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子,不僅需要發育成熟、功能健全的卵泡,也需要厚度適中的子宮內膜。卵子排出後,在輸卵管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它就像一顆種子,而子宮內膜就是土壤,種子想生根發芽,除了本身質量要好,還必須擁有肥沃的土壤。
1、什麼樣的內膜和卵泡才能懷孕?
自然妊娠狀態下,卵泡大小達到18mm-25mm,子宮內膜厚度8mm-12mm,自然妊娠的概率會高一些。如果卵泡小於18mm,受精能力差,排出後較難懷孕;大於25mm,卵泡很難排出,容易黃素化,也無法正常懷孕。
子宮內膜也一樣,太薄或太厚都不利於受精卵著床,即便著床了,也容易發生流產、胎停的現象;同樣,子宮內膜容受性對試管嬰兒妊娠率也有很大的影響。
2、子宮內膜和卵泡有什麼聯繫?
子宮內膜和卵泡之間就像一年四季的輪迴,周而復始,兩者同步生長,內膜的厚度與卵泡的生長、發育、雌孕激素水平的變化有直接關係。
卵泡早期
月經周期第7~10天,此時月經剛乾淨,卵巢內的卵泡開始生長,子宮內膜為增生期起始階段,厚約2~4mm。
卵泡中期
月經周期第11~13天,隨著卵泡的發育,雌激素水平逐漸升高,子宮內膜逐漸增厚,厚約4~8mm。
排卵日
月經周期第14天,此時由於卵泡發育速度增加,雌激素快速升高,內膜也加快增長,在卵泡成熟排卵前可增長到9~12mm左右。
黃體期
月經周期第15~28天,排卵後在黃體分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此時,如果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會在此著床;如果沒有受孕,子宮內膜會再次脫落形成月經流出。
生活中因流產、內分泌失調、卵巢疾病等影響,越來越多的女性出現卵泡發育不良、子宮內膜變薄的情況,並因此造成了不孕。建議一旦查明病因,必須及時進行專業的調理更好地做試管嬰兒輔助生育。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分享更多的人,了解更多試管嬰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在備孕中有什麼疑問,在下面的留言處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