通、城市面貌等6個維度,分別給九鎮打分,來對其未來潛力進行預測,最後將九鎮分為三個價值梯度:
第一梯隊:長安、大朗
第二梯隊:鳳崗、塘廈、黃江、虎門
第三梯隊:樟木頭、清溪、大嶺山
具體功能定位為:
虎門、長安將攜手濱海灣新區建設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
大嶺山、大朗、黃江將攜手鬆山湖科學城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將著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魅力城鎮。
9月25日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為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要強化規劃統籌引領,優化南部發展布局,推進交通便捷聯通,探索新型合作示範,增強營商環境優勢。
《意見》同時還提出,將推進東莞南部各鎮內外暢聯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與深圳軌道交通、高快速路、市際聯絡路及跨市公交的聯通銜接,並通過松山湖科學城探索與深圳共建新興產業聚集區,支持南部各鎮率先與深圳毗鄰地區在社會民生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重大利好將推動融合區域發展及樓市繁榮
東莞和惠州部分區域如果「融入」深圳,勢必獲得深圳的統一規劃和分享深圳的豐富資源,產業、建設、人口乃至房價毫無疑問都將獲得新的發展動力。遠的不說,看看深汕合作區的案例就知道。
而近期,交通運輸部也通過了深、莞、惠三地跨市地鐵、城際軌道的建設方案,數條通往東莞、深圳的城軌(其實就是地鐵)已經確定,並在今年(最遲明年)動工。
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
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
深圳地鐵11號線在碧頭站預留東莞長安鎮海悅花園站,或長安步行街站換乘銜接條件;東莞3號線為西南東部的切線經過8鎮街、設站24座,全長66.2公裡。
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
原來屬於中期規劃的22號線,也被大大提前了,路線從福田保稅區一路向北到臨深的塘廈,連接深圳中心城區。
其次在各鎮區定位中也有非常清晰的建設規劃,虎門、長安攜手濱海灣新區建設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大嶺山、大朗、黃江攜手鬆山湖科學城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著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魅力城鎮。
同時,推進南部各鎮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與深圳軌道交通、高快速路、市際聯接路及跨市公交的聯通銜接,並通過松山湖科學城探索與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選擇具有潛力的區域探索與深圳共建新興產業聚集區,支持南部各鎮率先與深圳毗鄰地區在社會民生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說完經濟看市場,房地產方面,據東莞市統計局曾公布2019年底東莞庫存套數情況,排名如下(松山湖高新區單獨計入):
庫存量經常是房價上漲的關鍵動因,長安因舊改較多而拍地不足,但舊改進行緩慢,新房供給難以跟上,導致二手房供不應求。松山湖基本進入二手房市場,供給量也十分有限。塘廈則存在供應量過大的情況。
通過二手房掛盤數量,也可以看出哪些區域拋盤較多,二手房供給量較大,買房市場或壓抑漲勢。
以塘廈為例,新房庫存為東莞個鎮區之首,因此二手房掛盤量大幅降低——新房過多導致二手房賣不動。
綜上所述綜合房價性價比、地鐵規劃、經濟與產業潛力和住房供應情況,總體來看,最值得關注的是4個鎮:
長期看長安——依託於自身的實力和深圳的輻射,未來潛力較大;
中期看大朗、塘廈——大朗是華為基地所在地,塘廈人口、經濟基本面優秀,且有地鐵直連深圳,區域優勢明顯;
短期看看鳳崗——在地理上早已是深圳的一部分,10號東延線率先建成將鳳崗徹底融入深圳,住房供需無太大失衡。唯一的缺點是:它在深圳的東部。
10年後,站在「大深圳」的土地上回望今天,一切都只是開始。
東莞樂居整合: 城管隊長、東莞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