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做好這幾件事兒,帶娃才能輕鬆一點兒!

2020-12-19 口袋育兒

前段時間,智聯招聘網站發布了一篇職場女性的調研報告。其中有一條是關於職場女性生育前後,選擇工作的考慮因素。我們看了一下,感覺很有意思。所以今天我們口袋育兒主要就聊聊「職場媽媽」這個話題!

當「職場女性」成為「職場媽媽」

讓我們先看看智聯招聘的這項調查: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育前求職,女性最在乎的是薪酬,生育後上班遠近竟然遙遙領先了,顯然媽媽最在乎的是通勤的時間成本了。第二個增長明顯的就是工作強度,強度大的工作,肯定是要加班,媽媽想儘量保證時間和精力的定額和規律,以保證能有陪伴孩子的時間。

相比較來說,薪酬、工作環境、職位、行業、老闆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曾經就業的「怕入錯行」的首先擔憂,在職場媽媽們這裡已經退居次要。

從這個表格看得很明顯,職場媽媽雖然「身」在職場,但是很大一部分「心」在寶寶啊。那麼職場媽媽,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能擁有適當的親子陪伴,又快樂、優雅地生活呢?

母乳這件事兒,希望你堅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母乳餵養最少要到寶寶1周歲,有條件的話最好堅持2周歲。這種堅持無論是對媽媽的身體健康還是寶寶的成長發育,都是有益的。即使是返回職場的媽媽,一樣可以通過擠奶及母乳保存的方法達到堅持母乳餵養的目的。

在家休產假的半年,孩子餓了,抱過來就喂,非常方便、及時,不用清洗奶瓶、消毒用具,也能及時安撫孩子的哭鬧,多麼得和諧。休完產假,就有點麻煩了。餵奶粉,不放心,又費錢。繼續母乳餵養,那就得提早做一系列的準備:提前每天有一兩次時間用奶瓶餵寶寶喝母乳,為什麼這麼曲折?就是想讓寶寶接觸奶嘴,不至於到時候只認乳頭、抗拒喝奶瓶。

然後,準備一套設備:最好是電動吸奶器、配套的奶瓶、乾淨的保鮮袋、保溫的背奶包,天氣熱還需要準備冰袋。還要想好,辦公室哪個犄角旮旯適合擠奶……

最後,是熟練掌握母乳的儲存條件,這個不能爛熟於心,到操作起來會更忙亂、焦慮。母乳在0-4℃的冷藏室可保存8天;冰箱冷藏室裡的小冷凍盒,保存期為2周;和冷藏室分開的冷凍室,如果經常開關門的話,保質期為3-4個月;深度冷凍室,並不經常開關門,保質期可達6個月,甚至更久。為了配合保鮮,擠完奶,還要記得在袋子或瓶子外面標註日期,讓家裡人,按照時間先後來拿取,不至於浪費媽媽辛苦攢下的口糧。

知道了母乳怎麼保存,還得知道怎麼餵到寶寶嘴裡。背奶完全沒辦法按需餵養,只能定時餵養,因為解凍和溫奶需要很長的時間,比餵奶粉還更繁瑣。等到寶寶餓得安撫不下、哭鬧不休的時候,再準備肯定來不及。

所以只能每隔兩三個小時解凍一袋,如果寶寶沒吃完,還得將剩下的放進冰箱冷藏室保存,而二次冷藏的母乳最好不要超過4-7小時。這一系列的操作,還得保證無菌操作,不懂點母乳知識、母乳餵養不堅定的媽媽,不會堅持下來。

尋求外援

媽媽要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適當降低預期,不用做完美媽媽。如果更看重工作或事業,就不必糾結沒陪孩子上早教;如果更看重親子陪伴,就坦然接受工作上的七八十分表現。

不過,對孩子陪伴少不意味著關愛少,楊瀾在採訪中說不管多忙都會儘量保證跟兒女一起吃晚飯,趁此時光聊一聊天,交流溝通想法;馬伊琍在微博裡說她忙於拍戲,回到家,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跟寶貝談心,聊一天的生活,開心與不開心的種種。

忙碌的職場媽媽,當然也應該選擇一天中或者一周中某個特殊的時段,留給孩子,作為一種持久且具有儀式感的親子互動時間,度過有質量的親子時光。職場的忙碌對於媽媽來說確實是一種自我成長,母親的成長,對於孩子的榜樣作用是言語無法傳遞的。但如果不創作機會來連通親子的成長,就沒有交換親子之間的能量,會出現關係的問題,更會出現成長的問題。

當然,職場媽媽無疑也需要借力。

分離焦慮時,你在寶貝撕心裂肺的哭聲中出門的你,雖然早就給寶寶打好預防針,也一定需要別的人安慰Ta;

重要節日、親子活動是,你無暇分身,也一定需要有人帶寶寶體驗愛;

被生活工作的煩惱塞滿神志,又恰巧遭遇Ta胡鬧時,情緒像火山噴薄之後,也許你沒那麼快調整自己,這是也需要有人幫你……

媽媽並沒有三頭六臂,很多的事情,可以放心的交給老人來做。孩子的吃喝拉撒照料,老人照料起來比很多年輕人更得心應手。

而媽媽不能偷懶放棄的事情,有跟寶寶語言、眼神的交流和肢體的親近,大一點的寶寶,跟Ta聊聊天、讀繪本,晚上陪睡,儘量是媽媽來做。夜晚是神奇的親子時刻,這個時候的陪伴,媽媽孩子都會收穫更濃烈的幸福感。

媽媽還需要盯著做的事情就是立規則,鍛鍊寶寶自己吃飯、如廁、收拾玩具、哭鬧撒潑的解決,這些老人不擅長,也會無意識。更多時候,老人更願意直接跳過教孩子,而代孩子完成,剝奪了孩子獨立成長。

用錢代勞

當媽媽經歷了產房、餵奶、被剝奪睡眠的挑戰,接下來就是做輔食,埋頭在廚房洗、搗、蒸,忙活了一個小時,端出來寶寶只瞟了一眼、或者只舔了一下,新手媽媽的心會嘁哩喀喳的掉在地上。為了孩子費點力,看Ta昂嗚昂嗚地吃,就全都不算啥。可是,費力不討好,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

但是轉念一想,國外的媽媽能帶一麵包車的孩子,不會像我們一樣費勁巴拉的做中華料理吧?她們會從超市買回很多半成品的果泥、菜泥,一來品種豐富,二來方便。當然,國內的食品安全的大環境堪憂,不過還是有可以調整的空間。

怕水果洗不乾淨,可以選擇去果皮的水果;超市也有各種切好、裝盤的淨菜;如今各種生鮮優選、快遞到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放心程度和採購的時間成本都越來越理想。

照顧孩子如果說樂趣有八九成,在這同時,要做家務,樂趣就減至一成了。關於家庭清掃,可以每周請一次鐘點工,徹底做一下平時來不及做的清理。花費不多,但是收穫的幸福感確實翻倍的。這樣,周末的時間可以更專注於陪伴孩子、調整勞累一周的自己。

適當調整工作規劃

職場媽媽基本不參加非工作的集體活動,也卡著時間上下班。但不加班也不等於績效差。事實上,身邊很多工作效率高得媽媽都有一本待辦事項計劃本,日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寫得密密麻麻。都說一孕傻三年,其實是雜七雜八的事情,突然多了起來,需要把腦袋裡擠火車的任務,分流導出來,放到紙面上周詳、輕重緩急的計劃,最靠譜。

當然,也可以調整職業規劃。原本的工作本就不享受,當媽後也可以趁機調整。很多媽媽因此走上繪本閱讀、輔食營養、親子撰稿等新的職業生涯。因給孩子講故事,而從普通工人走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的人,也是人生的新轉折。讓媽媽發現自己,重新選擇職業發展之路,不正是孩子嘛!

降低要求

據我觀察,周圍人家庭,媽媽在育兒方面不那麼執念、強迫症,老人更開明、隨和、懂得尊重人的話,兩代人的矛盾衝突就會少一點。

我們不可否認,我們要勇敢摒棄傳統的育兒陋習,碰到磕到還給孩子叫魂;發燒了渾身給孩子搓酒;按照大人的油鹽喜好迎合孩子;過早地讓孩子學走路;比比誰家孩子吃得胖……這些都是絕對不妥協的,對幫忙帶孩子的幫手,不管是媽媽還是婆婆,都是要說清楚。

另外,在心理方面的,尊重孩子的敏感期,不要打算Ta吃手、爬行、探索世界;不要責怪孩子乒桌球乓地扔東西;不要給Ta貼「膽小」「內向」的標籤,這些需要耳濡目染地給老人施加影響,慢慢改變他們的觀念。年紀越大,接受新鮮事物和觀念的意識越淡薄,確實是很難,但是值得溝通,不然對孩子密不透風的幹擾,真的會讓你抓狂,或許日後還要有很長時間的矯正時期。遇到開明、民主的老人,就省事不少。這種溝通講究方式方法,語氣緩和、別太嚴肅刻意,拉上老公做媒介和幫手,都可以靈活處理。

而對於潔癖、衛生等,則沒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即使是同一代人,標準也不一,可以隨性一點。

最後想說的是,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只依賴媽媽一個人;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氛圍,就更不是媽媽一個人能給予孩子的。能夠組建起配合默契、互相理解、氣氛融洽的育兒團隊,對於身處其中的大人是福氣,對於孩子感受愛與溫情更是幸事一件。配合好,就可以免於一家人的焦慮,免於孩子成長的擰巴,值得經營。

相關焦點

  • 帶娃出行,當街「凌亂」?提前做好這些準備讓你輕鬆出街
    在經歷了這樣的出行體驗後,讓媽媽們都開始恐懼帶娃出行了,畢竟在家的時候,不管遇到什麼突發狀況,自己解決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不過,就算寶寶的成長速度再快,寶媽們也不可能一直呆在家裡不出去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國內全家帶孩子都嫌累,日本媽媽獨自帶娃卻很輕鬆?有點值得學習
    ,中國媽媽一家帶一個娃還嫌累?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在帶娃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媽媽經常會覺得疲憊不堪,哪怕只帶一個娃也感覺耗盡了全力,但反觀鄰國日本的媽媽們,似乎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人家為啥一個人帶好幾個孩子都不嫌累呢?
  • 忙碌的職場媽媽,在家做好這件事,照樣帶娃高效英語啟蒙
    父母英語不好,能不能給娃英語啟蒙?平時上班忙,怎樣見縫插針給娃啟蒙?面對動輒上萬的線下培訓班,怎樣啟蒙才經濟最高效?......相信,很多媽媽都考慮過這樣的現實問題。牧延媽媽是通過前期老學員的介紹,加入到高端英語啟蒙隊伍中的。
  • 「全職媽媽」帶的娃和「職場媽媽」帶的娃,20年後,差距明顯
    還記得之前看到過姚晨一個演講,大致內容就是說女人現在太難了,因為你要是做一個職場媽媽,別人會說你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 夢瑤和閨蜜一個全職媽媽一個職場媽媽,孩子差距大 夢瑤和丈夫結婚後就懷孕了,因為丈夫很疼惜自己,就寧願自己多打幾份工也不要讓妻子懷孕上班了,
  • 這幾個輕鬆的帶娃小遊戲,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每天朝九晚五上班,回到家已經很累了。偏偏娃從幼兒園回到家,還精力無限,纏著要媽媽陪她玩。如果冷冰冰地說一句「自己玩」,會傷了孩子的心;如果提起精神陪玩,又精力不濟。這時候,幾個簡單輕鬆又高質量的帶娃小遊戲就能完全hold!
  • 用好這幾招,新手媽媽輕鬆帶娃
    :柯璐用好這幾招,新手媽媽輕鬆帶娃04:19來自融睿育兒剛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大多數都是笑與累並存。下面小編就為新手媽媽們推薦幾種簡單操作的方法,讓你們輕鬆帶娃。學會使用育兒書《育兒大百科》或者《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育兒百科》全名《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據說是美國寶媽人手一本的育兒指南。
  • 夏秋換季,媽媽們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輕鬆度過
    一年之中的換季最讓人難熬,天氣的炎熱總是讓人感覺到噁心、難受,孩子們更是難以應對這個夏天,寶寶總是在半夜哭醒,不愛吃飯,可能就是天氣比較炎熱的情況,夏天來臨,媽媽們做好這幾件事,可助孩子們度過。夏天是桃子、李子、杏子成熟的季節,往往很多的家長不注意,給孩子吃多了這幾類水果,反而會造成孩子出現以下便秘或者是拉肚子的情況,這樣反而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的。每天吃水果要適量,不能過多。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差距一目了然
    樂樂媽媽則是一個典型的「職場媽媽」。她與甜甜媽媽情況相反,她是起初產後就在家全職帶娃了,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是自己親力親為帶的,所以孩子非常粘她。然而心中的職場夢時時隱隱作祟,所以在孩子最需要她的年齡,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職場,就將孩子交給長輩幫忙帶了。
  • 為何中國媽媽帶娃總是「累成狗」,外國媽媽卻很輕鬆?對比圖真實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單就照顧好孩子這件事,就已經需要付出全部精力,尤其中國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就相當於完全失去了自由。為啥中國媽媽帶娃總是累成狗,外國媽媽卻很輕鬆?對比圖真實人們喜歡歌頌母親的偉大,是因為母親這個身份確實很難當。從孩子尚在腹中開始,媽媽們就開始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等到出生以後,各種各樣的憂慮接踵而來。
  • 讓老公乖乖帶娃的小技巧
    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對於寶媽來說,確實充滿了不少艱難和險阻,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老公是豬隊友,那麼你的下場只有四個字——身心俱疲;但如果你的老公是個強輔助,那麼你的日子將會輕鬆、幸福又愜意。今天,我為你提供幾個建議,幫你把「豬隊友」變成「強輔助」,分別是:大道理他可能不懂,所以你要講;學會示弱,讓老公彪悍起來;連誇帶哄,讓老公享受到帶娃的樂趣;為他樹立榜樣,用「別人家」老公刺激他。
  • 帶娃做入園體檢,家長要注意的事兒,讓寶寶少受罪媽媽少操心
    導讀:帶娃做入園體檢,家長要注意的事兒,讓寶寶少受罪媽媽少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娃做入園體檢,家長要注意的事兒,讓寶寶少受罪媽媽少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人帶娃到底有多累,看完這七張圖後你就會明白,當媽媽的不易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都是老公在外賺錢養家,老婆負責在家帶娃,很多人都覺得在家帶子就是在家休假,帶孩子真的那麼的輕鬆嗎,幾天前做全職媽媽的朋友和我說,如果讓她在帶娃和工作之間選一個
  • 想要帶好新生兒,掌握「惡魔寶寶」睡眠規律,帶娃才能「拿捏」住
    有很多寶媽大寶帶大了,萌生了想生二娃的想法,但想到帶新生兒的艱辛,特別是睡不好這一項上,很多寶媽都退卻了,認「慫」了。新手媽媽遇上「睡渣」寶寶,苦不堪言小靜是一個新手媽媽,本來以為熬過了「十月懷胎」,等寶寶出生自己就能鬆一口氣了。
  • 清華學霸媽媽總結:帶娃走過小學六年,這6件事兒最重要
    相信很多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爸爸媽媽,或者已經在經歷小學生涯的父母,都很想知道在為日後學業生涯打基礎、鋪通路的小學階段,如何幫他們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並且順利快樂地度過這6年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清華學霸媽媽的經驗中,小學階段6條重要經驗是什麼呢?
  • 上班996,帶娃007,職場媽媽壓力有多大?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個新詞——「職場996,帶娃007」。有一種工作,從0點到0點,一周7天,全年無休,它叫做「母親」。「母親」大概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種了,因為當了母親之後,將一輩子操心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沒有「辭職」一說。
  • 老師直言: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這幾個方面差距挺明顯
    當代女性更加獨立,自我要求較高,生孩子已經不能左右她們對事業的追求,因此,有些寶媽生完孩子後,毅然決然地返回了職場,孩子要麼交給家裡的老人帶,要麼請保姆來帶。你知道嗎?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帶出的娃,差別其實很明顯,幼兒園老師看得最清楚!
  • 關於養育女孩|媽媽做好這3點,女孩更優秀,讓娃來做情緒檢查員
    有時候女孩會本能的去模仿媽媽的行為習慣等,所以說媽媽如何做好女兒的榜樣很重要,自己有一個好的成長,我們來說說職場媽媽們,有時會存在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很難兩頭顧全。當工作了一天身心都很疲倦,回到家又面對娃的哭鬧不聽話,這時免不了火爆脾氣爆發。有時候想忍住不發火,那氣氛也是夠壓抑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並且會緊張害怕。女孩天生有著細膩敏感的情感,當你有不好情緒時不妨說給她聽,儘量讓她學到處理情緒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發洩情緒。
  • 職場媽媽的5條高效時間管理術,讓你帶娃工作成長都不誤
    雖然離家很近,但是每天中午也要趕回去餵奶帶娃。再後來,孩子周歲以後,開始慢慢斷奶,我中午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現在開始白天上班,晚上帶娃的節奏。現在回首那段奔跑在單位和家庭之間的歲月,簡直是人生的至暗時刻。但是再難再累的日子,也終將會熬過去。挺住意味著一切。
  • 美國媽媽為什麼帶仨娃都不累?學會這四招你也能輕鬆帶娃
    作為美國媽媽,她們是如何做到既能輕鬆帶娃又能照常工作,並且還能每天打扮的光鮮亮麗去參加各種活動呢?她們都有哪些輕鬆帶娃的經驗呢?有一位在美國教中文的冀小鹽老師,發現美國寶媽帶娃大都比較輕鬆自如。她通過和學生家長的交談後得知,原來美國寶媽帶娃是有竅門的。她把美國寶媽帶娃的竅門總結成了以下四點。作為新手媽媽的我看了這四點後,感觸非常的大!也分享給有需要的寶媽。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的娃,有多大區別?哈佛大學的研究告訴你
    原本她打算出了月子就趕緊出去找工作,但婆婆一直推脫不願意帶娃,沒辦法她只能自己帶娃。在孩子三歲上幼兒園之前,她都每天圍著孩子轉,雖然很羨慕那些有自己事業的全職媽媽,但每天看到孩子的笑臉她也就滿足了。因為沒有工作的壓力,老公收入足以養家,小王把耐心都用在了孩子教育上。在她的細心教育下,孩子性格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強,十分惹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