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簡稱「金交會」)召開前夕,在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金交會媒體團走進東莞調研採訪,深入探尋東莞市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的主要經驗及成果。
多個金融指標領跑全省地級市
據了解,東莞金融總量穩居廣東省第四位,存貸款增量、保費收入、全國股轉系統掛牌企業數量、備案登記的基金管理機構數量、村鎮銀行數量等多個指標位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同時,東莞金融對外開放水平也較高,自成為國家首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城市以來,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約佔全省的1/10;赴港上市企業16家,佔全市上市企業總數的1/3;吸引了滙豐銀行、臺灣玉山銀行等一批外資金融機構先後設立分支機構,成為省內首個港澳臺資銀行齊集的地級市。
在金融科技產業三融合方面,東莞起步較早,近年來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著重創新金融政策供給、市場供給和服務供給,在推動產融深度融合發展上迅速打開了新局面。2014年以來,該市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引導和帶動金融資本加速向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如發揮50億元產業投資母基金、45億元產業併購母基金的引導撬動作用,逐步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科技服務體系。此外,在全市推廣3家銀行科技支行試點「撥貸聯動、貸貼聯動」的經驗,每年安排9000萬科技貸款貼息資金,帶動了15家銀行機構開發一批「倍增貸」「科創貸」等信用貸款創新產品。
引導金融活水澆灌小微企業
為進一步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東莞市政府出臺《進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和《東莞市促進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方案》等相關政策。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積極響應,2018年指導地方法人銀行定向降準陸續釋放100億元資金,全部用於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2018年年初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市銀行機構新增民營企業貸款526億元,新增小微企業貸款223億元,信貸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成效明顯。
同時,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統一部署下,人行東莞中支聯合市銀保監分局、金融工作局、工信局於2019年3月啟動「訪百萬企業 助實體經濟」專項行動,爭取用10個月左右時間,組織30餘家銀行機構走訪全市超過23萬家暫無銀行授信的民營和小微企業,力求通過走訪了解企業融資需求,提供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據了解,截至5月中旬,走訪企業已超過六萬家,新增初次獲得貸款企業近1300家,促成信貸投放近30億元。
金融助力「灣區都市 品質東莞」建設
面對當前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東莞市委提出以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為戰略目標,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對此,東莞將緊緊依託產業基礎紮實、社會資金充裕的比較優勢,繼續瞄準發展產業金融的目標定位,在『提實力、促活力、增動力』上下功夫,力求推動各項金融工作再上新臺階。」東莞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具體而言,將助力地方金融機構發展成為規模效益好、金融牌照全、服務能力強的金融旗艦企業,引導駐莞金融機構紮根本土謀發展;另一方面將全力拓寬金融產業鏈條,鼓勵創投機構通過「以資引商」方式引入更多的高端產業、企業,特別是已上市或有上市潛力的企業。
據介紹,東莞還將制訂更有吸引力的招商激勵政策,有重點地吸引一批金融機構區域總部、持牌金融機構以及配套中介機構入駐東莞國際商務區,著力提升股權投資基金、融資租賃等金融組織的集聚度,並緊抓國家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證券發行註冊證改革機遇,持續壯大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東莞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