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等到遼寧省高三年級開學的日子。4月15日,瀋陽市78所普通高中開學,30000餘名高三學生回到校園。從寒冬臘月盼到春暖花開,從白雪皚皚等到草木芬芳,沉寂了近三個月的校園,隨著一聲開學號令敞開大門,重新迎來青春的氣息。
2020年的開學場面註定複雜有序:消毒、測溫、排隊入校;2020年的新學期註定不凡:口罩遮面、單人單桌、錯峰上下學……尤其對於距離高考不足百日的高三學子來說,一邊爭分奪秒備考,一邊積極應對疫情,壓力與挑戰更重一籌。當天清晨,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分多路第一時間探訪瀋陽高中開學場面——校園依舊熟悉,見面還很親切,隔開的距離絲毫沒有衝淡師生們開學的激動心情。
瀋陽一中
「防疫專用包」守護師生安全健康
瀋陽市第一中學原計劃學生入校時間為6時30分,但記者在現場看到,6點鐘剛過,就有不少穿著紅白相間的校服、背著書包、戴著口罩的高三學子們陸續趕來。
在校門口,學子們見到久違的校長、老師和同窗,無不面露欣喜地相互問好。「太開心了!看到校園的樹都綠了,真實地感受到春天來了。」一位女同學說,史上最長「寒假」終於結束了,跟老師和同學們面對面的這一天,自己期盼了好久。一位男同學表示,之前通過網絡上課雖然也很充實,但還是更期待真正跟大家一起的學習氛圍。學生們陸續從學校小西門進入校區,按照事先規劃的路徑從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紅外線測溫門通過,進入教室前,班主任老師還要用額溫槍對學生進行二次測溫。
隨著到校學生不斷增加,校園裡響起廣播,提示學生們排隊等待測溫時注意拉開距離,保持秩序。近6時45分,一中高三學生就已基本全部入校。一中校長兼黨總支書記嶽春峰介紹,學校要求每位進入校園的師生全天佩戴口罩,同時為每位師生準備了守護安全的「防疫專用包」,其中包含若干片口罩、消毒溼巾、一小瓶免洗洗手液,以及一本防疫知識宣傳手冊。除了日常上下課、體育鍛鍊等都進行了相應調整,學生午餐也由食堂就餐改為由供餐單位將午餐送到每個教室,再由每個班級的4名值日生送到每人桌上,學生們各自在座位上用餐。
瀋陽五十一中
每層樓由6個班變成3個班
「同學們雖然互相想念,但不要太密集,保持一定距離。」雖然規定入校時間從6時40分開始,但不到6時20分,瀋陽市第五十一中學已經迎來了著急「回家」的高三學子。校門口隔出了4條入校通道,用來引導分流學生入校,通道上還貼上了1.5米距離等候線。學生入校時,需要提交健康承諾書和健康登記表,接受測溫後入校。學校300多名高三學生,有近200人是住校生。學校不僅對學生帶的行李進行消殺,還規定了指定行李寄存處,進行二次消殺。
五十一中學通過對空間進行調整,最大限度避免人員聚集。學校教室由以前的一層6個班級改為3個班級,每個班級配備一個備用教室。原來的六人寢室也改為四人寢室,調整後,每層樓的住宿學生是52人。「上課的教室內,保證單人單座和安全距離。如果學生出現發熱情況,將啟動應急預案,發熱學生送到隔離室,其他學生轉移到備用教室。就餐時,學生錯時就餐,所有餐桌進行標號,並貼上指定就餐學生姓名。」校長朱彩霞介紹,學生就餐時從食堂西門進、東門出,避免人流匯聚交織。此外,學校還對各班級學生進行了類似的活動區域劃分,保證學生不聚集。
「原來學校食堂能坐下全校學生,錯時就餐後同時就餐的只有四個班級,學校考慮得確實很周到。」三年(6)班的劉宇峰說,雖然情況特殊,但有學校用心護航,同學們都很有信心備戰高考。
家長忍不住說實話:終於解放啦!
6時30分許,寂靜多日的瀋陽四中校門口逐漸熱鬧起來。學校的高三班主任們保持著一定間距,迎接著惦記已久的學生。「歡迎回家!」校園廣播裡播放著老師們的「心裡話」。
學校要求接送孩子的車輛和人員不要在校門口聚集,可在學校正門東、西兩側50米以外即停即走。看著孩子們背著書包走進校園,還是有家長悄悄圍到了校園鐵圍欄旁。有的家長掏出手機,記錄孩子開學的一幕。
「神獸歸籠,終於解放啦!」看到兒子走遠,一位母親感慨。這句話引起其他家長共鳴。「開學了,大人孩子都開心!」另一位家長說,孩子在家這三個月學習還算自覺,但大人總得看著,有時免不了還得吵幾句。這回孩子開學,家長省心,只是老師又得操心了。另一位家長感慨:「孩子們在家早膩歪了,開學了他們最開心!」
校門外,一位背著大書包的女孩告訴記者,早就盼著開學了,今天一家人都起得很早。「能開學見到老師和同學很開心,就怕戴一天口罩可能會不太習慣」。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吳佳王月丁寧
主任攝影記者常晟罡攝影記者王江王勇