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烤焦"了琴童累壞了家長 三問鋼琴求學焦點
「我們上周就考完了。」「奇怪了,我女兒昨天才考完。」昨天下午一場同學會上家長們的討論有點蒙:三個琴童都參加考級,時間和報考的院校怎麼完全不一樣?
記者了解到,為了爭奪鋼琴考級大「蛋糕」,現在市場上有多達近十家機構競相開辦考級。而且還相互協商錯開考試時間。考完這家再考那家,累壞了琴童。然而面對這麼多的機構和懸殊的學費,琴童的技藝真有千差萬別嗎?
一問:600元的課時費值在哪兒?
昨天的聚會上,家長們圍繞著琴童們學琴花費、考級選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五年級升六年級聰聰在家附近的琴行學鋼琴已有六年,今年剛考完十級。大班開始學琴時學費是70元/半小時,隨著級別的提高,課程時間的加長,學費每考過一次級就增加20元,現在琴行給聰聰的老學員優惠價是140元/45分鐘。
聰聰的同學小高在學前街附近小區一家鋼琴機構學琴,相比聰聰的平價學費,小高的學費令人咋舌,入門時一節課的費用就在250元/30分鐘,今年剛考完7級學費已經漲到500元/45分鐘,考級前一周兩次課。如果小高10級過了還想繼續深造,學費也將上漲。
記者從幾位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到,以鋼琴同一高級別的學生學費為例,每課時價格從120—600元不等。以暑假備戰考級一周兩次課為例,一個琴童的學費為1440元到7200元不等。
二問:師資差異到底在哪裡?
記者採訪了十多位專職從事兒童鋼琴教育的老師,這些老師大部分來源於學校的音樂教師,大學音樂專業畢業的學生,從小學習鋼琴的愛好者,當然還有少部分在這個領域頗有建樹的專業級教授、名人。
「這個行業沒有評判標準,老師的課程標價完全是自主行為。」一位有著十多年鋼琴教學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音樂老師的每課時標價來去不大,在90—150元之間,專業從事鋼琴演奏的老師標價在200—350元之間,教授級別就在500——800元之間。教授級別的老師對基本功的要求很高,也注重演奏的感情把控以及對曲子內涵的理解,所以帶出來的學生在高級別考試中拿到的優秀率就很高。但是這位業內人士坦言,也不外乎一些價不符實的老師,定價很高,但專業水平一般,很多家長卻一心認為價格高的老師水平一定好,所以都趨之若鶩地選擇這些老師。
「大部分琴行走的是大眾路線,價格較低,屬於鋼琴普及教育,但是琴行的老師流動性大。鋼琴工作室老師相對穩定,老師親自執教,價格也會高出一大截。教授級別的老師針對的學生大多都是選擇走專業路線的,這些孩子少而精,收費也不是普通工薪階層家庭能夠承受的。」業內人士說。
三問:考級機構選哪家?
王女士的孩子瑞瑞學鋼琴已經有幾年了,之前也曾經參加過幾次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級別考試。今年,瑞瑞五年級升六年級,聽說鋼琴過八級能夠加分,琴行建議瑞瑞報另一家省內鋼琴考級單位。「聽老師說,那裡的考試通過率相對較高,但是瑞瑞的老師還是堅持讓瑞瑞考上音,老師認為上音的權威性更加高。」因為來不及轉教材,王女士最終選擇了上音。
記者了解到,1991年初,中國音樂家協會首先開展全國性的音樂考級活動。考級的初衷就是在每一年都讓考生有一個交流的機會,並建立一種監督機制,給社會教學一種評價標準。而考級機構有兩類:一是跨省的全國性考級機構;二是只能在一個省內開展考級的省級考級機構。
記者歷數了一下,以鋼琴為例,目前在無錫設考點的就有上海音樂學院、江蘇音協、中國音協、中央音樂學院、英皇等幾家較為知名的機構,也有一些小機構在無錫同樣設有考點。「雖然有些單位本身是正規的,但考試可能被一些培訓機構或者公司承辦,已經變了味了。」一位業內人士說。
另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郭某表示,由於我國沒有明文規定鋼琴考級由哪一家具體組織、協調,導致管理音樂考級的部門既有音樂部門又有教育部門。隨著考級單位的頻頻增加,便會出現相互競爭的情況,一些機構為了拉生源,會出現放寬考級要求的現象。「家長為孩子選擇考級單位時,首先要想清楚,到底是為了拿這個證書還是為了真正提高孩子的鋼琴水準,如果是為了提高鋼琴水平,就要儘量選擇公信力大且正規的單位。」從事鋼琴教學十多年的老師告訴記者。
(責編:張鑫、陳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