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中文課堂故事:匹茲堡中文學校,從「金字塔」變寶塔

2020-12-11 錦靈中文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是全球華人永遠的家。他們不僅為華人送去優質的中文教育服務,更送去關懷與幫助,讓身在異鄉的華僑感受到祖國強大的支持。

目前,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已將動漫中文課堂送到全球45個國家,服務眾多華校。原創優質的動漫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距離,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傳統文化精髓。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歡喜,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出對動漫中文課堂,對中華文化之愛。

因為接納,所以喜歡;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相信;因為相信,所以強大。中華文化的內在力量,跟隨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的步伐,通過動漫中文課堂,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華人心中,滋養著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

中國華文教育網

這一切,離不開華校創辦者篳路藍縷,艱苦奮鬥。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其中的艱辛往事,只有自己清楚。我們有幸了解到他們的故事,也希望將這些身居異鄉但心繫祖國的華僑同胞的故事,講給你們聽。願你們能為這些異鄉之人,點讚助威。

北緯40°緯線是一條普通的緯線。在東方,它穿越了千年古都北京;在西方,它連接了有「世界鋼都」之稱的匹茲堡。但這條緯線又是一條緣分之線。線的兩端,分別是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和匹茲堡中文學校。當然,這條線還有另外一個略顯厚重的名字——中華文脈。

全世界的華人雖然漂泊異鄉,但都有一份共同的期許——讓自己的孩子不忘中華文化。匹茲堡的華人也是如此,所以他們在1977年,創辦了這所華校。

學生正在參與動漫中文課堂直播課程

和所有辦校的辛酸相同,匹茲堡中文學校也經歷了資金不足、資源缺乏等問題。但相比之下,最為棘手的,還是中文教學問題。據李燕老師講,許多孩子不喜歡學中文,覺得學中文沒有用。他們出生和生活在美國,聽、說、讀、寫都是英文,中文根本用不上。來中文學校上學,也是父母逼迫的。沒有強大的自我驅動力,自然會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長此以往,對於中文學習的牴觸心理,也會越強烈。學校,也就變成了一座「金字塔」——低年級的孩子小,家長說的動,所以學生多。到了高年級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人數自然減少。

如果悲觀地看,不出二十年,匹茲堡成長起來的華裔青年人,將少有人能說漢語、了解中華文化了!

中華文脈,可能會在匹茲堡,被無情斬斷!

除了客觀語言環境因素外,有十幾年教學經驗的李燕老師也看到了另一個棘手的問題:課堂時間不夠。在海外學習中文的學生,課上他們要學拼音,學生字,要會寫會用。課下他們有的在家說中文,可有的還是不愛說。所以如何能讓他們加深對漢字的理解,願意去說中文,又成為擺在李老師眼前的另一座大山。

傳統的中文教學方法不是不行,李燕老師的朗讀、快板的方式都為中文教學增色不少,但這種方式,缺乏現代化的氣息,時間一長,就會讓學生產生倦怠情緒。

學生為動漫中文課堂做準備

就在這時,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將包括動漫中文課堂在內的一系列線上課程送往匹茲堡中學,為李燕老師等中文學校的教師雪中送炭。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數年來致力於華文教育遠程培訓,已逐步在海外華校建立數字移動課堂。為了支持海外華校的工作,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一個一個國家、一所一所華校的聯繫,根據每所華校不同的情況,除了教材、教輔工具的支持,還包括一對一定製的教師培訓、精彩的直播實景課堂等。而動漫中文課堂,則是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精心挑選的面向4-12歲少兒的趣味中文課程。

學生正在參與動漫中文課堂

著名的捷克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曾提到:「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動漫的形式能讓學生運用感官接觸生動的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和聲音等信息,對於中文教學有著極大的輔助作用。動漫中文課堂,正是基於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而研發的系列課程。

學生在動漫中文課堂上認真聽講

動漫中文課堂一經引入,立刻風靡全校。現在的匹茲堡中文學校,不再是「金字塔」,而是一座蘊含中華文化的寶塔。孩子們不再牴觸厭煩中文,而是主動熱情接納,甚至瘋狂痴迷中文學習。對此,陳虹校長也表達了感激之情:

「感謝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為我們送來了一系列優質的課程,動漫和課件的製作都是一流的。孩子們非常喜歡,家長和老師們也讚嘆不已,大開眼界。」

學生在動漫中文課堂上的隨堂測試

炎黃子孫,同宗同源。中華文脈,不僅需要中國人傳承,更需要世界各地的華人共同傳承。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將會是全天下華人共同的家,為海外華校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課程與教學支持。

中華文脈,薪火相傳!

中華文脈,不僅需要中國人傳承,更需要世界各地的華人共同傳承。

相關焦點

  • 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動漫中文課堂一期課程結束
    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動漫中文課堂一期課程結束
  • 動漫中文課堂第五期公益直播課程上線
    動漫中文課堂第四期公益直播課程於3月15日結束,第五期公益直播課程於3月17日正式上線。第四期公益直播課程內容以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為主,共計31節直播課,已有來自30多個國家近150所華校的近12000名學生在線學習,總播放量30000多次。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3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3期直播課結束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2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2期直播課結束
  • 巴西OiChina中文學校的故事
    這是一所民辦的中文學校,校長劉曉娟和女兒王伊立是學校最主要的兩名教師。在全球出現「中文熱」的今天,官方、民辦的各種中文學校雨後春筍般出現,但「你好中國」並未被淹沒,反而吸引了越來越多各年齡段、各行各業的巴西人來學習。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22期直播結束
    中國僑網7月21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7月13日-7月17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完成第22期直播,課程包括《吳承恩與西遊記》《富麗堂皇》《故宮裡的飛禽走獸》《幼學瓊林·歲時》(節選)和《詠柳》。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27期直播完成
    中國僑網8月2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17日-8月21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完成第27期直播,課程包括《獨坐敬亭山》《論語·弟子入則孝》《雜詩·三首其二》《墨子·修身》和《登飛來峰》。
  • Bray中文學校網絡課堂開始招生啦!
    Bray中文學校網絡課堂招生簡章
  • 長城中文學校歡迎您
    我們二年級中文學習的最大特點是: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短小精練、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有很多有意思的對話,能夠深深吸引著小朋友們帶著興趣和好奇心去學習中文。所以在我們的課堂裡, 絕不僅僅是讀、寫、認字,  更多的是通過一些有趣的戲劇、遊戲的方式來學習。同學們有機會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將一個個故事演出來。同學們不但積極參與, 還常常要求 」再演一次吧!」 或是 「我還可以演一個別的角色嗎?」
  • 瑞典新星中文學校火爆招生
    新星中文學校介紹:瑞典新星中文學校創建於 2005年,隸屬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華夏文化協會
  • 華人媽媽以色列辦中文學校 混血娃娃進漢語課堂
    華人媽媽以色列辦中文學校 混血娃娃進漢語課堂   這是以色列中文學校漢語課上學生的對話練習。這所學校只有兩個班,十來個學生和兩位老師。每周五下午上課兩小時。上課地點在特拉維夫市中心一個語言學校裡的其中兩間課室。學校休息室的書架上擺放著《幼兒識字》《兒歌大全》《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等書籍。  中文學校的校長叫張純,2007年開始定居以色列。她介紹說,中文學校的學生大都是在以色列的華人的孩子,大部分是中以混血兒。
  • 簡報:倫敦普通話簡體字學校錦靈中文與實景課堂2019年5月26日
    倫敦普通話簡體字學校作為英國唯一一家參與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錦靈中文和實景課堂的周末中文學校,不斷為學生創造體會實景課堂的機會,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努力,投資更好教學設備,為實景課堂的正常授課提供條件。雖然任重而道遠,我們初心不改,為傳播中華文化,為海外兒童接受中國語言,使用普通話,學校上下一心,砥礪前行!
  • 課堂管理系列——中文課堂的Growth Mindset
    也有老師問: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無理,怎麼辦?我們要如何面對和處理?我有的時候也在思考,是不是中文老師會比其他外文老師有「更高几率」遇上無理學生?這究竟是「文化差異」,還是「文化衝突」?今天在這裡暫且不討論這些用1001夜都討論不完的問題,回到問題的起點,不知道老師們是否注意到,在許多學校,不管什麼年級,他們的課堂布置中都少不了一個Growth Mindset Chart。這個chart有很多版本,很多外文老師也會精心為學生製作其語種的Growth Mindset Chart。
  • 細數5部日本動漫,只因中文名太少兒不宜,最後都改成了英文名!
    大家都知道動漫是出自日本,其中不乏有很多比較少兒不宜的,有一些因為中文名字太露骨,就改用了英文名字,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五部。第一部《school day》這部劇的中文名字是《學校的一天》,看過動漫的都知道,這種一聽名字就了解內容類型了,當然,看過之後就會知道,內容果然就跟名字表述的差不多,男主角在學校混的如魚得水,自然也是女生喜歡,追捧的對象了,劇情跟中文名字差不多,就是因為中文名字太過於露骨,最後只能改用了英文命名。
  • 這些動漫的中文名你們都知道嗎?當初因為太羞恥,而改為了英文
    日本可以說是目前動漫產業最鼎盛的國家了,每年都會產出幾百部日漫作品,而這些動漫的名字也都各有其特色,有的好聽,有的特別繞口,當然也有那種讓人感覺很羞恥的。這次就是要來和大家聊聊有些動漫由於中文名太過於羞恥了,最後只能採用英文名了。
  • 「中文熱」給海外華人發福利
    席捲海外熱度高近年來,「中文熱」在世界各地悄然興起。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這股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國家漢辦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9月,在全球134個國家和地區共開設495所孔子學院和1000所孔子課堂。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過1.2億,且以50%的幅度在增長。專家預測,2020年底,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2億。
  • 李文斯頓華夏中文學校-2020年第四期
    這張照片是我和中文學校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中國曲阜的夏令營時,我們在學習中國書法。今年是我在中文學校的最後一年。在中文學校,我們學習了孔子、老子、孟子、楚霸王劉邦的故事。這些故事講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
  • 中文教育機構轉戰網絡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線上教學成國際中文教育「主課堂」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本報記者 趙曉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
  • 長城中文學校歡迎你
    長城中文學校2004年建校,是科州州政府批准的 501(C)3 非營利性教育機構。
  • 華文教師讓泰國幼兒愛上中文課堂
    華文教師讓泰國幼兒愛上中文課堂   中新網開封1月20日電 (王秋蘭)載著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與責任,河南開封外派教師劉亞君默默地向泰國每一位學生傳授中華文化,無論所教的學生有多麼頑皮、多麼不聽話,但她總是能想到各種各樣辦法,讓學生們主動愛上中文課堂,在樂趣中讓他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