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考級,這是一個很具爭議性的話題,相信每位琴童家長都受過這個問題的「考驗」。
因為每個人追求、立場、訴求不一樣,就造成大家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千差萬別。
其實學鋼琴與考級本來沒有任何關係,但社會上因為種種因素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久了,它倆就有了關係——我,曾經說過。
話說我們上學時,如果能有一份獎狀在手,那確實很開心,很榮耀。
我們畢業時,有一張畢業證在手,闖蕩社會就有底氣。
我們找工作時,有幾份專業方面的證書在手,那也是絕對的加分項。
這一切的一切,是因為這些證書對自己的成長有用,是正相關的。
但,鏡頭聚焦到鋼琴考級,這對於小孩學鋼琴,就不一定是正相關了,是真的不一定正相關了!
先做一下解釋,我們常說的鋼琴考級,是指鋼琴業餘考級,是面向所有琴童的社會化大眾化考級,一般10級封頂。
這,與鋼琴專業,不相干。
並且,壓根兒就沒有專業鋼琴考級一說。
所以,觀眾朋友們(此處劃重點),今後如果聽到誰說誰過了「鋼琴專業10級」,應該就知道該使用什麼眼神對應對了。
由於10級就是業餘考級的頂級了,這就讓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考完10級就是練成了絕世神功,以後就沒有什麼需要學的了。
呵呵,如果有這麼簡單,那這個世界早就告別戰爭和疾苦步入大同了。
關於學鋼琴要學多久,敬請閱讀本系列的前一篇的內容。
關於考級,其實很多權威或不那麼權威的機構,都有在舉辦,含金量不一,魚龍混雜。
比如有中央音樂學院的考級,有某省音樂學院的考級,有某協會的考級,有某部門的考級,還有英皇考級(已在大陸部分地區停辦)等等。
這些主要都是為了迎合培訓機構和家長的市場需求而生的,當然,也存在一定的選拔鋼琴人才的作用,記住,只有一丁點的作用。
選拔鋼琴人才的主戰場,根本不在考級,而在於能否進入專業音樂院校的門檻、在於師承哪位大師並是否得到大師的青睞、在於是否在某個含金量高的鋼琴比賽上獲得了拿得出手的獎項,等等。
當然,那些野雞鋼琴比賽就算了。關於鋼琴比賽,其魚龍混雜和商業化的程度,是考級市場的N次方,我一點也不想分享這方面的內容——一句話,如果僅憑老師推薦、毫無篩選地讓孩子頻繁去參加這樣那樣雜七雜八的鋼琴比賽,這對提升孩子的鋼琴技藝和素養,無半點益處。
上面說了這麼多,想表達的無非是:鋼琴考級的級數與專業水準的高低,無關。
但我知道,這絲毫無法打消家長對考級的趨之若鶩,甚至有家長會覺得我在扯淡:
不考級,我怎麼知道老師教得好不好?
不考級,我怎麼知道我的小孩學得怎麼樣?
不考級,我怎麼督促小孩學琴?
不考級,我讓小孩學琴有什麼用?
不考級,怎麼證明我培養小孩學琴的成就?怎麼發朋友圈刷存在感?
不考到10級,怎麼對得起我花的學費?
不考到10級,怎麼進入更專業的層次?
我讓小孩考級,難道有錯嗎?與專業無關,難道就不考級了嗎?
呃………
我感覺自己要被家長的質問聲淹沒了,哈哈,壓力有點大。
我覺得是時候把考級這件事說得更透徹一點了。敬請關注下篇!!
本人工科男,熱愛歷史,就職於汽配行業,由於家庭薰陶,對鋼琴行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本號聚焦鋼琴學習與購買等相關內容創作分享,純個人立場,旨在為琴童家長解決一些學琴、買琴的困惑,實實在在地幫到大家。
純乾貨,喜歡的朋友敬請點個讚,關注一下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