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這裡有塊開心農場,每個人都可以是「現代農夫」

2020-12-20 濟寧新聞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古人在插秧中感悟人生,今人在插秧中回歸詩畫田園,體驗農耕文化。8月5日,記者來到曲阜姚村鎮孫家莊村看到,一塊五六十畝大小的農田被田埂、籬笆分割成許多小塊「三分地」的農場,塊裡種滿了西紅柿、黃瓜、紫葉油菜等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作為濟寧市泗河濱河示範區姚村鎮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代表」基地之一,著實讓不少曲阜市民感受到了回歸田園的魅力。

線上種菜新模式

回歸農田引客來

「看,這就是我家的「三分地」, 吃著在自家菜地裡種植的蔬菜,又綠色又健康,我經常帶著孫女來體驗體驗農村生活,這不,我家『三分地』就以我孫女的名字命名的。」在一塊立著「優優的農場」標牌前,農場主優優的奶奶楊鳳華笑著說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觀田園美景,體驗親自摘種和收穫的樂趣,別有一般風味。漫步於「三分地」農場,只見分割成小塊的農田連成一體,每一區塊標有各家的標牌、農產品名稱及種類等。「目前我們已經承包出去65家農田,不少我們的農田主的口頭禪就是『我在姚村有塊田,種菜摘果不用管』」。「三分地」農場負責人孫傳斌笑稱。

據了解,該農場以「支部+基地」的方式,通過集體土地流轉土地50餘畝,先期投資60餘萬元,建設了實驗育種大棚,科學規劃了蔬菜種植區和休閒娛樂區,項目採用分期建設的方式,將建設成集養殖、種植、娛樂、餐飲、民宿、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觀光農場。

原來,「三分地」農場還設立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下載註冊三分地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以選擇一塊屬於自己的私家菜地,並通過手機遠程參與菜地管理。農場主楊鳳華告訴記者,「我們平常只有周末才有時間來自己的農田看一看,所以只能在APP上進行『下單』式管理,這樣既不耽誤菜品的質量和養護,還節省了我們的時間。」選種、育苗、澆灌、養護、採摘、24小時高清監控觀察和監督菜園的有機種植過程都可以在「線上」完成。

「三分地」農場除了農場組之外,還有公共用地進行有機蔬菜種植,並採用線下採摘與線上專送相結合的方式,「我們種的菜,每周一、三、五就送到『三分地』超市了,自從有了農場,我家再也沒買過外面的蔬菜。」楊鳳華笑稱。目前,在曲阜師範大學、聖都花園小區內設有「三分地」超市,保證每天新鮮採摘、專業配送,省時省力、送貨上門,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在家中坐享上百種有機蔬菜。

鄉村扶貧帶動弱勞動力

打造鄉村振興「試驗田」

「全靠『三分地』有機農場,我快70歲了還有工作可做。」正在搬菜的孫家莊村村民孫鳳齊70歲了,因腿腳不好,家中子女外出打工,還有年邁父母在家,是孫家莊村的貧困戶。自從「三分地」有機農場建起後,他便到基地幹活,每天能掙60元,家裡有了收入,生活也就有了盼頭。據了解,農場聘用了本村附近有種植經驗的貧困戶參與,不僅解決了近20名困難群眾就業,帶動了村裡閒置勞動力就業,每年還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多元。此外,姚村鎮還聘請農技專家與小農場開展「一對一」的業務培訓、跟蹤指導、全程服務,以集體小農場打造鄉村振興「試驗田」。

「下一步,我們將對農場進行全面提質升級,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農場管理,智慧機器人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來獲取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通過機器學習,經過分析和判斷,智能除草、灌溉、施肥,並且能夠立即執行。到那時,種地不再看天氣,而是看手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都市生活裡的『現代農夫』」,暢想未來,「三分地」農場負責人孫傳斌一臉憧憬。

相關焦點

  • 濟寧這裡有塊開心農場,讓每個人成為都市生活裡的「現代農夫」
    在一塊立著「優優的農場」標牌前,農場主優優的奶奶楊鳳華笑著說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觀田園美景,體驗親自摘種和收穫的樂趣,別有一般風味。漫步於「三分地」農場,只見分割成小塊的農田連成一體,每一區塊標有各家的標牌、農產品名稱及種類等。「目前我們已經承包出去65家農田,不少我們的農田主的口頭禪就是『我在姚村有塊田,種菜摘果不用管』」。
  •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愛上種菜的城市人何處安放農夫夢
    的確,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想為種子們找塊土壤並非易事。不過,也有一些「都市農夫」為自己的農夫夢找到了合適的場所,他們的方法或許對愛種地的你也有啟發。3年前,他在同事的帶動下開始種菜,幾年時間下來,他也像真正的農夫一樣摸索出不少種菜的門道,比如他從不使用化肥,都是用一些有機肥料,雖然蔬菜種植周期變長,但卻綠色健康。何先生本身從事心理行業,他說愛上種菜的一個原因就是,下班後種菜時,他會感覺特別放鬆,而收穫時,他又會收穫滿滿的喜悅。「對於愛種菜的人來說,這真是愉悅身心的好辦法。」何先生說。
  • 「開心農場」開園,引來一批都市「農夫」
    「開心農場」的50塊菜地租賃一空,業主們一有空就會來這裡體驗農事的樂趣。而這一切,在關口街道炭棚村「開心農場」都可以實現。都市田園夢,悠然農耕情。為助推鄉間經濟發展,4月30日,瀏陽市農耕民俗文化節暨關口街道「開心農場」開園活動在關口街道炭棚村舉行。活動現場,炭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開心農場」一期業主代表籤訂耕地租賃協議,同時開展了鄉村趣味運動會,拔河、尋寶、摸魚等活動,吸引了眾多當地群眾和外來遊客參與,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體驗農事的樂趣,感受收穫的喜悅。
  • 臺北市區現「開心農場」 市民爭當「百萬農夫」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文山區有座全臺最貴、市價近12億元(新臺幣,下同)的「開心農場」,開放市民認養,每人10平方米耕地,一年多來已有200多位市民認養,當都市農夫。 「開心農場」原屬「經濟部」員工宿舍,但因房舍老舊淪為廢墟已久,6600多平方米的空地閒置近20年。 在臺北市議員陳錦祥等人的極力爭取下,相關部門去年初同意無償代管。
  • 實拍濟寧南陽湖農場 感受現代生態農業基地早春
    遊客採摘  濟寧齊魯網2月27日訊(通訊員 張令偉)早就聽說,山東濟寧城南,南陽湖農場是集「觀光、娛樂、休閒、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觀光農業示範區,這裡被濟寧市民稱為自己家的「放心菜園」。「18號棚子裡的辣椒菜剛開始結,上周去晚了好的都被別人採摘了,這次估計結的更多了。還是農場的菜吃起來香,關鍵是放心。」  乘客們你一言我一語,聊的都是農場裡的有機蔬菜給他們的菜籃子帶來的樂趣。這趟通往春天的公交車上氣氛熱烈,歡笑中,他們一起奔赴南陽湖農場的春天之約。  沿著寬敞的火炬路,京杭路南首左轉,上河堤,解凍後的河水兩岸蘆葦蕩下野草已經泛青。
  • 呼市:"開心農場"可團購 市民爭當"城市農夫"
    網絡「開心農場」走入呼和浩特市百姓生活中:到「農場」摘菜不用「偷」了  租田種菜減壓休閒  曾經「開心農場」遊戲風靡網際網路,每個人見面都在談偷菜。現在你不用再上網偷菜了,你可以自己租田當「農夫」,種上自己喜歡的水果蔬菜,等蔬果成熟後,還可以自主採摘。  網上租地自己種菜  在呼市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的劉慧,是一名網購達人。昨日,她打開呼市一家團購網站,發現兩家採摘園野馬圖採摘園和萬科採摘園租賃農田種菜的團購票正在熱賣。
  • 臺北市區現「億元農場」 市民爭當「百萬」農夫
    ,開放裡民種菜,吸引許多人搶當都市農夫,民眾拿著自己的農作物,直說很有成就感。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文山區試院裡,有座全臺最貴、市價近12億元(新臺幣,下同)的「開心農場」,開放市民認養,每人3坪耕地,一年多來累計已有200多位裡民樂得坐擁360萬元菜園,當「百萬」都市農夫。
  • 合肥一小區闢「開心農場」:物業幫忙管理,業主樂當「農夫」
    合肥一小區闢「開心農場」:物業幫忙管理,業主樂當「農夫」 徐靜 方雅妮 陳三虎 張懷念 汪漪文/安徽商報 2017-09-06 16
  • 「開心農場」標準化
    □ 本報記者徐建華  在知名遊戲「開心農場」裡,玩遊戲的人可以體驗「玩」農業的快樂。10月17日,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海澱區休閒觀光採摘園標準化示範區迎來驗收的日子,記者在示範區所在地——北京一品香山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區,感受到了現實版「開心農場」的魅力。
  • 安徽現「網上農場」現實版 幼兒園小朋友當「開心農夫」
    安徽現「網上農場」現實版 幼兒園小朋友當「開心農夫」 2010年05月11日15:30   中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張秋實 趙元甲)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05分報導,認領一塊菜地,自己進行管理耕種,享受收穫的樂趣,這種在網上流行的虛擬遊戲,如今在安徽省郎溪縣有了現實版
  • 美國農場種中國菜 華人現代農夫有「錢」途(圖)
    這就是為何華人聚居的大城華人超市遍地開花,銷售的新鮮蔬菜不但質量好,價錢比美國人、韓國人、印度人賣的都便宜,花樣又多,顧客早就不只是華人了。  往年,美東地區華人吃的新鮮蔬菜都得靠德州、加州、佛羅裡達州,乃至墨西哥運到紐約等地,但近年許多新鮮蔬菜已由美東華人農場包攬,有的農場甚至有能力將自產的蔬菜運銷到外州。
  • 開心農場創始人又回來了,攜手阿里共建數字農場
    國際在線消息:11年前,我們在開心農場忙著「偷菜」,全家成員、整個宿舍、周圍同事都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11年後,我們在天貓農場「種植」水果,每天忙得不亦樂乎,除了依舊充滿樂趣外,不同的是,這裡的水果變成了可以吃的真實水果。
  •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河源老闆返鄉當農夫,開心農場成網紅打卡點
    從「老闆」變「農夫」 一起來聽聽葉偉雄的回鄉創業故事 埔前鎮高埔村鄉戀農場負責人 葉偉雄:「普通的農場就是種種田的,我的想法是農場要融入歐洲的文化,有吃的有住的也有水果採摘的,往旅遊休閒那一塊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開心農場:好吃好玩好開心
    ■ 見習記者 習霽鴻  本報記者 計思佳  10月3日上午,位於海口市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附近的開心農場度假村遊客如織
  • 梨樹認養開啟「開心農場」模式
    出門旅遊,又嫌人多路遠,鬧騰。久居都市,讓懷有陶淵明式的田園情結的人越來越多,「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成為很多人的共識。現在,回歸鄉村,租種土地,認養果樹或家禽過一次「農夫癮」,已成為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市民度周末的新選擇。隨著「開心農場」在大中城市受追捧升溫,果樹認養也在我市前陽鎮石門村悄然興起,開啟了「開心農場」經營新模式,也為我市鄉村旅遊開闢了一條親近自然的新途徑。
  • 做一天小小農夫!營業中的親子農場都為你整理好啦
    圖|「老黃牛耕讀園開心農場」公眾號這裡的燒烤配備獨立的小棚子,工具也提供,食材需自備,在充分享受完每個人都動手的燒烤樂趣後,這裡都有,而石磨磨豆漿、炭火煮豆漿、挖蟲子餵雞、鏟土尋寶、種紅薯、採摘下來的水果製成果醬(根據水果季節而定)這樣的項目是田趣特色,即使別處有,田趣的性價比也很吸引人,且整潔衛生,就連雪糕啤酒汽水什麼的,也與外面的小賣部保持一樣價格。
  • 蘭州開心農場_重慶麥佳農業
    蘭州開心農場,重慶麥佳農業,6、一臺「五層田」,可以改善室內改善空氣品質。蘭州, 飛行員佩內洛普已經抵達現場,準備參加農場飛行表演活動。參與2個階段的競爭,即可贏取鑰匙、掛鎖等獎勵。在任一階段贏得金獎即可邀請王牌飛行員來到農場。王牌飛艇駕駛員來到農場。
  • 打造鄉間經濟靚麗名片——瀏陽關口「開心農場」開園
    而這一切,在瀏陽關口街道炭棚村「開心農場」都可以實現。都市田園夢,悠然農耕情。為助推「鄉間經濟」發展,4月30日,瀏陽市農耕民俗文化節暨關口街道「開心農場」開園活動在關口街道炭棚村舉行。活動現場,炭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開心農場」一期業主代表籤訂耕地租賃協議,同時開展了鄉村趣味運動會,拔河、尋寶、摸魚等活動吸引了眾多當地群眾和外地遊客參與,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體驗農事的樂趣,感受收穫的喜悅。炭棚村是省定貧困村,以種植蔬菜和水稻為主,是瀏陽的無公害蔬菜基地之一,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500餘畝,有超過一半的貧困戶從事蔬菜種植。
  • 開心農場難覓年輕人身影 APP將上線,線上澆水施肥線下有人幫種地
    步行入村,水系環繞,百花芬芳,在一塊塊小格子間的田地裡,不時可以看到「都市農夫」忙碌的身影。不過,這些「都市農夫」基本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卻少見身影。老年「都市農夫」的快樂生活走在開心農場的小土路上,一塊塊「格子田」用竹籬隔開,辣椒、黃瓜、茄子、豇豆等,這些都是現在的「農場主」種下的蔬菜。
  • ​江蘇淮安:外企白領轉行當農夫, 「開心農場」劍指「三高農業」!
    ,而就在4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農場篝火晚會   外企白領轉行當起農夫   改變源自一個外企白領劉衛春。   除了利用動植物生長上的共生關係擴大經濟效益,劉衛春還藉助經濟植物成熟周期上的互補,進一步提高農場的土地利用率。他告訴記者,自己原本只想種植葡萄,但葡萄的成熟期只在每年的5-11月,其餘時間農場只能空窗。為此,自己又引進了草莓、無花果、火龍果、西瓜等經濟植物。現在僅僅葡萄、草莓、無花果這三樣,就可以使農場月月都有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