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港澳臺:香港英文上課 臺灣重平時表現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每年高考分數公布後,關於香港高校爭搶內地高分尖子生的消息就屢見報端,不過隨著內地學生和家長對香港高校的了解逐漸加深,他們對香港高校的追捧也日益理性,而且今年臺灣高校也首次加入爭搶大陸生源的隊伍。香港、澳門、臺灣三地在內地(大陸)高考招生舞臺上同臺競技,究竟誰才是考生心目中最合適的求學目的地呢?記者在此把港澳臺高校求學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對比,方便考生和家長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一、招生形式

  香港:目前,香港招收內地自費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樹仁大學、珠海學院。港校在內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兩種形式:1.考生參加高考,在提前批錄取。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列入提前批錄取,且面向25個省(區市)招生。2.考生參加高考,學校參考高考成績,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且獨立招生。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等院校實行這樣的招生形式。

  臺灣:根據臺灣教育部門計劃,臺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陸學生想去臺灣讀本科,只能向私立大學申請。招生範圍只有6個省市,即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臺灣高校將主要依據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在每年7月10日前發布錄取通知。

  澳門:目前澳門共有六所高校在內地招生,其中招收本科生的為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澳門科技大學(包括大學先修班)、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招收研究生的為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與香港部分大學一樣,均為獨立自主招生,參考高考成績。考生的高考成績一般須達到其所屬省/市/自治區的本科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個別院校參考本科第二批次錄取分數線。

相關焦點

  • 求學港澳臺:香港英文上課 臺灣注重平時表現
    每年高考分數公布後,關於香港高校爭搶內地高分尖子生的消息就屢見報端,不過隨著內地學生和家長對香港高校的了解逐漸加深,他們對香港高校的追捧也日益理性,而且今年臺灣高校也首次加入爭搶大陸生源的隊伍。香港、澳門、臺灣三地在內地(大陸)高考招生舞臺上同臺競技,究竟誰才是考生心目中最心水的求學目的地呢?記者在此把港澳臺高校求學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對比,方便考生和家長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 港澳臺學生升讀內地大學的八大途徑
    其中96號文中提到「符合報考條件的港澳臺學生,通過面向港澳臺地區的聯合招生考試;或者參加內地(祖國大陸)統一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試合格;或者通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臺灣地區學科能力測試等統一考試達到同等高校入學標準;或者通過教育部批准的其他入學方式,經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錄取,取得入學資格。」
  • 臺灣讀大學與香港讀大學七大優劣對比(圖)
    ,更易適應  專欄:2011年港澳臺高校內地招生政策  臺灣將認可41所大陸院校學歷 開放大陸生赴臺  日前,臺灣將開放大陸生赴臺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洋網日前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  臺灣求學 五大優勢相當吸引  作為臺灣人,中華兩岸國際教育交流促進學會理事長、學美留學總裁張恆瑞對臺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環境頗為熟悉,對於到臺灣求學的優勢,他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五大優勢:  第一,臺灣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極高,臺灣高校的醫學、生物(命)科學、工程IT、光電通訊、物理、化學、文學、歷史
  • 港澳臺僑高考VS臺灣學測免試申請,我們這樣選!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同學和家長看一看下面兩個圖表。圖表一:港澳臺和華僑學生進入大陸大學的主要途徑從上表可以看出:(1)大陸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港澳臺和華僑學生各自不同的求學訴求,設定了不同的就學通道;彼此之間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主要是為了平衡各方學力水平差異。
  • 內地港籍學生到香港讀中學後,升學考HKDSE還是港澳臺僑聯招試?
    首先是英文,香港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文教學,和內地「啞巴英語」不一樣,香港英語教學口語化程度高,一個香港幼稚園小朋友對英語口語的運用有時候甚至強過內地的中學生。而且香港很多中學是全英文授課,所以,計劃中學赴港的家長,要提前培養孩子英語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香港學習。
  • 清華大學港澳臺招生取得突破
    清華大學港澳臺招生取得突破  清華新聞網8月17日電 8月17日,是清華大學2011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在3300餘名新生中,有一批「特殊」的學生,他們是來自香港、澳門和臺灣的27名優秀學子。  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清華大學從1995年開始試點招收港澳免試生,從2010年開始招收臺灣免試生。隨著清華大學辦學實力和國際聲譽的快速提升,以及清華在港澳臺三地影響的不斷擴大,這些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優秀港澳臺高中生開始關注並希望進入清華求學。
  • 法國名牌Moncler英文官網將港澳臺列為「國家」
    法國名牌Moncler英文官網將港澳臺列為「國家」 成仲/環球時報-環球網 2018-02-11 18:44
  • 華僑大學2017年面向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生簡章
    各類在校學生3萬餘人,包括來自港澳臺地區和70多個國家的學生5000餘人,是海外華僑華人青年選擇來華求學最多的中國高校之一。 學校以「重視基礎、拓寬專業、增強能力、提高素質」為人才培養目標,努力造就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海內外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 去臺灣讀書,比香港如何?
    臺灣求學 五大優勢相當吸引  作為臺灣人,中華兩岸國際教育交流促進學會理事長、學美留學總裁張恆瑞對臺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環境頗為熟悉,對於到臺灣求學的優勢,他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五大優勢:  第一,臺灣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極高,臺灣高校的醫學、生物(命)科學、工程IT、光電通訊、物理、化學、文學、歷史
  • 【優秀畢業生風採(港澳臺學生)】鄒圳超(香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在2010年北京大學新生中,有183名港澳臺僑學生,其中臺灣學生93名,香港學生64名,澳門學生24名,華僑學生2名。」 四年前新聞報導裡的港澳臺華僑新生,如今已經學有所成成為北京大學的畢業生了。四次學生幹部經歷,北大創新試點團支部書記、北大國際合作部學生記者團副團長、《交流與合作》交流版主編、香港文化會副會長。五次代表學校去過美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參訪,如耶魯大學中美學生論壇中方學生代表、臺灣佛光山國際青年禪學營北大學生代表、北大-臺大-南加大世界課堂北大學生代表。九次校級大型活動主持經歷,包括主持北京市高校港澳臺僑學生中秋聯歡會等。
  • 華僑大學2016年面向海外及港澳臺地區招生簡章
    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形成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各類在校學生3萬餘人,包括來自港澳臺地區和40多個國家的學生5000餘人,是海外華僑華人青年選擇來華求學最多的中國高校之一。
  • 【科普貼】港澳臺僑生們內地升學途徑有哪些呢?為什麼要選擇港澳臺聯考?
    考場分設在香港、澳門、廣州、廈門四地。(二)港澳臺僑全國聯考網上報名時間為3月1日-15日,現場確認時間為3月16日-3月底。考試科目為數學、物理(歷史)、化學(地理)、中文、英文,考試時間一般在 5 月第三個周末,2020年因疫情原因稍作調整。
  • 解讀:去臺灣讀大學其實比香港容易的多
    有意願去境外讀大學的考生們在三四月份就要開始留意港澳臺高校的招生信息了。今年是臺灣高校赴大陸招收本科生解禁的第三年,「大陸生赴臺讀大學」這一「新鮮事」也漸漸撥開迷霧,越來越多考生把去臺灣讀大學當作一個新的選擇。
  • 曲線救國,港澳臺華僑聯考還是香港DSE?
    2020高考已完滿結束,各位學子們終於可以放下心頭大石放鬆幾日,然後再期待你的高考成績以及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信,然而在還有一班考生為自己高三作最後的努力,他們就是港澳臺華僑聯考考生。惟港君今天跟大家分享,如果我是香港身份的學生,面對中國高考、香港DSE與港澳臺華僑聯考,這三種考試方式,我應該如何選擇?
  • 法國名牌Moncler英文官網將港澳臺列為「國家」
    不久前,將港澳臺及西藏列為「國家」的「萬豪事件」給所有在華外企提了個醒,絕對不能忽視中國對主權領土完整的重視。因為這一問題,包括萬豪、達美航空、Zara在內的多家外企都已經認錯道歉。儘管如此,依然還有外國企業沒有吸取足夠的「前車之鑑」。
  • 基地活動|「登陸」求學築夢記:聽聽學長學姐這樣說
    7月31日晚上七點在騰訊會議上,由香港中國海峽研究院和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海峽青年觀點論壇」「登陸」求學築夢記:聽聽學長學姊這樣說活動,在線講座吸引上百位對赴大陸求學感興趣的臺灣青年參加。此次主講人是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秘書長羅鼎鈞,與談人是臺灣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楊雁斐。
  • 權威答疑:香港戶籍學生內地求學及香港戶口國內高考加分政策
    香港籍學生如何在內地求學,港寶如何在內地上小學,初中,高中,高考是否有優惠政策,這些事關考生利益的切身大事,官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們根據北京博飛華僑港澳臺學校提供的信息及官方政策,整理出以下問答,僅供參考:問:香港生孩子報考有什麼條件要求麼?高中應屆?
  • 教育部最新公告:取消港澳臺地區學習證明!這些香港大學趕快申起來吧
    ,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現公告如下:  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不再受理開具申請。2020年12月31日24:00前已提交申請的,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和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根據在港澳臺學習人員意願提供相應服務。
  • 港澳臺民眾可領內地社保卡,香港青年:有助於規劃自己發展,會更加安心
    香港《星島日報》稱,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醫療保障局2日聯合公布《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它規定:在內地企業或個體經濟組織等被聘用的港澳臺居民,應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由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有居住證但未就業的港澳臺居民,可以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至於在內地就讀的港澳臺大學生,可參加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內地大學生執行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港澳臺居民會獲得社會保障號碼,並發放社會保障卡。
  • 臺灣讀大學與香港讀大學七大優劣對比
    臺灣求學 五大優勢相當吸引  作為臺灣人,中華兩岸國際教育交流促進學會理事長、學美留學總裁張恆瑞對臺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環境頗為熟悉,對於到臺灣求學的優勢,他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五大優勢:  第一,臺灣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極高,臺灣高校的醫學、生物(命)科學、工程IT、光電通訊、物理、化學、文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